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传》:远路去中国

云海观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记录华夏文明史的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一位欧洲传教士的生卒年月被赫然铭刻在案。他的意大利同乡马可波罗,都没有获得这份殊荣。今天,他卓越的贡献似乎被人淡忘。他创造出汉语“地球”一词,绘制中国第一份世界地图,让中国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他主持翻译24部欧洲科学文献,开创西学东传之始。他有个很中国的名字:利玛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彰显中华民族进入新世纪宏伟抱负的世纪坛建成十年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举世瞩目。利玛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被学术界重新审视。在2010年前后,两部利玛窦传记问世。一部是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华裔历史系教授夏伯嘉的《紫禁城内的耶稣士》,另一部是意大利记者方塔娜撰写的《利玛窦传》。方塔娜的作品用意大利语写成,目前有三种语言译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1983年汉学家史景迁出品《利玛窦的记忆宫殿》之后,海外学界掀起的第二次“利玛窦热”。乘着这股热潮,陕西出版社再版了史景迁作品的中文版,反响热烈,两次印刷仍供不应求。人们试图在寻找中国拥抱世界的源头,好奇地打量这位向中国介绍世界的外国领路人,思索中西文化交流之后中华大地翻天覆地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很多人眼中,利玛窦已经不是外人。他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时钟,被旧中国钟表行业奉为祖师爷,获得“利公”尊号。他精通汉语,把天文、地理、数学等近代科学介绍到中国,发明出“几何”、“赤道”、“测量”等100多个基本汉语词汇。这些对接中西文化的原始单位被熟视无睹,似乎验证了一种逻辑:只有利玛窦融入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才能变成世界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刻有利玛窦生平的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不同凡响的出身</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52年10月6日,利玛窦出生在意大利罗马教区的小镇马切拉诺。这时正值大航海时代的蓬勃期。他的意大利同乡马可波罗,用一部来历不明的游记刺激出地理大发现,此时已经去世200多年。对利玛窦一生影响重大的另一位人物--中国大明王朝的万历皇帝,要再过整整二十年才出生。利玛窦的意大利名字叫马泰奥 里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里奇家族是马切拉诺的老牌贵族。到他父亲乔万尼这代,以经营药店为生,家境颇为富有。在古代罗马,房屋距离市民广场的距离越近,家族门第越高。里奇旧居坐落在马切拉诺市民广场旁边,显示出家族在当地的显赫历史地位。马泰奥是家中9男4女13个孩子中的老大,乔万尼对他寄予厚望。马泰奥4岁时,家中聘请家教为他启蒙,6岁时就进入当地的耶稣会学校就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当时的意大利,除了送孩子进教会学校,没有其他选择。但乔万尼不愿马泰奥入教,一心培养他作律师。马泰奥16岁时,乔万尼送他进罗马学院攻读法律。19岁生日即将来到的前几天,马泰奥申请加入耶稣会。听到消息的乔万尼心急如焚,连夜启程奔向罗马,试图劝阻马泰奥回心转意。在去罗马的路上,乔万尼病倒,不得不打道回府养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万尼认为这是天意,放弃了劝阻马泰奥的想法。乔万尼没想到,他有生之年再没有见到大儿子。马泰奥跟随知名数学家克拉维斯学习天文、地理和应用数学。这些大航海时代最需要的新生学科,在教会学校被称为“天算”。除攻读拉丁、希腊两大古典工具语言外,他还精通了当时两大航海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语言。1576年,学校的一位来访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葡萄牙传教士代表当时的天主教印度教区,来到罗马学院募资招人。