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洼的回响(小说)

侯永生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乡村的夜晚很寂静,静得似乎地上掉根针都能听到声音。村里的小土路本来就是高低不平,再被夜色一蒙,更加显得崎岖难走。郑璞玉用手电筒照着前行的路,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人也打着手电迎面走来,一边走一边还哼着小曲儿。从声音判断,应该是何婉萍。看到夜幕下的何婉萍,郑璞玉突然想到了他们在小学时,晚上“抓特务”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1964年,郑璞玉的父母从南方调回冀省后,他们就搬家了。新家是省交通厅的宿舍。那会儿,房子和家具都是单位分配,不要钱。当然,这也要看单位好坏。如果单位不好,挣的钱只能勉强发工资,肯定不会给职工盖房子。搬家之后,郑璞玉离学校就远了。东方路小学条件比较好,离家远的学生可以住宿。为了能够更好地读书,郑璞玉他父母就给他办了住校手续。郑璞玉记得,每月的食宿费是十五块钱。别看这十五块钱,当时好多家庭都拿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住校以后郑璞玉才知道,有一件事是走读生享受不到的,就是夜令营活动。所谓的“夜令营”就是在晚饭以后,老师不定期组织住校生到郊外去游玩,游玩的活动有篝火晚会,有“捉特务”,还有“急行军”。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是篝火晚会,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非常开心。“捉特务”的游戏也很好玩,几个同学装“特务”,先藏起来,大家再去找。当然,他们藏在哪老师是知道的。一般以半小时为限,半小时过后找不到老师就让他们出来。</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老师指定郑璞玉装“特务”。老师领他去远处藏身。郑璞玉看到一个废弃的砖窑,对老师说,我藏在那儿吧。老师说,那地方你敢去?郑璞玉说敢。老师带他进去后用手电筒照着看了看,感觉没什么危险,就让他藏在那了。老师走后,郑璞玉一个人也感到有些害怕,就拿出自己那个小手电在破砖窑里照了起来。这个小手电是他住校以后特意管母亲要了五毛钱买的。手电筒不大,装两节二号电池,装在库兜里就行,用起来挺方便。</p><p class="ql-block"> 忽然,郑璞玉看到砖窑的一处有些异样,别的地方都被烧结得死死的,这块儿却塞进去了几块砖头。他用手摸了摸,砖头是活的,可以抠出来。郑璞玉产生了好奇,于是壮着胆儿把那几块砖头拿掉,露出了一个黑洞。他用手电往里照了下,看到了一个类似黑箱子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看到那个黑箱子,郑璞玉这下可害怕了,他刚想跑出去报信儿,外面传来了几个女孩子的说话声。他听了听,有何婉萍的声音。这会儿听到何婉萍说,郑璞玉是不是藏在前面那个破砖窑里了?另一个女孩子说,不会吧,那地方谁敢去?听到这儿,郑璞玉从砖窑里走出来,低声叫,何婉萍,我是郑璞玉!何婉萍吓了一跳,说,你真藏在了这个破砖窑里了?郑璞玉紧接着说,走,咱们去找老师。</p><p class="ql-block"> 郑璞玉带着老师走进了那个破砖窑,老师看后说,咱们不要动,让警察来处理。警察来后,确认那个黑箱子里面装的是一个电台。这个“破砖窑电台案”,后让公安部门侦破。原来,这是一个隐藏的国民党特务暗藏的电台。这个特务长期潜伏在破砖窑附近的“荣军医院”里,身份只是一个锅炉工,而且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正因此,他的身份很难被识破。要不是这次郑璞玉发现了敌台,引起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家伙还不定隐藏多久呢。因为协助公安部门破案有功,东方路小学受到市里的表扬,郑璞玉也受到了学校的表扬。</p><p class="ql-block"> 郑璞玉,是你吗?何婉萍问。郑璞玉回道,是我。老远就听你哼小曲儿,是不是在给自己壮胆儿呢?何婉萍呵呵笑起来,说道,就算是吧。正好,咱们一块儿去大队部。郑璞玉用手电照了照前面,走吧。