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得小学语文书里有《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课文。说的是:</p><p class="ql-block">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证明了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降落的结论。推翻了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比例”的论断,纠正了这个持续1900多年的错误结论。</p><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铸入了咱幼小的心灵,仿佛咱也能拿两个铁球到那儿。</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4日上午,<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正在前往比萨斜塔的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很多地方都可看到似碉堡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一、比萨斜塔与奇迹广场</p><p class="ql-block">原来的感觉,比萨斜塔是摇摇欲坠,孤零零的一座斜楼。到了才知,斜塔位于奇迹广场的建筑群,居比萨市中心城堡墙包围的区域,是比萨城的中心。</p><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四大建筑:比萨主教座堂、比萨斜塔(钟楼)、圣乔瓦尼洗礼堂、比萨墓园。比萨斜塔是一座钟楼,用于悬挂比萨大教堂的钟。</p> <p class="ql-block">奇迹广场在城堡之内。从停车场前往还有一段路。</p> <p class="ql-block">(一)比萨斜塔</p><p class="ql-block">斜塔偏离地基中线的倾斜,在建造过程约一年就开始出现(1174年首次被发现)。原因是由于地基下的软质粉土等土层不够结实。</p><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p><p class="ql-block">塔倾斜角度约 4度,偏离地基外沿2.5米,顶层突出4.5米。</p> <p class="ql-block">奇迹广场的四座建筑堪称杰作,在空间上的设计是独特的。外墙由乳白色的大理石砌成,且这几座宗教建筑各自拥有不同的宗教作用,共同组成了一个中世界基督教建筑的典范。</p><p class="ql-block">一、比萨斜塔</p><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8月,由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原设计为垂直建造的钟楼,高为6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萨斜塔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span></p><p class="ql-block">斜塔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萨斜塔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span></p> <p class="ql-block">中间橙黄色排房为比萨墓园</p> <p class="ql-block">1178年,比萨斜塔塔身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p><p class="ql-block">1231年,比萨斜塔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1278年,比萨斜塔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p> <p class="ql-block">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比萨斜塔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比萨斜塔建造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于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p><p class="ql-block">1590年,青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塔顶做了自由落体实验,最终,“两个小球同时落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p><p class="ql-block">1934年,在比萨斜塔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快。</p> <p class="ql-block">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比萨斜塔关闭,开始进行整修工作。 1992年,成立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2001年,比萨斜塔修复工程完成。</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斜塔,通过在塔基下掏土来减小倾斜幅度,这一方法在2001年取得了显著效果,使倾斜角度回到安全范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萨斜塔所在</span>奇迹广场建筑群,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比萨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比萨主教座堂、圣乔瓦尼洗礼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萨斜塔(钟楼)</span></p> <p class="ql-block">1987年4月,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提名意大利比萨城的奇迹广场(包括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认为奇迹广场满足以下四个获选条件:</p><p class="ql-block">⑴代表了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奇迹广场上的四座建筑堪称建筑杰作,它们在空间上的设计从艺术上角度看很独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⑵通过建筑或技术、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展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在一个文化区域中进行的有重要意义的人文价值的交流(奇迹广场的建筑深刻影响了从11世纪到1284年的建筑发展和14世纪的艺术发展);</p> <p class="ql-block">⑶突出地代表了某一类建筑或技术的,并且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的某一段或几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奇迹广场包含了几座典型的宗教建筑,各自拥有不同的宗教作用,共同组成了一个中世纪基督教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顶部满是雕塑</p> <p class="ql-block">⑷直接或明确地同某些具有突出的、普世的价值的事件、现实的传统、思想、信仰、文化作品或文艺作品相联系。</p> <p class="ql-block">19岁的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铜制吊灯的摆动,从而发现了小摆动的等时性定律。这是伽利略动力学研究的序幕。</p><p class="ql-block">后来在比萨斜塔顶的实验,又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奇迹广场上的两座建筑直接同物理学的历史相联系。</p> <p class="ql-block">咱到达童年憧憬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二、佛罗伦萨</p><p class="ql-block">(一)途中</p><p class="ql-block">欧洲让人惊诧的是,房屋都簇拥在树木之中。