他开课介绍了50年前达伽马经好望角抵达印度次大陆西部后,葡萄牙传教士以果阿为基地向远东地区传教的情况。这位葡萄牙人用拉丁语震撼了马泰奥的灵魂深处:传播福音是拯救原罪的最佳方式。为传教走的越远,赎罪的力度越大。他开始阅读沙勿略牧师寄回到罗马的札记,暗下远路去东方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77年,马泰奥被选拔为赴远东传教八名修士之一。为了显示决心,他放弃了教皇恩准每位赴海外修士的返乡告别假期,留在学校为庄严的使命做精心准备。这时,马泰奥24岁。他已经快九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生身父母,以后也再没见到。这种东方人难以理解的绝情,正是献身信仰的真正含义。这年七月,马泰奥一行人经陆路穿过西班牙,来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里斯本,马泰奥恶补神学课程,为成为正式会士积累学分。令他难忘的是,年轻有为的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多次接见修士团,为他们加油鼓劲。马泰奥成了狂热的塞巴斯蒂安粉丝之一,这位受人爱戴的国王是位虔诚的教徒,一边在陆地上东征西讨,一边支持航海探险,开拓海外殖民地。马泰奥日后为自己取中文名字时,选用由王和马组成的“玛”字,以纪念这位国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578年3月23晚,风清月朗。马泰奥等十四位修士,分别登上三艘一种叫克雷拉的超级大船,启程向印度航行。马泰奥乘坐第一艘“圣路易斯”号,历尽艰难险阻,经过半年航行,于当年9月13日抵达印度果阿。与马泰奥同船共1140名乘客,500多人在途中病死。抵达果阿后不久,马泰奥因不服热带水土,一病不起,险些丧命。他致信母校和双亲,表达思念和悔恨之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香港大学校园内的男生宿舍“利玛窦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汉语名字的寓意</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抵达果阿一年,马泰奥神学课够分,获得神父资格。正式担任教职的马泰奥,教授一年级新生学习希腊语。除去教课外,马泰奥专注学习制造钟表和天文仪器。耶稣会注重以科技交流带动福音传播,对神职人员的科技培训十分严格。马泰奥在果阿继续学习深造的三年时间内,与他同船到达印度的一位罗马学院学长,被派到澳门学习中文。这位学长的汉语名字叫罗明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82年,负责非洲和亚洲传教事业的印度教省总会长范利安,派遣马泰奥赴澳门担任罗明坚的助手。马泰奥被派到澳门的背景,是日本教区成效显著,五十名会士常驻,施洗信徒十五万人。相比之下,负责中国教区的澳门仅有五名常驻会士,发展信徒几十人。在澳门的五名会士中,仅意大利人罗明坚一人在工作,其他四位葡萄牙人承担太多社会工作,无暇顾及“正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82年4月,马泰奥从果阿启程,经葡萄牙控制的马六甲,于当年8月7日抵达澳门。马泰奥在马六甲再染重病,同船的会士以为他必死无疑。就在他们着手为他准备后事时,马泰奥意外康复。他抵达澳门三个月后,罗明坚参加广州交易会后返回澳门。他安排马泰奥留在澳门学习汉语,自己带上礼物返回广东肇庆,商谈在那里建立居住地事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率先在历史上掀起航海探险的葡萄牙,是近代史上首个在海上与中国交锋的欧洲国家。1517年,葡萄牙船队从马六甲出发,进入广州水域,遭到驱逐。1552年,葡萄牙水手贿赂广东海上巡视官员,借口晾晒货物,在澳门海滩登陆。五年后,葡萄牙海员在澳门海滩附近建筑房屋,形成非法侵占的事实。马泰奥抵达时,澳门人口1000人,主要成份是从事中日贸易的海员及其随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由于倭寇犯明及戚继光抗倭,中日两国处于敌对状态。葡萄牙水手驾船往来两国之间,将日本白银运到广州,再将中国丝绸贩卖到日本,大发其财。根据葡萄牙国王与罗马天主教皇的协议,每船1600担中国丝绸货物中,澳门耶稣会无偿享有60担固定利润。教会使用这笔收入,在中国、日本进行宗教事业的“市场开发”。正是这笔款项的支撑,才有了西学东传的利玛窦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语言天赋极高的马泰奥,学习汉语很快入门。不出一年,他就为自己起了汉语名字。他将姓氏里奇用汉字“利”代替,发音相近。“利”字是代表庄稼的“禾”与代表收割的“刀”组成,具有“收获”的意思,寄望事业丰收。“玛”是由“王”字与“马”组成,代表“国王与我“,纪念刚刚战死的塞巴斯蒂安国王。