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论道

谈文论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化书》论道</b></p><ul><li><b style="font-size:22px;">《化书》是唐末谭峭所撰,共六卷。分道、术、德、仁、食、俭六化,一百一十篇。他继承了老子 有生于无,又归于无的思想, 认为 道是万物变化的根本 ,全书基本上发挥了黄老列庄学说,文笔简劲奥质”。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化书》主讲变化之道的极致。在道家典籍中,论道或诠释道,是最主要的内容。论道是为了普及道,唯有认识道,才有可能遵从自然规律,契合于道。</b></li><li><b style="font-size:22px;">道非人为,凡有为,皆不是道之本身,正如《道德经》中讲“道可道,非常道”一样,故而历代圣人论道,大都以比喻,通过各种形象来说明,所以,我们在诠释道的同时,切勿把形象的比喻当成道之本身,否则,就指手为月了。</b></li><li><b style="font-size:22px;">道之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化书》中的说法:“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饰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虚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道俱”</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意思是,用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形体,然后用其它镜子照这一只镜子中的影像,影像就会在这些镜子中依次传递,影像中的衣冠配饰,与实体中的衣冠配饰没有分别,影像中服饰上,精美的花纹色泽,与现实中的服饰亦无分别。</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言外之意,真实中的形体,与镜子中的影像,看起来没有差别,镜子中的影像,与真实的形体亦无二致。从这个角度说,形体可以有非实体的形态,影像可以有实体的形态。一个人若是可以达到无实体,和有实体的和谐一致,就可以接近于道之本原了。</b></li><li><b style="font-size:22px;">由此可见,道之本质,其实是无虚无实。《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大意是说道非人为,凡是人为皆不是道之本身,故而修道讲究抛开一切人为干预,起心动念趋向于自然而然。进一步说,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天地万物唯有顺应道之法则,才有可能生生不息,否则,违背道之法则,就会很快消亡。由此可见,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万物运行之规律。</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有人说,道是虚无。这是一种很深的误解。因为虚无本身,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强调人为无法体,得到的一种存在。虚无亦是人为提出的概念。因此,以虚无诠释道之本质,当然是错误的,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讲,道之本质无虚无实的另一个原因。</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古人语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意是说,道可以用形而上来诠释,因为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器可以用形而下来诠释,因为它是可以触摸的实物。所谓形而上,指的是超越于形体之上,而形体即实,故而道非实。</b></li><li><b style="font-size:22px;">道可以作用于实体——实体因为遵循道之法则,而得以存在,但是实体本身,却并不是道。这就是“道非实”的道理。</b></li><li><b style="font-size:22px;">综上所述,或许正是《化书》中为什么讲道之本质,是无虚无实的真正原因吧!也就是讲,说它无吧,又有铁律一样的法则,在那里摆着;说它有吧,又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处于有与无之间。</b></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