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山”传奇

天道酬勤

<p class="ql-block">  叶家山,它不是一座山名,也不是一个地名,这叶家山的背后有着充满传奇的往事。这往事就时间跨度而言,比较漫长,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确切地说是1992年3月,真正的亮点还是出现在新世纪,每每地想起,总是感慨万千,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处处有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叶家山是一个平常的群名。那是当年的一位县级领导与三位弟子合建的一个微信群,在传承多年的工作关系中,围绕领导这一中心,三位弟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从而形成的类似师徒与师兄弟之间的紧密型关系。</p> <p class="ql-block">微信群取名叶家山,应该有多层意思,谐音“一加三”,就是一个领导与三个弟子的意思,以下行文,就以师傅和师兄、二弟、三弟加以表述。叶家山还谐音“一家人”,体现一个和谐共生的群体。建群的时间已有10年,是一个有情怀、讲情谊、树正气、弘扬正能量的日常交流群,有问候,有聊天,有文字,有图片,有信息互通,这么多年了,虽然大家各有忙碌,但从来没有冷落过,体现了一种类似家庭式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叶家山充满传奇的往事。群内的四位群员,都与枫桥有关,以前枫桥是一个区,现在是一个镇,这里就是上世纪60年代伟人批示“枫桥经验”的发祥地,师傅与二弟先后是这片区域当过父母官,师傅是区委书记,二弟是镇委书记,他们为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深受上级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大师兄与三弟是土生土长的枫桥人,从小就见证了枫桥经验的创立与弘扬,只是后来考上学校,一直在外地工作。</p> <p class="ql-block">就三位弟子而言,大师兄转型早,上世纪90年代进了银行,二弟、三弟则一直在机关工作,只是不断地调动奔波。比较有意思的是,2000年,也就是新时机来临之年,师傅从一个县级官员,提拔到邻近的地级市工作,颇有传奇的是出现了连锁反应,三个弟子因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奋发有为,经过公开竞聘、或组织层层考察,分别在这一年的5月、7月和年底调往外县(市)工作,这是真正的不约而同之举。</p> <p class="ql-block">后来,传奇还在继续,2002年,大师兄与二弟在同一个县级市工作,二弟是当地的父母官,2011年底,大师兄调到了家乡工作,与先行调回的三弟会师,成为相互支持的兄弟单位,随后乡村撤併,大师兄与三弟竟併在同一个村,叫齐东村。师傅与二弟则先后在省城工作,其后大师兄与二弟又多次调动,转战多地。</p> <p class="ql-block">很奇怪的是2018年,师徒之间似乎又有了一次连锁反应,这年师傅到龄退休,大师兄又从东海之滨调回家乡工作,二弟则成在地级市的主要领导,三弟也有变动,单位改了一个全新名称,实在奇妙得很。在这么多年辛勤付出、实干苦干之下,师徒四人也算各有成就,业绩可圈可点,分别成为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以二弟的表现最为出色,被当地机关传为美谈,这其中师傅的表率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三个弟子也各有所长,尤其是二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口碑更好,政绩更加突出。</p> <p class="ql-block">  叶家山还在续写新的篇章。斗转星移,岁月不饶人,时值辞旧迎新之际,师傅与大师兄先后摆脱了忙碌的事务,叶落归根,回归家庭、家族,以尊老爱幼为主线,继续发挥余热,尤其是要把以前长期在外、愧欠家庭的时间弥补回来,看护老人,传带孙辈,开始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三弟也正在逐步淡出,减缓节奏,开始传带年轻一代的干部。</p><p class="ql-block">二弟凭着出色的业绩,务实的作风,继续在自已的岗位上勤奋而有为地工作着,可以相信,以二弟的智慧、能力和苦干实干精神,必定会在新时代的伟大洪流中发挥出更大作用,前程似锦。</p> <p class="ql-block">  叶家山,我们的微信群,无论以前、现在,还是将来,它不会冷落,也不会消失,它在浩然正气、满满正能量的引领之下,必将继续有条不紊,热闹有度,虽然现在大家处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岗位,但已经有个约定,那就是在岗工作时,尽心投入,待到大家退休以后,我们再相聚,多往来,并在节奏可控的岁月里,在悠悠枫溪江畔,在共同奋斗成长的区域,在“枫桥经验”的发祥地,故地重游,回首往事,共聚旧情,携手共进,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走进更加灿烂的新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