“窦“则取自《三字经》中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杨“,期待授教事业能像窦燕山教育孩子一样,硕果累累。也许是历史的安排,肩负圣职的利玛窦,刚到中国就为自己找到了教育家的定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明坚在肇庆与两广总督陈瑞的居住谈判进展顺利。在收到价值相当于一船丝绸货物利润的礼物后,陈瑞批准罗明坚在肇庆住下来。不到三个月,陈瑞因受朝廷清算张居正的牵连遭到罢免,罗明坚也被赶回澳门。官员大换班后不久,香山县知县派人到澳门向罗明坚索取陈瑞批准其在肇庆居住的文件。罗明坚拒不交出有关文件,并带领利玛窦一起来到香山县和肇庆府上访投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通汉语的罗明坚,一直以印度僧人的面目在广东活动,并以“天竺僧“的名号撰写一本宣传手册《天主实录》。与罗明坚接触过或读过宣传手册的国人,都以为他代表的是一个佛教的新流派。新任广东知府王泮是虔诚的佛教徒,以为罗、利二人是天竺国来的两位高僧,为能接待佛祖故土的使者感到荣幸。他安排二人在西江边的天宁寺住下来,并很快批准地块让他们建教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澳门市中心的利玛窦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肇庆七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利玛窦陪同罗明坚抵达肇庆后,他们的赞助国葡萄牙发生巨变。未婚的塞巴斯蒂安国王在北非前线战死,因无子嗣,葡萄牙王位由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继承,葡国在全球的殖民地被西班牙王室接管。新任菲律宾总督派遣耶稣会神父桑切斯和王室代表罗曼抵达澳门,担任菲利普二世的福音特使。当他们发现无法进入中国时,致信在肇庆的罗明坚、利玛窦,请求协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利二人在肇庆脚跟未稳,无法帮助国王的特使。在澳门驻扎半年后,两位特使悻悻返回,于1587年抵达西班牙。在向国王汇报时,代表皇家海军的罗曼主张通过神父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而身为神父的桑切斯却认为和平传教已无可能,建议向中国派遣舰队武力征服。1588年春天,菲利普二世责成专门委员会讨论派遣无敌舰队征服中国具体事宜。没等讨论出结果,无敌舰队在北海战役中惨败给英国,武力征服中国的计划搁置起来,200多年后由战胜无敌舰队的英国皇家海军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国家间的接触失败,罗、利二人在肇庆却幸运地遇到“贵人”。广东知府王泮结婚30年,一妻二妾始终没有生育。对罗、利二人展示的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的圣象,王泮误以为是天竺国最近下凡的送子观音。他对罗、利二神父关照有加,批准二位神父在他的形象工程崇禧塔旁修建教堂,并亲手为教堂题写额匾“仙花寺”。中国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就这样以佛庙的形式出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在教堂内建起一座时钟,澳门向肇庆增派了印度裔工匠。肤色黝黑的印度工匠与白人神父的出现,惹起肇庆民众的疑虑和不解。罗明坚、利玛窦只会讲官话,而不懂当地语言粤语,缺少沟通滋生出敌意和攻击。“白鬼”、“黑鬼”绑架小孩的谣言四起,以寺庙面目出现的教堂院落,时常遭人投掷石块攻击。起初的这些小打击,丝毫没有动摇罗、利二人的冲天热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明坚出版《天主实录》,王泮为之作序,并出钱印刷散发。罗明坚在书中罗列了修炼这种新“佛法”的好处:不用出家,不用吃素、不用遁入深山,一心研究科学便可得到恩赐。利玛窦则精心绘制了一份世界地图,王泮大感兴趣。他印刷复制,当作礼品送给官场同僚。与此同时,罗、利二人的布道却应者寥寥。抵达肇庆后的前三年,两位神父仅施洗12人,受洗者的身份分别是流浪乞丐、病入膏肓者和被遗弃的婴儿。有文化的皈依者只有一位,他是罗明坚、利玛窦聘用的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来也巧,与两位神父交往后,王泮家中增添一女二子,仿佛真是送子观音显灵。兴奋的王泮百般袒护罗、利二人的传教活动。当地居民联名上诉仙花寺藏纳“非法移民”,王泮仅让教堂把印度工匠遣回澳门,后来的见习人员和巡视神父均未受影响,继续留在肇庆。王泮对仙花寺只拜天主,不建偶像,十分不解。但王泮相信神父们带来好运,也没有闲功夫去深究他们的教义细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王泮的保护并没有持续太久。