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夏荣誉军人疗养时。</p> <p class="ql-block">甲辰年清明回家参加长安冯村柏氏祭祖,健在的同一曾祖八个兄弟,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拍下了这张个个都笑得很开心的照片。从右至左分别为:十二允昌,十友磊,八蔓杰,六启昌,七磊磊,九选会,十三通昌,十六小昌。因为祭祖,作为始祖军宦入陕定居700年来,唯一正师级军官,特意戌装还乡,与老家兄弟,也留下这仅有的穿军装合影。</p> <p class="ql-block">临走前,四个姐妹聚齐送行,在西石榴村二妹家,拍了这张合影。从右至左是老三兰娃,老大凤风,我选会,老四梅梅,老二小娃。</p> <p class="ql-block">我和十六弟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六哥和十二弟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在密云时。</p> <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留影。</p> <p class="ql-block">建党100周年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0周年时。</p> <p class="ql-block">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在狼牙山采访时。</p> <p class="ql-block">我慈祥的母亲杨淑贞老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2012年夏与母亲最后一張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3年身为处长空军上校时校。</p> <p class="ql-block">1998年身为处长空军大校时。</p> <p class="ql-block">202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时。</p> <p class="ql-block">1971年在遵化照相馆第一次花钱照相。</p> <p class="ql-block">此生的第一次照象,为1970年1月,新兵班长曹光军,与同班同乡的战友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6年换新式军装后,摄影家傅江宁专为拍摄的戌装照。</p> <p class="ql-block">首套军礼服半身照。</p> <p class="ql-block">合成的新军装全身照,摄影家张东贺精心修版制作。</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为军人办身份证时照片。</p> <p class="ql-block">换新军装后工作证照片。</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日至10日,儿子邀我去新疆阿勒泰地区旅游,说圆我这辈子没去过新疆的遗憾的梦。主要是他已交16000元,在那边个旅行社定了行程,原本是他和女朋友,邀请云南的和大姐夫妇一起去玩的,后临期却因故去不成了,房间已定,空一个床位可惜。本不想去,主要是机票光单程就3880元,而旅游公司北京往返双飞7天包食宿门票车费才3500元左右费。老伴说去吧,你不是总说没去过新疆吗?于是就去了。8天北疆总体感觉新疆真大呀,蓝天白云,山雄林秀,只可惜空旷而落后,国家还应该加大开发建设力度。</p><p class="ql-block"> 回来后,总想着这一行。10下旬,报名参加的蓝天诗社说交作业,有感写了下边这首七律《北疆行》,没交,今天寻来,发这里,与亲们欣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 疆 行</p><p class="ql-block"> 柏焕玉</p><p class="ql-block">一路寥廓望新疆,</p><p class="ql-block">暑高如火夜色凉。</p><p class="ql-block">白云悠悠迎远客,</p><p class="ql-block">木屋寂寂宿游郎。</p><p class="ql-block">朝起远行走苍龙,</p><p class="ql-block">暮归近思驱豺狼。