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204)四川(14)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

陈乐萍(拒私聊)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占地面积近300亩,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草堂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穿过浣花溪公园,浣花溪公园是成都慢生活的主要据点,网上说的。<br>来到杜甫草堂博物馆。<br>我们从北门入口。 步入园林,整个庭园浓荫蔽日,多条小径四通八达。竹树婆娑,绿水萦回,正体现出杜甫描写草堂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草堂后面 水景 唐代遗址展厅 杜诗书法石刻碑廊,<br>总长310米,这里集杜甫草堂博物馆和海内外20余家博物馆馆藏的宋、元、明、清及近现代41位著名书家的58件传世杜诗书法精品,刻于石,嵌于长廊壁间,形成一个集诗书、篆刻、园林、古建艺术为一体的传统文化的体验场所,为游客提供一个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空间。 杜甫千诗碑在草堂许多地方都能看到,能欣赏到北宋以来历代名家书写、以石刻等形式呈现的杜甫存世诗作1455首。该工程历时三年,千个日夜,千名工匠,上千幅碑刻,成就了一部“石刻杜诗”。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br>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br>江畔独步寻花。其五<br>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br>赠花卿<br>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br>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br>春夜喜雨<br>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r>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r>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br>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br>“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是老师写在孩子的家长联系簿上的,我一直记得。 春水亭旁杜甫千诗碑 草堂书院<br>最早建于元代,明清时期草堂书院历经多次修葺与扩建,规模大至“收书三十万卷”。到晚清民国时期,草堂书院湮灭在了战火硝烟之中,现于2017年启动恢复重建草堂书院。重建的草堂书院总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主要有两重三进四合院的中国传统古建筑院落和一幢单体古建三大主体建筑。建筑古朴典雅、气势宏伟,主要有展示书院文化的序厅、开展书院教育活动的小讲堂、缅怀文人先贤的名人书房、提供书院藏书阅读的图书馆、开展书院学术活动的研修室等。 艺术中心旗下有草堂诗社、草堂琴社、草堂棋社和草堂传统服装社。 艺术中心院内。 万佛楼在草堂东南楠木林中,它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是杜甫草堂新的标志性建筑。<br>杜甫一生爱登高:<br>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br>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br>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br>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br>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写过一首《登楼》 诗:<br>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br>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br>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br>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盆景园 唐朝开始,人们对杜甫的评价就已经非常高了,韩愈,元稹,白居易,黄庭坚,陆游,。。。推崇备至,每年到这里来朝圣的人数更是以百万计。 中轴线上包括草堂照片遗失。<br>中轴线<br>“大廨,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这是一座敞厅式建筑。<br>“廨”是官署的意思,即古代地方官吏办公的场所。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终不得重用。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草堂时,考虑到杜甫曾经做过左拾遗和校检工部员外郎,应该有办公的场所,大廨便由此得命名。大廨正中是杜甫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苍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表现了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br>诗史堂,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br>“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诗史堂因此得名。<br>杜甫半身铜像:诗史堂东侧墙上悬挂的杜甫像拓片木刻板,以及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还安放有杜甫塑像。诗史堂内杜甫半身铜像后面两侧是朱老总撰写的一幅对联,此为上联:“草堂留后世”。下联:“诗圣著千秋”。该联道出了杜甫及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br>“柴门,是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建筑,也是最小、最简朴的建筑。<br>柴门与水槛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江开逐”的描述。”<br>“走进柴门,可看到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座建筑,西侧是恰受航轩,东侧是水竹居,北面是工部祠。<br>恰受航轩,因其建筑形状狭长如舟,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时,于是以杜甫《南邻》“野航恰受两三人”诗意而命名。门上匾额“恰受航轩”四个字是陈毅于1966年题写的,也是草堂内仅见四字从左往右读的一块匾。恰受航轩内部的杜诗版本陈列展览<br>水竹居,其名出自杜诗“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br>工部祠,是中轴线上五重主体建筑的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因为杜甫在成都时,曾被剑南节度使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虚职罢了),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他的纪念祠由此得名。