1587年,丰臣秀吉纠集大军,准备入侵朝鲜半岛,与明王朝对决,其中有1.5万天主教徒组成的作战军团。消息传到华夏朝野,举国上下对外国人的态度发生变化。关于仙花寺的传言越来越多,王泮渐渐疏远罗、利二人。与神父们的例会被取消,仙花寺题字牌匾被收回。当得知利玛窦算出他的故乡绍兴的经纬度时,王泮对他大发雷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仙花寺私炼白银的谣言一直不绝于耳,利玛窦从抵达中国之日起,从未摆脱炼金术士身份的误会。三名受洗者散布炼银谣言被捕入狱后,又编造罗明坚与妇女通奸的谎言,轰动一时。罗明坚虽被证实无罪,但名誉扫地,无法继续工作,被调回罗马。范利安派出麦安东神父前往肇庆协助利玛窦。罗明坚调走后,利玛窦一人苦撑半年,进入在肇庆传教的最后一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肇庆利玛窦仙花寺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韶州五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88年底,王泮升任湖广总督,离开肇庆,利玛窦失去了已不牢固的靠山。新任广东知府刘节斋一到任即提出:外国人不能居住在知府衙门所在地,并出价相当于建造成本十分之一的60两银子,强行收购仙花寺,改建自家府邸。利玛窦拒绝接受赔偿金,带领麦安东等一行六人赶往广州避难。刘节斋见利玛窦拒收赔偿,唯恐惹上银钱纠纷,连夜差人赴广州召回利玛窦等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肇庆,利玛窦面见刘节斋,哭诉恳请,以航海艰辛为由,请求在知府辖内另一城市居住。抛开信仰,两次旅途身染重病的经历,引起利玛窦对航海的恐惧。这或许是他不畏艰辛留在中国的直接原因。利玛窦流利的汉语表达和哀婉有力的陈情,终于打动了刘节斋。他批准利玛窦一行人转往韶州(今韶关市)居住。1589年8月15日,利玛窦结束肇庆七年停留,携随从抵达韶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明坚遭教徒栽赃陷害,强烈刺激了利玛窦,令他对底层民众产生高度不信任感。他改变了罗明坚制定的以佛教面目出现、对底层人士宣教的策略,脱去僧袍,着上儒装,开始在士绅阶层结交朋友。他回绝了“接待单位”南华寺的居住邀请,坚持单独修建教堂。他开宗明义地宣讲圣道,公开划清与佛教、道教的界限,在“适应本土”的传教政策下,制定出“亲儒远道贬佛”的新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韶州期间,利玛窦的汉语水平更上层楼,进入全新境界。他可以担任后来的孟三德、郭居静等神父的汉语老师,辅导他们阅读《四书》、《五经》。他把辅导笔记整理出来,升华为正式译文,首次向欧洲介绍儒家经典。他还聘请一位专业教师,学习汉语写作。这位教师名叫瞿汝夔,是从苏州游历到广东的士大夫。通过瞿汝夔介绍,利玛窦的朋友圈急速扩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玛窦中国之行前期的重要朋友关系,都是瞿汝夔介绍的来自南京的官员。1594年夏天,负责皇家天文观象台的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返乡探亲途径韶州,与利玛窦相见长谈,被利玛窦的天文知识和他制作的天体仪器强烈吸引。次年,锦衣卫出身的南京兵部尚书孙旷,慕名来到韶州拜访利玛窦。孙旷请利玛窦施展法术医治他儿子的“心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孙旷的公子因科举落第患了抑郁症,见到利玛窦之后就好了一多半。利玛窦乘机向孙旷提出带他进京觐见万历皇帝,作为医治孙公子疾病的条件。孙旷满口应允,孙公子的病很快康复,利玛窦留下郭居静看守韶州教堂,跟随孙旷的船队经赣江北上江西,于1595年4月18日抵达南昌。在赣江漂流北上途中,孙旷应诏紧急进京处理朝鲜半岛的中日战争,利玛窦被撇在南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肇庆七年是利玛窦中国事业的初创期,韶州五年则是积蓄期。罗明坚离去后,利玛窦成为中国内地教区话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决定,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遭受臆想不到的苦难。在抵御一次当地人合伙抢劫时,他的脚被打伤,落下微跛残疾。漂流赣江遭遇船难,不会游泳的利玛窦差点被淹死。在韶州期间,他的两位欧洲下属死去,其中一位停尸两年才得以下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日朝鲜半岛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打断利玛窦进京向皇帝和朝廷布道的进程。