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徽州,又名歙州,古称新安郡。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8日我们翻山越岭穿越雪岩商道后回程经过歙县,时间还早,我们户外一行30多人一道步入徽州古城,当迈步古城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世界。这里,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徽派建筑风格的艺术馆前,红灯笼高挂,横匾上“歙县——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文化大地艺术馆”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心中涌起无限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穿过城楼的入口,迎面而来的是一片悠闲的景象。人们或漫步于古道之上,或驻足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城楼上悬挂的蓝色旗帜随风飘扬,白色的文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我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耳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温柔起来。</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主堂,两侧辅助。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所以古建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府衙三路数进,巷道纵横,布置整肃,分区明确,是比较典型的官式做法。整个府衙是一个廊院式布局,南北向,前临街衢。仪门内为左、中、右三路建筑,中路分二部,前部两进主庭院。</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庭院北为正厅,是举行典礼、发布政令和审理案件之处。厅前甬道中立戒石亭,亭中设戒石,刻警戒地方官的铭语和“公生明”三字。两庑设六房属吏的办事处,东列吏、户、礼三房,西列兵、刑、工三房。第二进为后堂和厢房,以东西连廊与正厅连接。后部两进庭院,是知府廨,即官邸。左、右两路各建3个庭院,中部为经历司、照磨所,前部置司吏宅,后部是属官住宅,即同知廨、通判廨、推官廨、经历廨、照磨廨、知事廨、检校廨等,分别列于知府廨东、西,并以巷道与中部相隔。仪门南是谯楼,是徽州府的大门,楼南建承宣坊,府前街上东为申明亭、西为旌善亭,分别为公布处罚、判决和表彰善行之所。谯楼与仪门之间两侧是理刑厅、督粮厅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出府衙,我来到了一个热闹的城市广场。阳光明媚,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年轻人则在拍照留念。我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穿过门洞。前面就是许国牌坊。许国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梁枋两端浅镌如意头,缠枝、锦地开光。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内侧雕“英(鹰)姿(雉)焕(獾)发”,颂扬皇上年轻有为。东面雕“鱼跃龙门”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内侧雕“三报(豹)喜(喜鹊)”,喻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两面雕“威凤祥麟”,“凤”和“麟”乃文风鼎盛,德政昌隆的太平盛世才会有的,这幅图称颂了当时的社会。内侧雕“龙庭舞鹰”,“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身居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北面为“瑞鹤翔云”,寓意天下太平,又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p> <p class="ql-block">内侧为“鹿鸣图”借《诗经.鹿鸣》都是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及当时的社会吉祥安乐,国泰民安,表示许国身为礼部尚书,常会嘉宾学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中部菱形框内还有“麟戏彩球”、“凤穿牡丹”等深浮雕。直柱中段为散点团花式锦纹,上段为云纹,缀以姿态各异的翔鹤。柱基外侧的台基上,雕置蹲驻与奔赴等各种动作的大狮子12只,有的大狮还抱弄小狮,形态生动活泼。台基左右侧皆镌各式獬豸图案。</p> <p class="ql-block">关于这座牌坊的建造,还有一段饶有兴味的传说,云南边乱平息一月之后,万历重赏群臣,许国被赞为“协忠运筹,芪著劳绩”受到加恩,特赐许国四个月假期回家造牌坊光宗耀祖。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坊,只有皇室家族才能建八角牌坊,否则就是犯上。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臣贾众多,四脚牌坊林立。许国是徽州的骄傲,如果只造一座四脚牌坊,就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怎样才能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呢?但要建造一座八脚牌坊又恐犯欺君之罪。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上朝时跪在大殿上久默不语,皇上疑惑,责备说:“阁老,朕给你四个月假期回家造牌坊,为何延为八个月?依朕看,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牌坊也要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高呼万岁,奏道:“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坊。”皇帝听了哭笑不得,皇帝金口玉言,不得反悔,就这样,许国所建的石坊也就“合法化”了。</p> <p class="ql-block">许国牌坊四面有“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先学后臣”、“上台元老”等擘窠大字出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笔。“先学后臣',就是读书做官,它告诉人们许国是科班出身,是凭借才智而成为国家重臣的。“上台元老”中“上台”(即上台、中台、下台之一),“三台”本来是星象的名称,而古人常用以象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元老”指许国历任三朝,是朝廷的重臣。许国石坊是难得一见的双重古牌坊。</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府衙出来,到斗山街匆匆忙忙逛了一下。据说斗山街之名得于所依之山,因七丘相连,状如北斗七星排列,称为斗山。斗山街是古城内保存最完好的一条古街,也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斗山街街长300多米,曲径通幽,一色的青石板路面。两边是鹅卵石镶嵌的图案,这些都是当年留下的,没人动过。从这些细碎之处就可以想象,徽商对生活的安排和打理是多么精致。