<p class="ql-block"> 时隔一年多,前不久因事再访舟曲,上次去舟曲是春夏之交,山青水绿,鲜花盛开,在舟曲家人们的陪同下,在新城区尽情游玩拍照,而这次寒冬季节,大地退去了绿装,到处是灰蒙蒙的景象,只有奔流不息的白龙江和屹立的山峰,还有灾后重建的一座座大楼、摆摊的小贩和来来往往忙禄的人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舟曲,藏语意为白龙江。民国2年(1913),置西固县。1954年,西固县三乡和岷县东南部析置宕昌县,西固县改设舟曲行政委员会,属甘南自治州。1955年,舟曲行政委员会改为舟曲县。</p> <p class="ql-block"> 舟曲山大沟深,坡陡土薄,是国家级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县。这里泥石流多发,在345国道没改建前,“泄流坡"路段每年阻车半年以上。记得1982年班弹大师到访甘肃藏区,因担心道路受阻,把“摸顶"及宗教活动地点设在两河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到访,路上到处是急匆匆赶去朝拜的藏族群众,我们的油路工程停工半天,全体人员隔江观望。</p> <p class="ql-block"> 舟曲县域,属西秦岭南亚热带白龙江复背斜多金属成矿带。地质史中,印支运动促成古老隆起的地层强烈形变,地层褶皱,大断裂复活并产生系列新断裂,形成以北西向展布的巨型白龙江复式背斜为主体,包含次级褶皱和平行区域构造线成带发育以走向新断裂为主的一系列断裂。因而有些山体不稳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三十多年前,距大川坝不远的泄流坡突发滑坡泥石流灾害,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舟曲县城危在旦夕。据说山顶有一户人家只有一个老太婆在家,滑坡泥石流连人带房滑入白龙江。兰州军区派解放军工兵部队来抢险,在抢险过程中,有一橡皮艇被激浪打翻,据说有七名年轻战士被激浪吞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抢险指挥部设在大川坝,每天头顶直升机盘旋。那时电视还没普及,同事李忠云、李玉才等几名员工想近距离看一下直升飞机是什么模样,骑自行车赶往大川坝停机坪,飞机起飞时被镙旋浆形成的巨大风浪吹倒,倒的“四仰八叉",姿势滑稽好笑,传为同伴们茶余饭后的笑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雷鼓山宕昌一侧</span></p> <p class="ql-block"> 舟曲和宕昌是邻县,由一座雄伟的雷鼓山相联,雷鼓山西南面是舟曲县,东北面是宕昌县。两县人民来往频繁,舟曲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小江南",气侯温和,而宕昌气温要低一些。 二十多年前,舟曲采用转体桥施工新工艺,修建第一座转体桥,由陇南公路总段高级工程师赵俊其负责,我曾带宕昌段工程师沈勤、李生彩、孙勇,还有郭宕喜去参观,受到舟曲县交通局的热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舟曲县域地质地层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均有分布,发育较齐全。因此,自然灾害多发。我们以前去舟曲都不敢过夜,怕困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 舟曲风光很美,不仅有拉尕山,白龙江畔风光也不错,春夏季百花盛开,秋季果实累累。尤其是春季的油菜花引来大量游客,我和影友们多次去那里拍摄。滔滔江水顺流而下,不时泛起朵朵浪花,宁静而祥和。沿江而上,两岸青山相对,山脚下排排民居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 据传,舟曲历史上曾有过一百眼泉,故而得名泉城。据说有一百眼泉水的地方会出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为了江山永固,便让开国军师刘伯温满天下斩龙脉。而善于望气的刘老先生一眼便望出山环水绕的舟曲隐含王者之气,于是挥刀斩断,舟曲只留了九十九眼泉,另一眼泉从化马流出,即现在的化马神泉。以破此间风水,让大明江山永固。舟曲的泉水很美,从地下冒出清潵如镜,不受雨雪影响,1982年我在两河囗搞油路工程时,生活用水就是由洒水车在舟曲拉的。</p> <p class="ql-block"> 2010年8月8日,一场特大暴雨之后,180万立方米黏性泥石流从舟曲县城北部的三眼峪、罗家峪涌出,堵塞白龙江上的瓦厂桥形成堰塞体,水位急剧上涨,淤泥抬升河道,江水倒灌进城,县城邻江繁华街道顿成汪洋。许多鲜活的生命被突如其来的灾害吞噬。在灾区,处处是生离死别、惊心动魄的抢险救灾场面,我的两个儿子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个在抢险救灾一线,一个疏导交通。当时我母亲90多岁了,儿孙满堂,忽有一天从电视上看见了宕昌公路段邱永平驾驶装载机抢险的场面,也发现了小孙子疏导交通和抢救遇难者的画面,这才猛然想起好几天没见几个孙子了,担心他们的安危,非要去舟曲看望,不论怎样都要见到人。非常时期,舟曲不是谁想去就能去得,唯一一条省道宽度只有六七米,交通管制,连全国各地拉来的救灾物资都不容易进去,更何况我们,看着不吃不喝流泪的母亲,万般无奈只有给在维持交通秩序的老三怡泉打电话,让他到两河囗见个面,我开车沿212国道到两河囗50公里路只需一个小时,可两河囗到舟曲短短17公里路,交警巡逻车和路政巡查车往返竞走了近9个小时。而他们太忙了,匆匆见面只有不到20分钟,且只见到一个。老大海泉在民政局救灾点,抽不开身。条件所限,灾后最初一段时间,舟曲县城因泥石路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体举全国之力在抢险,交通不畅。特殊时期,抢险人员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困在路上没处吃饭。几天没见,孙儿和他的同事们都瘦了,母亲心疼的又在流泪。我曾在中国公路网“博客"栏目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在抗洪救灾的日子里",后收录在《中国公路文化》杂志中发表。</p> <p class="ql-block"> 一晃十四年过去了,如今站在当年暴发山洪泥石流的三眼峪,环顾四周,曾经的废墟早已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装点得分外美丽,舟曲,不仅恢复了往日的恬美,而且更加漂亮。我感到自豪的是这座小城的重建到如今的繁华,我儿子们也尽了一份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 峰迭新区原本是一片沼泽之地,援建单位克服重重困难,造就了一个富有江南气息的现代化小城,高楼林立,鲜花盛开,交通发达,美不胜收。但愿国家和民众更加重视植被保护,不要人为的激怒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愿人间再无天灾,愿劫后余生的新舟曲更美丽。 (全景图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