南昌不是他的目的地,他从那里转道沿长江向南京航行。到南京后,他首先拜访在韶州结识的旧友工部侍郎徐大任。期待得到韶州接待回报的利玛窦,一见面便遭到徐大任的痛斥。徐大任要求他返回澳门,还命令房东驱赶他离开。利玛窦失魂落魄地在长江上漂流12天,只能返回南昌碰碰运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澳门利玛窦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 </b><b>南昌三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利玛窦是否知道,他离开广东向北京进发途中居住过的南昌和南京,在明朝历史上地位特殊。南京是建朝后两代帝王的首都,第三位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的“京”字被保留,周边被划为南直隶省,重点保护南京的祖荫之地。朱棣发兵攻打南京前,与胞弟朱权结为统一战线,并把他的军队收编,承诺日后平分天下。朱棣登基后食言,把朱权分封到南昌做宁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权的后代一直气不过,到他玄孙宁高王朱辰濠时,终于按耐不住,起兵造反,被汀赣巡抚王守仁一举平定。这位王守仁巡抚就是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明代大儒王阳明。王阳明平定辰濠之乱后,主政南昌五年多,把当地的白鹿洞书院打造成新派儒家思想重镇,与宋代朱熹在长沙主持的岳麓书院,遥相呼应,分庭抗礼。利玛窦以“西儒”的身份抵达南昌,恰逢其时,如鱼得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玛窦首先找到南昌的名医、旧相识黄继楼医生,并送上一枚棱光镜作为见面礼。黄医生对利玛窦的学识和礼物都很感兴趣,专门举办饭局,向南昌的上流社会介绍利玛窦。利玛窦因此结识了黄医生的两位重量级病人:朱权的后代、朱辰濠的两个儿子建安王和乐安王。打进皇家社交圈,令利玛窦和他的老板范利安兴奋不已。范利安采购大量礼品运往南昌,为利玛窦进京铺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玛窦并不知道南昌朱权这支皇家余脉与北京结下的梁子,更不知道朱元璋的皇子皇孙的总数已经超过50万人,一个谋反王爷后代对帮他进京布道不仅无能为力,还很可能帮倒忙。他向建安王献上油画《圣子祈祷图》,令建安王大开眼界。他立即接纳利玛窦为永久门客,主管王府祭祀事宜。利玛窦应建安王之约,写出流传后世的名篇《交友论》,在儒士圈内风靡一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利玛窦的《交友论》,不过是把古希腊以来100多句名人交友格言翻译成汉语,但很多观点在当时十分新颖。他写出“友友之友,仇友之仇”的名句,就是现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始版本。他在《交友论》中把朋友之交引申为国家间交往,提出“国可无司库,而不可无友”的新理念,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指出国际交往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交友论》让利玛窦在知识界扬名立腕,站住脚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瞿汝夔有位老师是王阳明的第三代弟子、明代著名教育家章潢,长期担任白鹿洞书院主持,强烈反对儒释道合流,与利玛窦的“亲儒远道贬佛”不谋而合。他钦佩利玛窦的学识,邀请利玛窦在白鹿洞书院开班授课,宣教“西儒学”。利玛窦在讲学中发现中国知识分子严重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却对人类起源、罪与罚等重大问题都有自我认知,很难被说服。他只能寻找共同点,把基督教与儒教的和谐共处作为布道的看点,吸引注意力。他把授课讲义整理出版,在罗明坚遗作基础上写出《天主实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玛窦对中国文化与西方世界接轨的最大贡献,也是在南昌讲学时做出的。为提升讲课效果,他把讲义中的汉字发音用拉丁字母标出,这些拉丁字母与《天主实义》一起刻板印刷,是汉字首次罗马拼音化,为后来西方学习汉语、编撰词典创造了工具。利玛窦博闻强记,在死记硬背决定科举功名的国度,备受崇拜。他应邀写出小册子《西国记法》,传授古希腊的科学记忆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玛窦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名声远扬,宾客盈门。他并不急于让前来拜访他的人皈依,而是继续宣义交友,不断扩大影响,让更高的社会层次接受自己,以实现最终目标:到北京面见万历皇帝。