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变迁中坚守与迷失——读铁舟诗歌《进城的人》(文/艾立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城的人》以冷峻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城市化浪潮下个体命运被改写的实质,蕴含着对时代变迁、身份转换以及人性挣扎的深沉喟叹。</p><p class="ql-block"> 诗的开篇便直陈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变革:房屋被拆,耕地被征,村民被动地转变为居民。这种身份的陡然切换,如同一场猝不及防的风暴,席卷了他们原本以种植为生的宁静生活。“一个以种植为生的人,住在还迁楼里,像只找不着北的苍蝇”,此句生动且精准地描绘出主人公在新环境中的迷茫与无所适从。从熟悉的田园到陌生的高楼大厦,空间的巨大转换使他失去了生活的坐标,如同失去方向感的苍蝇般在新居所里徘徊,往昔与今朝的断裂感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而“楼层越高,水龙头的供水就越小”这一细节描写堪称绝妙。它不仅仅是对还迁楼生活设施状况的写实,更隐喻着在城市化进程中,村民们原本丰沛的生活源泉逐渐干涸,他们在新环境里所获取的资源和内心的安全感都在递减。这是一种物质与精神层面双重的“失水”困境,深刻地反映出他们在城市生活适应过程中的艰难与挣扎。</p><p class="ql-block"> 诗的高潮部分聚焦于主人公把发芽的蒜瓣种进塑料瓶的行为。那颗蒜瓣,成为了他最后的“念想”与“体面”的象征。在被城市化强力重塑的生活里,他试图通过种植这一微小却充满生命力的举动,抓住往昔农耕岁月的一丝痕迹,种植下的不仅仅是一颗蒜瓣,更是自己被彻底改写的余生。这是一种无声的抗争,是在命运巨轮碾压下对自我身份和过往生活的坚守,尽管这种坚守显得如此渺小与脆弱,却又饱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悲怆。</p><p class="ql-block"> 《进城的人》以小见大,通过个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遭遇,映射出整个时代背景下群体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生活方式的颠覆以及在困境中对尊严和自我价值的执着追寻。全诗语言质朴而富有张力,意象选取精当且表意深远,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城市化浪潮背后那些被忽视的个体命运的起伏与心灵的震颤,引发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文关怀的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 《进城的人》</p><p class="ql-block"> 铁 舟</p><p class="ql-block">房屋被拆,耕地被征</p><p class="ql-block">村民变成了</p><p class="ql-block">居民</p><p class="ql-block">一个以种植为生的人</p><p class="ql-block">住在还迁楼里</p><p class="ql-block">像只找不着北的</p><p class="ql-block">苍蝇</p><p class="ql-block">楼层越高</p><p class="ql-block">水龙头的供水</p><p class="ql-block">就越小</p><p class="ql-block">为保住最后的</p><p class="ql-block">一点念想</p><p class="ql-block">与体面</p><p class="ql-block">他把水泥地板上</p><p class="ql-block">一颗偷偷发芽的蒜瓣</p><p class="ql-block">种进了</p><p class="ql-block">还剩几滴清水的</p><p class="ql-block">塑料瓶——</p><p class="ql-block">他种下自己</p><p class="ql-block">被改写的余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笔者与著名诗人 铁 舟(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