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洛阳桥 福建“马尔代夫”游记(十三)

点石

<p class="ql-block">满江红·游洛阳桥</p><p class="ql-block">沧海飞虹,横波卧、万安奇绝。思往昔,匠工心血,汗凝基碣。潮打墩台终不倒,浪淘岁月难磨灭。叹蔡襄,伟绩著千秋,垂名节。</p><p class="ql-block">临古渡,情切切。观旧迹,心潮叠。想当年盛景,贾商舟楫。昔日繁华凝厚韵,今朝胜境昭新页。立桥头,风拂意悠然,歌清越。</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5日,我们这次福建马尔代夫游,进入最后一天,在下午即将启程回上海之际,我们上午游览了最后一个景点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在万安桥(洛阳桥)尚未修建之时,这里原有古渡口——万安渡(亦名洛阳渡),故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洛阳桥始建;泉州太守蔡襄第二次知泉州后,积极着手续建洛阳桥;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民国27年(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1962年,洛阳桥进行维修;1963年4月,洛阳桥维修完成通车;1993年,洛阳桥进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古桥旧貌,开放通行。</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该桥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有45座石墩,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洛阳桥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洛阳桥上,我们不禁对这座历史悠久的石桥它的前世今生产生了浓郁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宋时,泉州港内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熙来攘往,可位于泉州城西北20里处的交通要冲万安渡却“水阔五里,上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每年在这里因沉舟而死难者无数,商旅“往来畏其险”。</p> <p class="ql-block">没有安全通行保障的万安渡,已经成了泉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p> <p class="ql-block">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起,泉州的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在万安渡上筹建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庆历初,郡人李宠曾“甃石作浮桥”。</p> <p class="ql-block">皇祐五年(1053年),郡人卢锡、王实、僧义波等又“倡为石桥”,不过这几次修桥都无果而终。</p> <p class="ql-block">“宋四家”之一的蔡襄第二次知泉州后,积极着手续建洛阳桥,终于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该桥,历时6年8个月。</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在建桥技术上有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样,即“筏形基础”法、“种蛎固础”法和“浮运悬机架桥”法。</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建成后,“度实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大大方便行人交通往来,有力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站在洛阳桥上,对这座宋代遗留下来的桥梁是如何逐步使这座桥梁日趋完善,到最终定型产生了浓郁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至1048年),泉州人李宠在洛阳江中建造几个石墩,架上木板,作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p> <p class="ql-block">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受台风影响,洛阳桥垮塌,泉州郡守赵思诚组织修复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明宣德间(公元1426年至1435年),洛阳桥桥址下沉,大潮来后,被冲走,泉州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洛阳桥增高三尺。</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福建发生大地震,洛阳桥桥梁倒塌,基址低陷,泉州知府姜志礼组织修复洛阳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洛阳桥桥体崩塌,知县工之琦组织修复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民国20年(公元1931年),蔡廷锴军长将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p> <p class="ql-block">民国21年(公元1932年),中国国民党十九路军入闽,军路工程处在泉州设立分处,对洛阳桥进行改建,桥墩以混凝土增高2米,铺钢筋混凝土桥面,宽6米,共47孔,长640.8延米(包括北段40孔,464.45延米,南段7孔,76.35延米,中洲路堤100延米)。</p> <p class="ql-block">民国27年(公元1938年)4月,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2孔桥面;同年年底,驻军奉命令破坏洛阳桥1孔。</p> <p class="ql-block">民国37年(公元1948年)11月,,福厦复路工程处对洛阳桥损坏部分进行维修(架钢梁铺木桥面),洛阳桥恢复通车。</p> <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入闽南下,国民党军队溃退时,洛阳桥被烧毁2段木桥面;9月,洛阳桥又被飞机炸毁2孔,通车功能作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洛阳桥经整修才恢复通车。</p> <p class="ql-block">1962年10月,洛阳桥第3孔大梁和桥面断裂,下游墩倾斜;11月,洛阳桥进行维修,堵塞14孔(146.59延米),包括原填实的引道共259.9米,改桥为路。</p> <p class="ql-block">1963年4月,洛阳桥完成维修工作,重新通车运营。</p> <p class="ql-block">1965年10月至12月,洛阳桥再更换第16至18孔与第31至33孔的大梁。</p> <p class="ql-block">1971年,洛阳桥于桥的上游建一座闸桥(洛阳闸桥),供机动车通行,保护古桥。</p> <p class="ql-block">1993年春,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勘察古桥后,对洛阳桥全面修建,使其恢复古桥旧貌。</p> <p class="ql-block">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开放。</p> <p class="ql-block">1998年,洛阳镇政府为纪念造桥创始者和丰富古桥景观,往桥北江滨蜂立一尊高12米的蔡襄立姿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桥长834米,宽7米,桥墩46座,墩孔净跨8米;桥面石板长11米,宽1米,厚0 8米,上置6或7条石板,桥的南北两端各正2尊圆雕将军石像;桥旁有石塔5座,桥中央两侧有亭子2座,桥的两侧有500根栏柱,桥的两测建置石塔9座,桥上筑石亭7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址位于福建省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近千年前的中国桥梁工程师们,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所谓“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 洛阳桥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为了巩固基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p> <p class="ql-block">如今仍可以从那些缀满白色蛎房痕迹的桥墩石,窥探它当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的建造,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它为南宋时期泉州漳州出现的大规模造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洛阳桥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此次泉州申遗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洛阳桥。</p> <p class="ql-block">在了解了洛阳桥的建造过程和历史后,一定会对这座桥为什么叫洛阳桥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附属文物很多,现存的有2座塔、2座亭子、3个祠庙、4尊武士石像、20方历代碑刻,桥南接尾的“蔡忠惠公祠”,这是北宋时为纪念蔡襄的功劳而建造的,祠中有两块大石碑,刻着大书法家蔡襄所撰的《万安桥记》,记述建桥过程。此碑文章精炼,书法之遒丽,刻功之生动,世称“三绝”。</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福建自洛阳桥兴建成功,泉漳两地相继修成“十大名桥”,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致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p> <p class="ql-block">在建成洛阳桥这座跨海大桥之时,欧洲尚无跨海石桥,甚至整个中世纪(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欧洲都没有出现过跨海石桥。如今欧洲现存最古老的跨河长石桥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维琪奥桥,又称老桥,建成于1345年,比洛阳桥整整晚了286年。</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边了解着洛阳桥的前世今生,一边行走在洛阳桥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阳光温柔地洒在古老的洛阳桥上,我们一行59位老年游客,踏着轻快的步伐,踏上了这座历经千年的石桥。这不仅是福建之旅的最后一个景点,更是我们心中对这段美好旅程的深情回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横跨在悠悠的洛阳江上,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桥身由巨石砌成,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道缝隙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我们行走在桥上,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进行着跨越千年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桥两侧的石栏杆,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莲花、有兽首,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们抚摸着这些石刻,感受着它们传递的匠人精神和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一阵风吹过,江面上泛起层层涟漪,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美得让人心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走间,我们不禁放慢了脚步,仿佛不愿离开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石桥。</p> <p class="ql-block">老人们相互搀扶,谈笑风生,分享着旅途中的趣事和感悟。这一刻,我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疲惫,只留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望来时的路,五天的福建之旅转瞬即逝,但那些美好的瞬间却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作为这段旅程的终点,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代桥梁的宏伟与精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随着午后的阳光逐渐柔和,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洛阳桥,踏上了返回上海的火车。虽然旅程结束了,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却将伴随着我们继续前行。洛阳桥,这座见证了无数旅人脚步的石桥,也将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