在韶州与利玛窦相谈甚欢的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回广东家乡丁扰三年假期结束,官复原职,邀请利玛窦到南京钦天监协助历法计算。1598年6月25日,利玛窦一行四人乘江船抵达南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意大利记者方塔娜撰写的《利玛窦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从南京到北京</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南昌居住的三年,是利玛窦中国之行的转折点。在南昌之前广东12年,他饱受磨难;之后在南京和北京12年,他迎来渴望已久的收获期。第二次踏进南京,利玛窦受到热情接待。他向南京巡抚赵可怀献上亲手绘制的地图,赵可怀大为惊艳。他很快安排快船,护送利玛窦沿运河北上进京,向万历皇帝献地图。1598年9月8日,利玛窦携助手郭居静,进入梦寐以求的北京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的万历帝已经在位25年,对上朝理政颇感厌倦。他隐居后宫,拒不见人,一切与外界接触都通过太监联系。对于利玛窦的请求,太监索要天文数字的贿赂。万历帝对太监们施酷刑,动辄仗毙。没有天大的好处,太监们谁都不愿为利玛窦的觐见请求去冒风险。利玛窦在北京居住三个月,到处碰壁,心情沮丧。他在年底运河封冻前离京南下,抵达苏州投奔亦师亦友的瞿汝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苏州,利玛窦大病一场,在中国之行中第四次濒临死亡边缘。在瞿汝夔家族的悉心照料下,利玛窦渐渐康复。这时,传来丰臣秀吉的死讯,明王朝的外部危机暂时解除,朝野气氛趋向宽松。利玛窦将郭居静派回澳门,筹集觐见皇帝打通关节需要的巨款。他只身返回南京,在官、学两界活动,为重返觐见之路做准备。他在南京居住16个月,为中国打开近代天文科学的大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王忠铭主管的钦天监,利玛窦看到观象仪器和历法计算都停留在元代郭守敬时期,200多年毫无进步。中国早在公元前就记录了哈雷在1500年后才观测到的彗星,但2000多年来一直没有对星象学和天文学加以区分。在大航海需求刺激下,欧洲近代天文学迅猛发展,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利玛窦在罗马学院的老师克拉维斯。在老师最新著基础上,利玛窦写出天文著作《乾坤体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玛窦在《乾坤体义》中指出明朝历法错误频出的根本原因。中国历法围绕北斗星计算星系运行速度,欧洲则按照地球和太阳的运行轨迹计算历法。利玛窦在南昌期间三次准确地预测日蚀和月蚀,这令他的著作一出马上受到追捧。此外,他还出版《四元行论》,将生活中的基本物质归纳为水、气、土、火,反驳中国传统的“五行论”。他与佛教禅宗洪恩法师辩论,大获全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显赫的学术成绩,为利玛窦打通官场关系铺平了道路。他在南京会见了万历皇帝的太监总管冯保,拿到应付小太监们纠缠的法宝。他与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代魏王多次会晤,获得更多混迹达官贵人圈的资本。在南京期间,利玛窦还结识了处于流亡中的著名哲学家李贽,为日后在北京知识界立足打下基础。当庞迪我神父携带为万历皇帝特制的自鸣钟抵达南京后,利玛窦再次启程北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01年1月24日,利玛窦一行四人第二次进入北京城。这天正好是农历除夕,48岁的利玛窦进入了中国人的本命年。利玛窦等人被安排住进专门为周边番邦进贡人员设立的招待所“西夷馆”,将自鸣钟、三维油画、万国地图等“宝物”送进宫中后,便耐心等待皇帝的召见。万历喜爱圣母圣子油画图,送给生母李太后。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徒,在民间影响颇大,被信徒们奉为九莲菩萨。这位九莲菩萨李太后,把利玛窦赠送的油画当作西洋菩萨,在皇宫中供奉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个月后,利玛窦终于应召进宫。令他失望的是,这不是单独召见,只是对进贡者特批的一次“皇宫一日游”。利玛窦与众多进贡使节跪倒在大殿前,他们磕头行礼的不是皇帝本人,而是他坐过的冰冷的龙椅。万历照旧没有露面。利玛窦历尽千辛万苦,只得到一次走进中国皇宫游览的殊荣。为了再次进入皇宫,利玛窦在北京继续等待了十年,直到死神先于皇帝降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利玛窦创建的北京南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最后的岁月</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丰臣秀吉去世后不久,德川幕府掌控了日本,实施锁国政策,大肆迫害天主教徒。