</p> <p class="ql-block">到处碧绿</p> <p class="ql-block">总有钟楼</p> <p class="ql-block">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初见雪山</p> <p class="ql-block">民舍多彩</p> <p class="ql-block">(二)圣母百花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徒步老街</p>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世界名列前茅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始建于1296年,历时140年完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于198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和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设计者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采用了创新的“鱼刺式”建造方式,使得穹顶成为建筑史上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教堂的外部以绿、白、红三色大理石装饰,内部装饰精美,拥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绘画和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既是宗教建筑,又是艺术和文化的宝库。</p><p class="ql-block">该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楼与洗礼堂组成,形成了一个雄伟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是佛罗伦斯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又称为“花的圣母寺”</p> <p class="ql-block">中央巨大圆顶是由名建筑家布鲁内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艺复兴式圆顶,共花了十四年的时间才完成,是文艺复兴圆顶建筑的楷模。</p><p class="ql-block">(图为圣母百花大教堂侧面)</p> <p class="ql-block">其穹顶设计采用了双层结构,减轻了重量并增加了强度,展现了布鲁内莱斯基的创新精神。米开朗基罗在设计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时,曾感叹其美丽,认为无法超越。</p><p class="ql-block">(图为圣母百花大教堂背面)</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在计画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时曾说过:“我可以盖个比翡冷翠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无法及上它的美。</p> <p class="ql-block">正在维护</p> <p class="ql-block">要登上大教堂的屋顶,可从右侧内的礼拜堂左边走廊进入,登上463级的阶梯。教堂正面经两次改建,教堂后博物馆里(Museo del\'Opera del Duomo),收藏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此外,教堂的穹顶内部有瓦萨里绘制的《末日审判》,墙壁上有《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等壁画,浮雕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鎏金门</p> <p class="ql-block">钟楼高耸</p> <p class="ql-block">两位教堂设计师雕像:</p><p class="ql-block">左为主体部分设计者,迪坎比奥;</p><p class="ql-block">右为大穹顶设计者,布鲁内列斯基。</p> <p class="ql-block">好些人在侧边摆画摊</p> <p class="ql-block">(三)佛罗伦萨城区</p><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Firenze)是意大利中部城市,承载着文艺复兴的灿烂辉煌。为托斯卡纳区和佛罗伦萨省的首府。</p><p class="ql-block">是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欧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堪称意大利的“文化首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罗伦萨是</span>托斯卡纳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以及历史、文化和商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1. 徜徉老街</p> <p class="ql-block">到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很多窄胡同</p> <p class="ql-block">街道不宽</p> <p class="ql-block">2. 市政厅领主广场</p><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市政厅领主广场始建于13、14世纪,因为周围的精美建筑与相关的雕塑,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1. 科西摩一世雕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竖立于喷泉北边的</span>科西摩一世骑马像(1594年),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章博洛尼亚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2. 海神喷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神喷泉》</span>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与他的助手们,于1563—1575年创作的</span>。</p><p class="ql-block">水池正中海马拉的双轮战车上立着巨大的白色海神像,佛罗伦萨人称它为“大白雕”(bian-cone,一种猛禽)。</p><p class="ql-block">水池四周还有多姿多彩的青铜雕像。</p> <p class="ql-block">广场东南角的传统的行政中心老宫(Palazzo Vecchio)雄视整个广场。老宫的左侧是美丽的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琅琪敞廊。广场四周是造型朴素的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雕像近照</p> <p class="ql-block">3. 大卫雕像</p><p class="ql-block">看到安放广场的史诗级大卫雕像。</p><p class="ql-block">原作在1504年完工后,曾放置在市政广场(原作如今放置于佛罗伦萨美院美术馆,另一件复制品放在米开朗基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作为佛罗伦萨的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这个复制品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原作。</p> <p class="ql-block">大卫雕像原件存放在佛罗伦萨美院美术馆。大卫雕像是1501—1504年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理石雕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该雕像展现了一个年轻有力的裸体男子形象,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有生命力,突出了大卫作为一名英雄的高大形象。</p> <p class="ql-block">4. 佣兵凉亭</p><p class="ql-block">由本齐·迪乔内和西莫内·托冷蒂于1376—1382年建造。里面陈列着一组重要的雕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切利尼的《帕尔修斯》(1554年)较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章博洛尼亚创作的《海克力斯与半人马》,也挺有影响。</p> <p class="ql-block">因对于艺术的认识几乎一片空白,难于针对如此精美的作品作介绍与说明。</p> <p class="ql-block">每件作品都有非凡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那里正在举办马拉松赛事</p> <p class="ql-block">此老人据称八十多岁,是该马拉松赛事的最后一名。</p><p class="ql-block">赢得了众人的关注。</p><p class="ql-block">非常赞赏西欧对于传统的重视。老旧的房屋,小小的巷道,破碎的石路,都得到应有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许多内容来自百度百科,还有网络搜索的资料。在行文的把握方面,得到娜娜领队的多方指导,特致诚挚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