</p><p class="ql-block"> 大队书记董贯英、副书记兼大队长王运河,还有带队干部闫浩宇正在大队部等着郑璞玉他们。见到两人,董贯英笑着说,来,坐吧。郑璞玉他们坐下后,董贯英又说,今天请你们来,主要是商量春节后联欢会的事儿。闫科长,你先说说吧。</p><p class="ql-block"> 闫浩宇拿起桌子上的白瓷杯子,先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叶,小斟了一口,然后才说,小郑,小何,这次联欢会既是一次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会,也是同学们的一次才艺展示,咱们在思想上必须要重视。郑璞玉跟何婉萍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领导的意图。闫浩宇接着说,联欢会要搞好,首先要把参加联欢会的演员选好。你们俩都是文艺积极分子,对同学们也都了解。我们研究,就由你们两人负责组织吧。</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儿,郑璞玉说,闫科长,我觉得光我们两人不行,还要加上乔文怡,她原来是我们年级团支部的文艺委员。另外,吴家营的张鲲和孙妍也要参加。这会儿王运河说,咱们大队的社员董三江、董玟慧也要参加。董贯英对闫浩宇说,闫科长是总指挥,也是演员。闫浩宇笑着说,董书记放心,我一定会表演节目的。</p><p class="ql-block"> 从大队部出来后,闫浩宇说,走,你们去我那坐会儿。郑璞玉正想说不去了,闫浩宇已经拉着他的手朝公社走去。何婉萍见了,也不好意思说不去,也跟上了。</p><p class="ql-block"> 闫浩宇在公社大院的后排住,他的邻居就是公社书记杨文忠。这是郑璞玉第一次走进公社大院。他以为,夜晚的公社大院肯定是很安静的,是没有人办公的。没想到,公社大院里灯火通明,几乎每间屋子里都亮着灯。何婉萍问,闫科长,公社的人晚上也办公吗?闫浩宇说,也不是办公,都是在学习,写批判稿。郑璞玉感到了好奇,写什么批判稿?闫浩宇道,这不是在批林批孔吗,白天没时间,只能晚上写。</p><p class="ql-block"> 他们正说着话,迎面碰到了公社书记杨文忠。闫浩宇问,杨书记晚上还在忙呢?杨文忠见是闫浩宇,说道,闫科长,我正要找你呢。杨文忠把闫浩宇拉到一边,悄声说,公社要办一个小酒厂,需要招十几个工人。我考虑,他们插队的知青都是高中毕业,比一般的社员有文化,想在他们中间招两个到酒厂当工人,你看怎么样?闫浩宇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儿,我赞成你的想法。杨文忠拍了拍闫浩宇的肩膀,就这么定了,你给选人吧。</p><p class="ql-block"> 进了闫浩宇的宿舍,他对郑璞玉跟何婉萍说,刚才杨书记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咱们公社要办一个小酒厂,正在招工。怎么样,你们想去酒厂当工人吗?听了闫浩宇的话,两个小青年都愣了,因为他们刚才确实没听清杨书记说的什么。沉默了一会儿,何婉萍说,闫科长,我觉得吧,我们刚到农村就去酒厂当工人,和毛主席说的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大相符。再说,我姑姑在这儿当校长呢,我姑夫他哥又是大队的书记,我要去了酒厂,别人会怎么想?郑璞玉也说,我觉得婉萍说得有道理。闫科长,可否这样,在插队知青中采用考试的办法公开选聘,谁的分数高谁去,这样比较公平合理。</p><p class="ql-block"> 听了何婉萍跟郑璞玉的话,闫浩宇感到,这两个小青年有襟怀,有头脑,不简单。他高兴地说,好,两位说得很好,提出的办法也很好,就照小郑说的,咱们公开选聘。这样,明天晚上全体知青还到大队部集合,我宣布酒厂招工的事儿。过几天就进行考试。</p><p class="ql-block"> 当知青们听说要选招酒厂的工人后,都很高兴,纷纷说,这个办法好,公开透明,就是考不上咱也服气。郑璞玉私下对魏晨阳说,这次,我看乔倩很有希望。你的数理化都不错,努把劲儿,争取考上,跟乔倩一起去酒厂。魏晨阳笑了,你老兄又拿我开心呢,咱就没那个想法。郑璞玉说,得了吧,心里想的还不敢承认。小心让别人“铜雀春深锁二乔”!郑璞玉说的“二乔”是指他们班的同学乔倩和乔文怡,不是三国演义里的大乔和小乔。</p><p class="ql-block"> 闫浩宇回到保府市的家后,把自己留存的老高三的数理化课本找了出来,从里面各找了五道题作为考试题。