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依旧梦依旧

慢跑珠(Gigi)

<p class="ql-block">前言:这是一篇不在计划内的赛事记。因为没有完赛,所以回来后,并没有打算把这段经历写成文字。前几天无意翻开美篇,发现去年完赛莫干山的赛记还躺在草稿箱里😅于是,利用空闲时间,又翻看回味那一张张图片。</p> <p class="ql-block">5355米的大峰,5454米的二峰,5664米的三峰及6250米的幺妹峰,四座不同高度的雪山峰群构成了位于中国西南的户外运动天堂——四姑娘山地区。</p> <p class="ql-block">2017年首次来四姑娘山,第一次参加凯乐石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赛50公里组别后,我就被这有着“东方圣山、蜀山之后” 美誉的地方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2019年那场的暴风雪,虽让我铩羽而归,却也种下了要来跑三次四姑娘山的“毒草”,只不过世事难料,转眼就五年时间过去啦,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包括三年疫情)都已然记不清楚,唯独这颗“草”却一直在心里摇曳,时不时拨弄那颗驿动的心。</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去年(2023)因工作缘故不得不在开赛前退款,更是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今年年中,看到六叔跑野群里的跑神们相约去跑四姑娘山时,我便再次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报名键。</p> <p class="ql-block">  (2019年的留念)</p><p class="ql-block">当再次站在凯乐石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赛的出发拱门前时,感觉又好似回到五年前,只不过,那时是与微比、疯子、陈生、青岛等小棉羊队友一起,而这次,则是跟随六叔、辉哥、阿炮、漫霞、君君、村长、春梅等一众“越野玩家”们。</p> <p class="ql-block">  (2017年登大峰时唯一的照片)</p><p class="ql-block">赛前与跑友们相约顺利登顶四姑娘山大峰,既弥补了2017年我首次登顶没有拍照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同时,也因同行辉哥携带的“飞机”,让我们可以一览如外星球基地的大峰营地、5025大峰上绚丽的日出以及波澜壮阔的云海,单单这些就已让大家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开赛前一晚<span style="font-size:18px;">凌晨四点钟,</span>四姑娘山下起了鹅毛大雪,窗外雪飘飘洒洒,让忐忑不安选手们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睡不着的我又再次检查装备,唯恐有遗漏。</p> <p class="ql-block">我参加今年新设的自由之魂50公里组别(ZYZH50),其出发点跟100里组别一样,都是在双桥沟最深处的红杉林。</p> <p class="ql-block">早起乘坐组委会的交通车,选手们被沿途银装素裹的景致,一下子唤醒了肾上腺素,纷纷拿出手机不停的拍摄。路上积雪越来越厚,两旁树枝和草丛上堆积的雪也越来越多,车停稳一开门,一阵阵刺骨寒风迎面而来,刚刚还在兴奋中的选手们顿时发出各种各样的担忧声音。</p> <p class="ql-block">随着发令枪响,众人欢声雷动,从拱门争先恐后地冲了出去,马上就进入一段被积雪覆盖的红杉林栈道,平缓湿滑的积雪,被选手们踩着发出咯吱咯吱声,陆续出现选手滑倒扑街,周边到处都是“小心,地好滑”的声音,偶尔不断有人快速超过,也不断有人逐渐落后,而我的前后左右始终都是人群。</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向远处的雪山和树林,湖面倒映着的山景,被白雪覆盖得像极了童话世界,置身其中,早已开始幻想着远方的一匹白马与英俊王子🤴!</p> <p class="ql-block">没雪的时候,这段红杉林栈道、干海子与远处的雪山,很是让人留恋忘怀,也是经典的网红打卡点。