</p> <p class="ql-block">斗山街建于明清时期,街内的徽派建筑的主要以许、汪、杨、王四大家宅为主要代表,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贞节坊”等等,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有如今少见新毕书店</p> <p class="ql-block">徽园是歙县在原徽州府衙一带修建的仿古旅游区,是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精髓,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徽园位于古城闹区,南连中和街,北接徽州路,占地2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并仿照老街"前店后坊"、"底层店面,楼层住房"等式样来构筑店铺街面。</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得意楼、春风楼、 过街楼、古戏楼、莲池玉带桥、万金灵龟、九龙九凤壁,以及镶嵌其间的古色古香 商品住宅楼房百余间。传徽州文化之神韵,创徽派建筑之新秀,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徽园气势宏大,古朴典雅,曲径通幽,粉墙黛瓦,错落有致,雕刻精美,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走进徽园,就如走进了婉约的江南,走进了古朴典雅的徽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还见到了一幅石雕壁画墙。墙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图案,名曰:九龙壁,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与技艺。我站在壁画墙前,细细品味着这些图案背后的故事,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低语。石雕壁画墙不仅是徽州文化的象征,更是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辈智慧与精神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古城右边大门牌坊上写着“文武百官由此入”,两侧还挂着红色的灯笼,显得格外庄重。我站在牌坊前,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肃穆,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响。大门牌坊不仅是徽州文化的象征,更是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辈智慧与精神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走进徽州历史博物馆,我仿佛走进了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博物馆内陈列着徽州的历史文物与珍贵资料,每一处都透露出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沧桑。我站在博物馆内,静静地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美好,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低语。徽州历史博物馆不仅是徽州文化的缩影,更是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辈智慧与精神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在徽州,我还走过了斗山街。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每一处都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我走在街上,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美好,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低语。斗山街不仅是徽州文化的缩影,更是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辈智慧与精神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高脊飞檐式。为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纪念馆设东西两侧大门,东西两大门的馆名分别由胡耀邦、胡厥文题写。纪念馆大门用青灰色水磨砖砌。门厅正中设2.6米高的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展现了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高大形象,他气质超凡,和光满面;他博爱存心,立德建业;他倾情教育,手不释卷;他为国为民,勇往直前。汉白玉的质地,象征着他洁白无瑕的高尚人格。形如磐石的像座,标志着他不惧不屈的坚强性格。青松翠柏,隐示着其言、其德、其业万古长青。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 一进大门,宏伟典雅,风格独特的瞻仰厅展现在眼前。迎面大屏风上是陶行知亲笔题写的“爱满天下”四个大字。屏风背面是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厅堂上枋是宋庆龄亲笔题写的“万世师表”匾额,正面为毛泽东题写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金色大字,潇洒飘逸,刚劲有力,是一代领袖毛泽东同志对陶行知先生的誉称。</p> <p class="ql-block">走进陶行知先生纪念馆,我仿佛走进了先生的精神世界。纪念馆内陈列着先生的生平事迹与著作,每一处都透露出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我站在纪念馆内,静静地感受着先生的伟大人格与崇高精神,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动。陶行知先生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更是无数后人心中的楷模与榜样。</p> <p class="ql-block">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为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汉族地方戏曲,也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剧种,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徽剧传统剧目有1404个,保存档案有753个。</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乾隆时期,徽州腔凭借徽商的推动和提倡,进入全面繁荣时期,仅扬州一地就有江春的德音班、春台班,徐尚志的老徐班,黄德、汪启源、程谦德的家班。这一时期,徽州腔更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先后吸纳秦腔、吹腔、高拔子、梆子腔、罗罗腔等声腔艺术和剧本优点,形成以徽调为主,融合众长,唱、念、做、打并重的剧种——徽剧。徽剧进京。</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古镇,很美,即使是随便走走也很舒服,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只是这一次是户外活动途中游览,时间太过匆忙,没有仔细看看,实在是美中不足,下次再找个时间,过来慢慢看,细细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