</p><p class="ql-block">和平解放百业兴,</p><p class="ql-block">胜过当年左宗棠。</p> <p class="ql-block">儿子1980年1月8日生,今年45岁多了,个人生活不如意,但工作特别努力,很上心,经常加班加点,很少回家。这不,这次国庆前回来的,到11月25日,两个多月没闪面了。这天夜里,我居然做了一个梦,是我妈去世后第一次这么真切地梦见。只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向坐在炕上的我妈和我哥,活蹦乱跳地边比画边说话,把我妈和我哥逗得,喜笑颜开,合不拢嘴,情景就像真的一样。</p><p class="ql-block"> 结果,第二天晚上,毅卿和女朋友就回来了,买了基围虾和大闸蟹、烧鸡、酱牛肉和肘子等,说毅卿这段总加班,忙得焦头烂额,顾不上回来。他已由部秘书局综合处长,提升为副局长了。我高兴,开了一瓶存了22年的茅台酒,畅饮,欣喜他成为我冯村柏家,也是我家族700年来,继远房堂侄柏成寿之后的第二位州府厅局级正宗官员!我高兴,如我五妈和爱才喜贤的我宗腾爸和大哥健在,也不知该有多高兴呀!</p><p class="ql-block"> 遥想我五间房家祖上几辈先人,尤其柏覆皇、柏世曛、柏景登三世,赈灾放粮救难民性命无数,宁让自己破了产败了家,不知做了多大多少的好事善事,积下了大德,才庇佑冯村数百年里,出的一个军界两个政界州府厅局级官员,全在咱五间房家族的后人里!</p><p class="ql-block"> 据村中和长户及咸阳周边远近传说,冯村“五间房”家,系名门望族,祖上家业盛达,地广屋豪物博丁众,大善贤良公正无邪,是长安柏氏最大家族,族中多辈事官府之命任乡约,居乡饮正宾之位。《陕西通志》、《乾隆·西安府志》记载:柏覆皇,长安人(五间房主人),事祖母杨,继母高,具俱尽孝,笃友邻,抚优子如己出。康熙辛末、壬申间,(关中)大荒,散粟八千余石,长户两邑,全活甚伙。族党贫乏者,畀以田种,除国税外,不责其偿,童仆给产婚娶,岁稔悉遣归,一门长幼七十余口,数世同居焉。注:据焕群记忆,原衙幡上记祀为柏夫皇。</p><p class="ql-block"> “南院家”(长巷西头又称“六门宗”讽为“六门头”,与长巷同脉七支共称“五间房家”)后主柏景登,任村中乡约数十年(时人称“六乡约”),光绪初丁戊奇灾(1877年——1888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饿殍遍野,景登开仓放粮,告示直贴到渭河以北咸阳,引河南无数灾民冒死涉渭以求“筷子插上不倒”之粥,难民坐满村西苗庄坡坡,家中钱粮赈磬,不忍灾民饿死,卖房卖地救灾民,直至家产尽空,落“大善人”声名,受灾民送“壸中完人”牌匾高悬。家道却从此衰落,仍奔忙于村中事务,无暇顾及家业,以至六子长成均尚未取学名(还撵端了不贤的第四子,南院家至今不排老四),致后代大多赤贫。</p><p class="ql-block"> 另据光绪年间族谱记载,世曛高祖有两房(杜、王)夫人。老宅盖有三间房梁一抱粗、椽头碗口壮的大瓦房,由此可知世曛高祖时,当是我族正处兴旺发达强盛之际,能为“乡饮正宾”,清道光九年贺岁时,能被正值省亲的四川大宁知县族弟守贞称作“大兄”送匾并题“荣邀馈饮”, 该牌匾质地如今也令人称羡,可见当时的景象绝非一般人家可比。据西头兄弟们年幼时记忆和宗腾贤叔等叙其父生聚五先生讲,西头原三间大房,系元朝末年建造,房梁一抱粗、椽头碗口壮,大房内挂有很多牌匾,大门正中挂有“壼中完人”大牌匾,大多已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遗失损坏。东屋上世纪六十年代尚存两个两米余高质地非常好的大银柜。</p><p class="ql-block"> 由以上可见,祖上当年确实家业兴盛,又乐善好施,每逢灾荒之年,便开仓放粮接济万民,当是不争事实。再据附近老人所叙,当年“土匪不抢南院家”与“回回不杀南院家”,就因为南院家是“大善人”。东头承荣为避雨到农家,亲耳听到咸阳老者说:冯村五间房家,那可是“大善人”,据我爷在世时讲,不是五间房家放粮接济,我们祖上早都饿死完了,你们可得记住这救命之恩啊。这“五间房家”啊,就是祖上当时家宅的称谓。估计此昌盛境况一直延续到景字辈时。</p><p class="ql-block"> 覆皇、世曛、景登先辈的德举,主要在胸怀天下,热衷公益,扶优解困,救济灾民。有的有府志通史记载,有的有牌匾文书佐证,有的口口相传至今仍有年高之人称颂:南院家当年可不得了,敢做善事放粮,救长户咸三县灾民,这得有多大的家业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