眼见日本的行情逆转,范利安致信利玛窦,称“中国即是未来”。他向北京调配人力物力,支持利玛窦加大皈依万历皇帝的工作力度。但是,利玛窦在北京的日子突然难过起来。朝廷鼓励福建游民涌向菲律宾淘银,被西班牙当局误以为图谋政变,杀害了近二万华人。澳门居民闻讯,蜂拥逃离回内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澳门华人大逃离的消息传到北京时,范利安增派到北京的传教人员达到十多人。宫中太监掌管的西夷馆,以人多无法容纳为由,将利玛窦一行人赶出门外。离开西夷馆便不再具有进贡使者的身份,利玛窦为获得居住许可到处游走。就在这时,万历皇帝身边的太监传出消息:皇帝恩准利玛窦等人留在北京居住一段时间。原来,万历十分喜爱的自鸣钟经常停摆,需要神父们维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久,范利安从澳门发到北京的一架钢琴又被送进宫中。万历对悦耳的琴声百听不厌,利玛窦手下的庞迪我神父,定期应招到宫中教太监弹奏新曲,以便皇帝内宫娱乐使用。在南京和山东两次与利玛窦相见的李贽,为利玛窦打开京城的上层关系帮助甚大。经李贽介绍,利玛窦结识了负责水务的官员李之藻。李之藻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同文算旨》,历史上首次介绍欧洲笔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04年,利玛窦团队的住处搬来一位名叫徐光启的新邻居。徐光启是上海人,经过15年四进考场,终于在结识利玛窦这年通过殿试,被授予大学士头衔。徐光启在漫长的科举路上饱受挫折,曾到广东以教书为生,并在韶州郭居静神父那里初次听到教义。他对西方哲学中归纳推理的概率性结论感到新颖和可信,同时认同欧洲神父倡导的“学以致用”的治学态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03年准备再次进京赶考时,徐光启在睡梦中顿悟,赶到南京求见名声远扬的利玛窦。此时,利玛窦已经离开南京。在北京获得功名后与利玛窦为邻,仿佛天作之合。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一起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到1609年徐光启皈依时,他们合作翻译出六卷《几何原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光启、李之藻受洗,是明末儒教与西教融合,新派知识分子接受外来文化的典范。皈依西教后,他们突破了“服务国家即是效忠朝廷”的思想束缚,在朝廷之外,他们提倡服务社区、造福人类。接受利玛窦施洗的,还有皇室御医的儿子、皇后的妹夫、吏部尚书的外甥、锦衣卫的将军等高层人士。社会精英开始接受西方宗教和文明,利玛窦写在名字中的收获期“利”字,终于到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玛窦施洗万历皇帝的使命,始终未能完成。这位神秘的皇帝恩准利玛窦等一行人在北京居住,还特批一笔俸禄补贴他们的生活,但他从未亲自召见过他们。对他而言,利玛窦就是不断进贡宝物的使节。一天,趁他心血来潮,太监们把那幅日后广为流传的利玛窦画像举给他看。皇帝端详了片刻,若有所思地说:“他就是个回回吧。”这是利玛窦在中国获得的最后一个误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08年,利玛窦在北京南城购买、设计的建有40间住宅的大院落成,这就是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南堂的雏形。利玛窦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两年时光。1610年是科举考试和官员朝觐重合年份,利玛窦宾客盈门。他每天接待20多批客人,终于在5月9日被累得病倒。他发起高烧,卧床呓语两天便撒手西去,离开了使命未达的中国。万历皇帝降旨,破例批准利玛窦灵柩葬在北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之藻捐出15两银子,为利玛窦操办了隆重的葬礼。利玛窦创建的北京罗马学会40多名会员,悉数到场扶棺,将利玛窦遗体安葬在北京西郊腾公栅栏苑的墓地内。此后的三个世纪内,他的继任者们陆续长眠在他的身旁。今天,这个被称为“利玛窦和西方传教士墓地”的保护文物,坐落在北京市委党校院内。利玛窦静静地躺在这里,默默见证着他未竟的事业和华夏大地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位于北京西郊的利玛窦墓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