他又到单位的打印室,管打字员要了张蜡纸,自己开始在蜡纸上刻考试题。文革初期,他们那些群众组织都是自己刻印传单和小字报。他记得,有一次,不知从哪传来消息,说是据科学家研究,毛主席能够活到一百五十岁。于是他们刻印了传单:特大喜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可以活到一百五十岁,这是中国人民的福气!还有一次,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他们听到广播后就开始刻印了大批传单,当天夜里就到街上进行散发。因此,刻印几道题对闫浩宇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p><p class="ql-block"> 单位的打字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叫袁树兰,已经在保府市文化局干了不少年了。她见到闫浩宇自己在蜡纸上刻的数理化题,好奇地问,闫科长,你刻这些作业题干什么?闫浩宇神秘地一笑,暂时保密。打字员说,我给你印吧。闫浩宇摆了摆手,谢谢大姐,我看你忙,我自己印就行了。他在油印机上固定好蜡纸,又拿起轮毂,很熟练地印了二十多张试卷。印完后,闫浩宇又把印的不清楚的卷子都敛了起来,只有一张印坏的让他揉成团扔进了废纸篓。</p><p class="ql-block"> 等闫浩宇走了,袁树兰把废纸篓那个纸团捡起来,打开一看,只见那张废纸的顶端刻着:北洼公社酒厂招工试题。她把那张废纸展平,看到卷子上刻印了十五道题,其中有七道题还可以辨认清楚。袁树兰如获至宝,马上把那张试卷装进了自己的裤兜里。</p><p class="ql-block"> 就在第二天下午,有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骑自行车到了北洼村,打听到十一生产队,进了一户住有插队知青的农家院。</p><p class="ql-block"> 经过考试,原来的化学课代表,下乡后分到七队的女知青乔倩,还有分到十一队的男知青武洛川,分别获得一二名。</p><p class="ql-block"> 闫浩宇对知青们宣布了考试结果,说道,按照先前提出的规定,乔倩和武洛川获得了到公社酒厂当工人的资格。大家还有什么意见?知青们都说没意见。魏晨阳还说,凭考试分数选择的,我们心里服气。闫浩宇接着说,好,那就这样定了。不过,有一点,公社的杨书记让我对大家说清,他们二人虽然到公社酒厂当工人,但仍然是知青身份,不同的是,他们挣工资,其他人挣工分。明白吧?武洛川问,闫科长,您说的还是知青身份是什么意思?闫浩宇笑了,说白了吧,你们的身份还是知青,户口还在北洼村,就是在酒厂做工,不再种地。明白了吧?武洛川“哦”了一下,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这会儿,分在一队的马桂芝说,你们就知足吧,不用下地,还挣工资,多好的事儿呀!</p><p class="ql-block"> 散了会,郑璞玉找到魏晨阳,有些纳闷地说,晨阳,按说武洛川的学习并不怎么好,他怎么就比你考的分数还高?魏晨阳说道,我也感觉奇怪,在学校时他的成绩也就是中下等,怎么突然就超过我了?也许闫科长出的这些题正适合人家吧。郑璞玉摇了摇头,好像不大对。他们正说着,武洛川从后面赶上来,热情地说,两位老兄,去我们那儿呆会儿,我请客。郑璞玉说,不去了。武洛川拉着他和魏晨阳,走吧,还有何婉萍和乔倩他们,能去的都去,大家一起坐坐。</p><p class="ql-block"> 原来,那个袁树兰就是武洛川的母亲。她在保府市文化局只是一个打字员,并不知道闫浩宇是知青的带队干部。闫浩宇也不知道袁树兰是武洛川的母亲,所以对她也没有过多地防范,这就让她得了个大便宜。袁树兰捡到那张废卷后,立刻就同她丈夫骑自行车到了北洼村。十一队在村子的西头,比较偏僻,没有几个人见到他们。</p><p class="ql-block"> 见到儿子武洛川后,袁树兰说,你看看,这个试卷有用吗?。武洛川一看,激动地说,太有用了!公社酒厂要在我们知青中招选两个工人,带队的闫科长提出考试决定,择优录用。您二老从哪得到的卷子?袁树兰说,这个你就别管了。武洛川的父亲说,你先提前做做那几道题,然后把卷子销毁,明白吗?武洛川点了点头,说,明白。正是提前拿到了试卷,武洛川才考出了第二名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