工部祠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体量并不宏大,既符合诗人的平民形象,又不失纪念性建筑的肃穆庄重”<br> 现在杜甫草堂的茅屋故居是继承明代格局于20世纪90年代修葺的,它的南面是一片池塘,展现了杜诗中描述的“舍南舍北皆春水”的草堂环境。<br>1000多年前的茅草屋当然是留不下来了,但是杜甫在这里留下了240多首诗,其中有90首就是专门描写茅屋的,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四棵松、五竹桃、一垄竹,它都是出自于杜甫的诗。 最让草堂得以流传千古的,一定是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r>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br>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气候的恶劣<br>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br>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环境的恶劣。<br>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br>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现实的情况<br>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br>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br>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br>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境界的升华<br>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的苦难处境,推及别人同样的处境和痛苦的生活,希望他们改变现状过上安乐安定的生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始终同情苦难的底层人的生活,冠以诗圣。即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鼓励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向着美好的生活努力。 <p class="ql-block">一个人,愿意大家的生活都好,而自己的生活过的艰难也心甘情愿,这样的人怎能不是圣人呢?</p>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br>出了杜甫草堂,门口有直达去武侯寺的车,马上跳上去,到武侯寺。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在全国众多的遗迹博物馆中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br>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蜀献王朱椿主张“君臣宜一体”,废弃惠陵旁的武侯祠,重修汉昭烈庙,将诸葛亮的塑像塑入汉昭烈庙内,实现“一祠同祀君臣”的格局。此后,武侯祠这一名称不再专指纪念诸葛亮的祠堂,而是将惠陵、汉昭烈庙等区域囊括进来,统称“武侯祠”。<br>清康熙十至十一年(1671—1672年),四川按察使宋可发主持重建武侯祠,形成了前(刘备殿)后(诸葛亮殿)两殿并立,前殿如朝廷礼、后殿如家庭礼的君臣合祀格局。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西区、锦里民俗区三大板块,武侯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文物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br>1961年3月4日,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进大门上面是写着“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这里的汉不是指西汉,不是指东汉,指的是蜀汉,昭烈是刘备的谥号,它是从两个不同的建筑,最后形成了合二为一的全国唯一的君丞合一祭祀的祠庙。 进门的左手碑叫做明碑,它是明嘉靖26年建立的,主要讲述的是刘备一生的功绩,以及武侯祠为何变成了全国唯一的一个君丞合一祭祀寺庙。 进门的右侧,是武侯祠的镇馆之宝,唐碑,也叫三绝碑。 中轴线上面的第二重建筑,叫做二门,上面四个大字写着明良千古,这里的明指明君刘备,良,良臣诸葛亮,写这个匾额的人叫做吴英,是康熙年间大将曾经和姚启正和施良一起去收复了台湾的。 中轴线上的第三层建筑,叫做刘备殿,中间,坐的就是刘备,在它的两边分别有文丞14位武将14位,在刘备的塑像的上方有个这样的四个字,叫做业昭高光,业指的是基业,昭就是继承和超越的意思,高指的是汉高祖刘邦,光是光武帝刘秀,说刘备继承和超越了西汉的开国皇帝和东汉的开国皇帝。 刘备像是武侯祠里面最高大的一座。 中轴线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武侯寺,终于可以看到千古丞相诸葛亮了. 在这里有这样的一副对联,“两表酬三顾”,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酬谢三顾茅庐,“一对逐千秋”,隆中对,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为蜀国献出了自己的所有,包括他的子孙都是战死沙场。<div>殿堂上方有四个大字:“名垂宇宙”,它来自于杜甫的一首诗,叫做永怀古迹五首第五首,诸葛大名垂宇宙,写这个匾额的人就是果亲王,他是康熙皇帝的第17个儿子,雍正皇帝的弟弟。在诸葛亮殿的门口挂着一副中国的十大名联,左边写着:能攻心则反侧俱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右边写着: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静远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r></div> 在诸葛亮的两边分别是他的儿子诸葛瞻,还有他的孙子诸葛尚,这两位在邓艾大军来进攻成都的时候,率领的部队去进行堵截,最后在绵竹这个地方以身殉国,诸葛亮三代忠贞,都是为国家而牺牲。 中轴线上的最后一重建筑,三义庙,里面所供奉的就是刘关张。 这条路就是从诸葛亮庙通向刘备的真生墓慧陵的必经之路,它的名字叫做红墙夹道,网红打卡点。 诸葛亮在刘备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后出任丞相,期间,不仅协助二代南征北战,还注重地方生产,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加强都江堰的维护,打铁,织锦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使成都平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他治国时,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分明,注意发展蜀中经济,并妥善解决民族矛盾,受到蜀中各族人民的拥戴。”<br>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古色古香的园林似乎还在回荡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思。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最后二句,雄浑悲壮,泪流满面。<br>B站弹幕上有人说:大一暑假去过武侯寺,一个普通寺转一圈半个小时不到就出来了,但是后来看了《三国演义》 ,工作了出差到了成都,想起这个地方不妨再去一趟,却发现里面的景点都活起来了,而我,哭了 一一读书,网络,阅历,使旅游变得别样的意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