而现在,被积雪覆盖的栈道,到处充满“陷阱”,脚踩上去,雪直接覆盖鞋面,手杖也很容易会被插入到栈道缝隙中,我就亲眼看到有选手这样直接把杖掰断啦。</p> <p class="ql-block">官发宣传文说ZYZH50前面将近30公里都是高速赛道,我个人是不敢苟同的,感觉对于职业运动员或者高手而言,也许是吧,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参赛者,特别是我这种渣渣,尽管没有多少爬升,但沿途厚厚的雪和湿滑的冰块,着实让我很难放开手脚奔跑起来!</p> <p class="ql-block">远方微微露出一丝阳光,旁边低矮的挂在树枝上的白雪,随着人在栈道上的跑动而被震落在身上,有时甚至会有一团雪直接落到脖子上,让人直打寒颤。</p> <p class="ql-block">依次穿越双桥沟、挑水沟和长坪沟,通过28公里后,我比预计时间提前1.2小时到达补给点的同时,迎来了本赛段最大的挑战,去往SP2点的连续高海拔爬升段。</p> <p class="ql-block">不到5公里爬升的路程,海拔从1400米直接升至4537米的挑水沟垭口,再加上6公里多的下降,构成整个50公里最难路段,而官方给出区间时间为3.5小时。</p> <p class="ql-block">赛前就知道这是个难点,我以为匀出超过4.5小时的富裕时间,应该可以应付得了这段路程。但当真正踏上这段山路后,才知道“我以为的以为”想法是多么幼稚。</p> <p class="ql-block">刚开始爬升不久经历横切加陡降后,很快便来到一片原始森林,在树林里穿梭,阳光照射下,整座山呈现出五色山之美景,让人忍不住停下拍下这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随着高度上升,冰雪、碎石、泥巴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滑,伴随着大口大口呼吸声,选手们从一开始惊叹赞许不已到累得气喘吁吁,每个人都神色凝重低头不语,一步一步地跟着前面的人慢慢往前挪。</p> <p class="ql-block">而此刻的我再也不敢掏出手机拍照了。抽空歇息时,看见后面有个别选手的嘴唇都带点紫,估计是来自平原地区的,这里的海拔已经升高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大约下午五点四十左右,我终于龟速地爬上了4537米的挑水沟垭口,让志愿者拍下留影后,便“马不停蹄”往下走。</p> <p class="ql-block">垭口风很大,吹得人有点站不住,加上狭窄的土路上覆盖一层厚厚的冰,根本就无法让脚站稳,整个人只能团缩着,慢慢地往下挪。</p> <p class="ql-block">才走几步路,突然一个踉跄,人往前面悬崖方向倾倒,赶忙用力把手杖往地下戳,由于地面都是冰渣,手杖也没有能够扎住,惯性力把我直接甩出去,踉踉跄跄中差点飞出悬崖,小心脏砰砰跳。</p> <p class="ql-block">我的莽撞举动,也让后面选手惊叫不已,纷纷上前询问。实话说,自己当时并没有啥感觉,一边侧身让出路,一边回应着跑友们的关心。等他们走过后,定下心神才发现有点不对头。</p> <p class="ql-block">原来我跑鞋上套住的冰爪,也不知道啥时候搞丢啦!如此“冰面”山路,真有点寸步难行。原地站了好一会儿,平复下慌乱心情,到这个时候,我考虑的不是快不快了,而是如何安全从垭口下来!</p> <p class="ql-block">没有冰爪,就意味着需要更多腿部支撑力,但经过连续高爬升后,很明显,我的腿🦵不足以让我的身体,自由在冰面上下降。</p> <p class="ql-block">最终,我决定把身上背的羽绒,绑在屁股上,一旦出现脚🦶不给力或打滑的话,便坐在羽绒上“滑雪”下去😁有了此“安全措施”后,人也好似回血有了力气,于是便躬着腰,一步步步履蹒跚往下挪。</p> <p class="ql-block">忽略狼狈的过程……这段总长11公里的山路,我终于在徬晚六点五十分,靠着发抖的小腿,颤颤巍巍安全到达SP2挑水沟牛棚。人是松了口气,但是,但是,我已超时二十多分钟!</p> <p class="ql-block">听到打快点志愿者说“超时啦”时,心里还是有丢丢不舒服,也带有点懊恼情绪。抬头看到猫仔也在这被“剪牌”,感到非常意外,走上去攀谈才知道她失温啦。</p> <p class="ql-block">由于站点没有热食,加上入夜后气温下降很快,我不敢在站点逗留过久。短暂休息后,便按照指引下撤。</p> <p class="ql-block">下撤途中我反复思考,搞不懂为啥已经预留出这么多时间,还是会被关门?!