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2 篇 琼瑶阿姨爱情与非善终之叹

安然

<p class="ql-block">琼瑶,这位曾经编织无数梦幻爱情故事的言情大师,她的离去,她自己说的翩然而去,这段时间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她的创作成就被无数人欣赏,她的商业帝国取得的辉煌被许多人羡慕,我们中国人讲究“五福人生”,也就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可她的选择,却难以称之为善终,徒留诸多叹息与争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琼瑶的爱情世界里,三段主要的情感经历可谓波澜起伏。初恋的禁忌之恋,与国文老师蒋仁的感情被世俗强力阻断,那是一段在传统观念枷锁下夭折的爱情幼苗,虽催生了《窗外》这部成名作,却也在她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的第一段婚姻,起始于与庆筠对文学的共同热爱,却因彼此在事业发展上的失衡,以及对《窗外》背后故事的纠葛,在磕绊与争吵中走向破裂,曾经的甜蜜誓言终成泡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最为人诟病的是她与平鑫涛的感情,从最初的相遇相知,到陷入长达十六年的不伦之恋,平鑫涛的婚外情身份使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沉重的道德枷锁。即便最终他们得以成婚,相伴走过五十年岁月,但平鑫涛的离去方式以及身后的遗产安排,却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琼瑶。平鑫涛在失智后,琼瑶面临着照顾与否的艰难抉择,这一过程中,她所展现出的犹豫与痛苦,不仅是对自身情感的折磨,也让外界对她产生了诸多质疑。当平鑫涛去世,其将遗产全留给前妻和儿女,这无疑是对琼瑶的沉重一击,让她多年的陪伴与付出在最后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仿佛她只是一个在他人婚姻与家庭故事中迷失的过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创作角度来看,琼瑶的作品曾经风靡华人世界,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浪漫至极、爱高于一切的爱情童话。在那些故事里,男女主角为了爱情可以冲破重重阻碍,生死相随。这也让许多年轻人相信了爱情的唯美浪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她自己的爱情经历却与作品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背离。她在现实中成为了破坏他人家庭的第三者,这使得她的爱情故事在道德层面有了瑕疵,也让那些曾经沉迷于她笔下纯粹爱情的读者们陷入了困惑与反思。她的作品所传达的爱情观,在她自身爱情的现实映照下,似乎变得有些虚幻与不切实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暮年,琼瑶所面临的种种境遇,无论是情感上的失落还是外界的舆论压力,都让她的结局显得落寞。曾经辉煌的爱情传奇,在岁月的侵蚀和现实的考验下,渐渐褪去了浪漫的光环,只剩下无尽的遗憾与苦涩。她的故事警示着人们,爱情并非只有风花雪月,在现实世界里,它需要遵循道德的准则,需要有责任与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琼瑶的非善终,不仅仅是她个人爱情与人生的悲哀,更是对所有追求爱情之人的深刻提醒,让我们在憧憬爱情的同时,也要清醒地审视爱情中的是非对错,遵循修身之本,恪守做人底线,莫让自己的人生陷入类似的泥沼与困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方孝孺也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遇有逾规,亦不出大格”。……还有许多修身养性的名句,无不在告诫人行为上要有适当的节制,内心要有敬畏之心,言语上要谨慎,以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 。做人做事如老子所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愿看文的您,平安喜乐❤️,万事顺遂!🙏,关注我,开启我们的灵魂对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