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半半读书会第91-99期

sunshine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0日</p><p class="ql-block">下午2:30-4:30</p><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1期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领读者:卓红丹老师</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7日</p><p class="ql-block">下午2:30-4:30</p><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2期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领读者:伍琼</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5日下午2:30-4:30</p><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3期顺利开展</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30日下午2:30-4:30</p><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4期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领读者:焦伟珍</p> <p class="ql-block">10月19日下午2:30-4:30</p><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5期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领读者:卓红丹老师</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读《道德经》</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p><p class="ql-block">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 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p> <p class="ql-block">这次读书会在卓红丹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真情流露,真诚分享。</p> <p class="ql-block">有位伙伴在最后总结时说:觉得收获特别大,听大家的故事,启发、照见、疗愈自己。</p> <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6期再次走进东嘉琴社</p> <p class="ql-block">这次是《道德经》和古琴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以往写感想时很好写,可想到要写昨天活动的感想却有些困难,可能是昨日在场高人之多,境界之深,我觉得自己写不出那个“道”,但也想表达分享一下自己粗浅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秋风徐徐~带着桂花香的地方——东嘉琴社,伴随着音乐和那抹心底里的宁静,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妙的下午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程老师说:《道德经》的道,其本源就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法不离其宗,如同古琴,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不同的乐曲依道幻化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琴老师们气质如兰,悉心地为我们讲解着古琴弹奏的三种指法“挑”、“勾”、“按”,带领我们静心练习、听音弹奏。微风送来竹子的凉意和桂花的香甜,我们在天地之间,又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下午的时光,我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萦绕在心间,程老师给我一种“高人大隐隐于市”的感觉,真正的修行不是在青山古寺,而是在这人间烟火中,不为众生添麻烦,过好平凡人的每一天就是最好的修行。鲲鹏展翅高飞和小鸟展露枝头,虽然它们飞翔的高度不同,但是它们飞翔的体验是相似的,飞得再高总有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只要起飞便能享受畅意翱翔的蓝天。人生也是如此,是鲲鹏还是小鸟是天注定的使命,伟人有令人崇拜的丰功伟绩,小人物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细如尘埃的小人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好生活的小日子,努力活着,鲜活又真实,经营人生这件事,就已经很了不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及半梦半醒,我有一些体悟,生活中我经常处在小我编织的梦的剧本里,感受经历的情绪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经过学习后才一点点体会到醒着的大我感觉,是一种喜悦、自在和清明,是一种充满爱、温暖和感恩,是一种活在当下、专注做事和乐于助人,是一种你我本是同根生的大同和谐。但这种醒着的时间一天最多1小时,所以我急切地向程老师请教如何能保持清醒的状态。一急,念便生,回到梦里。一呼一吸之间,不带评判,只是觉察,只是看见,便是清醒。 程老师说“前途一片光明”,光明并非我们寻常理解的建功立业丰功伟绩,而是一点一点的清明,清醒的时间逐渐累积,由点连成片,清醒便是常态,前途自然一片光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感动和美妙,但很感恩伍老师和程老师的用心~也很喜欢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磁场同频共振,演奏出了下午美妙的乐章~铭记美好的感受在心,愿大家永葆清明、前途一片光明!</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主题读书会《玄中观其妙》,感觉特别美妙,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这场读书会,首先要感谢东嘉琴社的程老师及其团队,还有一起参加的小伙伴们[抱拳][玫瑰]</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收获最大的是让我对“致虚极,守静笃”有了更深的认识。程老师分享到,当一个人虚空到极致,或者内心宁静到极致时,你可能就和道在一起,或者说和万物在一起。一个人和道在一起,和万物在一起,也就是和光同尘的状态,是不是就没有我们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呢?</p><p class="ql-block"> 当然作为我们凡夫俗子是不可能达到这种状态的,是不是就不用修炼呢?显然不是的,那只是一个终极目标,是方向。我们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就可以了,永远在路上。