</p> <p class="ql-block">回到住地,我才从六叔那获知,因应天气以及赛道等因素,组委会把SP2到喇嘛寺那段的关门时间延长了半小时!!我嘴上回应着六叔的关心,心里却涌出一丝悔意,如果我当时执意继续往前,是不是就不会被“剪”,是不是就能顺利抵达终点……但,没有如果😁!</p> <p class="ql-block">赛前我是没有预估这次会被关门,会不能完赛的。不是说我有多强,也不是说我的针对性训练多厉害,而是从组委会公布的赛道信息看,我应该是在完赛范围内,何况赛前一天登大峰时体能也是良好的。</p> <p class="ql-block">所以在SP2遇到失温的猫仔时,我就知道,这次这条赛道,肯定会有很多选手被关门!果然,赛后公布四个组别中,ZYZH50完赛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也验证了我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回过头来看,不到5公里整体为冰雪碎石混合技术型的赛道,对越野技术要求的确是蛮高的,如果是平时,区间3.5小时是足够的,而开赛前一场大雪,积雪和背阳面的冰块,以及多人踩踏后的泥泞等等,都给赛道增添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但是选手,包括组委会恐怕都没想到大雪对这个赛段产生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赛后成绩单也反映出,除排前面20多名次的之外,大多数选手通过这段时间都超过组委会预设的3.5小时,只是他们在前半程用时比我少得多。至于说临时增加半小时,为何没能够及时通知到站点上,这个事后去纠结或者就此去投诉,也意义不大啦。说到底,还是自身能力水平问题导致的!</p> <p class="ql-block">洗完热水澡,简单收拾后,再去翻看刷新选手们的数据,人也逐渐平复心情,回归到理性。于我而言,执意要来四姑娘山,参加越野赛是很大部分的原因,但却不是唯一的!</p> <p class="ql-block">原始的赛道、纯净和稀薄的空气、不同海拨高度呈现出来的不同自然景观、高海拔赛事多变气候的不确定性和自身对抗高反的适应性等等,这都不是一般旅游所能带来的体验!或许才是吸引我来了还想再来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雪🌨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另外的两个组别也照常出发,选手们依旧奔跑🏃‍♀️拼搏在不同的赛道上。而我则迎着阳光,独自漫步在长坪沟周边。</p> <p class="ql-block">回想起整个攀爬的过程、瑰丽惊艳的风景和登顶成功的成就感,我似乎能够稍微明白了一点,人生就是个不断挑战的过程,不断去超越,每一份经历都是成长的勋章🎖,<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有完赛的也不应存在遗憾。雪山,来过,见过,都是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比起第一次来,这些年自己也成长了不少,比赛经验更成熟,身体也没那么累,也更加从容地去欣赏一路美景,而不是一味低头赶路。四姑娘山,不愧是让我爱上户外运动,爱上越野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前后时隔七年,三次不同经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条不同赛事线路,三次</span>与不同跑友一起,分别领略了四姑娘山不同年份、不同气候的不同景致。可以说,我已经是达成了最初的心愿和梦想啦😁</p> <p class="ql-block">在成都地铁和机场上,看到一拔拔参赛的选手,他们从全国各地匆匆而来,又匆匆回全国各地去。四姑娘山,终归只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站。 </p> <p class="ql-block">后记:匆匆写完停笔,离2025新年也就十天时间啦,以此来结束繁忙而又充满“神奇”的2024!一年又一年,四姑娘山风雪依旧,再见又不知会是何时,但正如片头歌曲说的,“因为我来过,泪与笑都是获得……泪比汗早些滑落,没去想为什么……你懂得我是由我自己雕刻”,未来总会值得去期待😁</p><p class="ql-block">(环四姑娘山越野赛ZYZH50组别,参赛号码是1313,我与它的一生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