其中我们可以有很多达到“虚静”的方法,读《道德经》和弹古琴都是很好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试着把自己放空,试着让自己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11月16日下午2:30-4:30</p><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7期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领读者:包建平老师</p> <p class="ql-block">叶春老师的总结:</p><p class="ql-block">昨天的读书会内容是比较广大而极富内涵的,涉及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需要思考的方面广博多样。在整个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思维一直在跳跃,想到哪就说到哪,脑子里的记忆是碎片化的,会后甚至不能全面复盘整个交流经过,包括自己到底讲了啥。只记得包老师一如既往的温柔谦逊,伍老师还是始终如一的系统平和,和平老师特别坦率真诚,晓琴老师特别真实诚恳,建兰老师特别积极认真,迅伟老师特别阳光热情,尤其是两位小老师——子涵和李想,浑身透出灵动的光芒,让我们不可避免的去默默欣赏,心生欢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好的一堂课,我想即使记得不全面,也必须留下些文字,把我想的道法自然和大家给予的糅合起来,放在脑海里存一存。</p><p class="ql-block"> 道之我见。道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万事万物里,遵守能量守恒定律而有规律的促进物质运行,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肉眼可见的变化只不过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产生的最终结果都是必然的。我们有时候觉得如果回到从前可能对一些事物会有不同选择,其实不然,在之前的那个点上,我们积累的认知,也就是各个物质作用后形成的那个时间段上的能量总和,会促使我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决定,这是规律使然。</p><p class="ql-block"> 行之我见。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事物,其实很可能只是我们的认知改变了。所有的事物在有规律的发生发展,我们因为某一支脉的运行热烈起来,促使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为,行为的结果可能在我们的认知里感到满意,那会觉得改变成功了,反之会纠结会焦虑等一些情绪变化。其实这个过程大多只是自己对自己的作用,对他人的影响有限。我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人自身运行的程度,程度匹配,作用明显。所以,很多人会说,世界是自己的,跟他人毫无关系。</p><p class="ql-block"> 变之我见。人是群居动物,在各自的能量场里,基于一定的认知,不可避免的会想要去干预和改变一些事物,甚至有些时候会不受控制的去实施,那就去做吧,至于结果不要太纠结,放过自己,结果可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好,其实有时候也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坏,只是在我们的认知里那很坏。所以,我们需要不断修炼和完善自己,能坦然面对和接受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包老师的温暖领读和伍老师辛苦搭建的交流平台!!也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与学姐学妹们愉快学习和交流!!</p> <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8期,</p><p class="ql-block">“诗和远方”第2期</p><p class="ql-block">亲爱的伙伴们:当下好</p><p class="ql-block">正是橙黄橘绿时 ,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们以“诗和远方”之名召集企盼诗社活动再次开张的你,以茶会友,以诗传情,安放一颗因向往诗与远方而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p><p class="ql-block">“别让任何人任何事消耗你内心的晴朗,生活应该被热爱的人和事填满”。欢迎热爱诗歌的你于茶香氤氲中与诗同在!来吧,来吧,让我们吟咏诗词,聆听诗语,琢磨诗句,品悟诗意,同饮香茗,共享诗趣。</p><p class="ql-block">[太阳]活动时间:本周五(11月22日)晚上7:00-9:00</p><p class="ql-block">[太阳]地点:温州润府书吧(学院西路,海关大厦斜对面)</p><p class="ql-block">[太阳]活动形式:诗歌分享</p> <p class="ql-block">你们就是我的活水,不断的注入,让我可以做自己的同时,也允许他人做自己。我也喜欢出发,永远在路上,身体不在路上,那就让心跟着小溪水去远行。</p><p class="ql-block">慢慢的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试着用生命去影响生命。</p><p class="ql-block">感恩的心,感恩我们在一起[抱拳][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12月13日下午2:30-4:30</p><p class="ql-block">018半半读书会第99期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领读者:伍琼</p><p class="ql-block">共读《道德经》第27章:善行无辙</p> <p class="ql-block">夫妻俩一起学习,相互支持鼓励,共同经历。这样的画面我们读书会经常出现。让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读原文,联系生活。最后居然讨论到人生的意义这个哲学命题和人生的终极目标。</p><p class="ql-block"> 有伙伴说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只是来了,就不白走这一招。我个人好久以来,觉得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我们在每个当下认真的经历,去感受,去体验。最重要的可能是自我完成,正如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中所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并成为自己的过程。在自我完成中,我们可能需要学会的第一个功课是:去爱。</p><p class="ql-block"> 爱,她真的是一种能力。首先,我们先学习爱自己,把自己成长好,以自己为圆心,慢慢的把爱向四周传递出去,你的能量有多大,爱所能传递到范围就有多大。反过来,正如《道德经》所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所有的东西去了,都会以某种方式返回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到滋养,得以成长,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正如本章讲的五善: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不是也就是老子想要告诉们的“无为”和“道法自然”呢?</p> <p class="ql-block">一转眼,又是十期读书会过去了,半年时间也过去了。018半半读书会总共已到了99期,差不多历时四年时间。很感恩有一群伙伴一起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一期一期过来,平常又不平常,有些伙伴来了又走了,该留下都留下来了。这也是“无为”,也是“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应缘而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