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北部,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与吴江黎里、常熟古里及浙江湖州的织里古镇共称“江南四里”。</p><p class="ql-block"> 同里历史悠久,最远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原名“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到了宋代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并沿用至今。同里自先秦已成集市,隶属会稽郡吴县,汉唐日呈繁华,正式建镇于南宋绍兴年间,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一座保存完好的“小桥流水旁,深巷幽弄中”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p><p class="ql-block"> 同里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白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小镇上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园林、宅邸和寺庙,如退思园、嘉荫堂、崇本堂等,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水城”。</p> <p class="ql-block"> 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古镇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8年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p> <p class="ql-block"> 同里,因水成街,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孕育出“一水东西去窈窕,风家杨柳木芙蓉”的美景,因而在江南古镇中赢得“东方威尼斯”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岸上的白墙小瓦民居,影子沉在门前的河水中,吹一阵风,湿亮的静影就散墨般淡尽。这样的地方,可游,更可居。↓</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个驳岸、一条条水巷、一座座拱桥、一级级石阶、一艘艘小船,构成了水乡古镇同里独有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 深巷幽弄,是同里的一大特色。正所谓“小桥流水旁,深巷幽弄中”。↓</p> <p class="ql-block"> 北人善骑射,南人会撑船。在江南水乡,船就是人们出门最便捷的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 在同里船只不仅是交通工具,同时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活动。游客们可以乘坐摇橹船,享受晃晃悠悠的闲适与自在,体验水乡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河道里,摇船的船娘在船桨欵乃声的和伴下,唱着江南小调,偶尔跑调,引来的是一阵善意的哄笑。↓</p> <p class="ql-block"> 春天,水暖花开,阳光明媚,沿河两岸新绿的柳树分外迷人,是水上游南浔古镇的最好时节。↓</p> <p> 石级边泊着鱼船,船头斜放的竹竿上,默立着黑得发青的鱼鹰,好一派水乡风情。↓</p> <p class="ql-block"> 水乡多的是桥,桥是同里的眼睛。关上窗,听着桥下潺潺的水声,千年的流水从容淡薄地流着,桥与水的完美融合仿佛一切回到了千年之前。↓</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乌金桥:</i>俗称“乌溪桥”,位于同里古镇北埭西端,跨洪字、漆字两圩。乌金桥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历经多次重建和修缮,包括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募重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再次重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募修等。↓</p> <p class="ql-block"> 此桥为拱形单孔,花岗岩、青石构筑,全长13.4米,高2.4米,桥面宽2.15米,桥堍宽3.25米。拱圈使用青石,美观大方、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在临河的石街上慢慢行走,或者乘坐手摇船,慢慢观赏沿河风景,身边蜿蜒的河水安静流淌,耳旁撸声桨声传入耳朵,安详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p> <p class="ql-block"> 古镇巷子里一些店家门口摆放清新漂亮的盆花,还设制一些别具一格的小景致,这些小资情调的酒吧、茶舍、咖啡屋,是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调调。↓</p> <p class="ql-block"> 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街、老字号的店铺,在这里,即便只是在巷子里瞎晃荡,也能感受到浓烈的怀旧气息和淡淡的温馨。↓</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耕乐堂:</i>耕乐堂位于古镇上元街陆家埭,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耕乐堂始建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后几百年间数易其主,迭有兴废,现尚存三进四十一间,有园、有斋、有阁、有榭。跨进门厅,露明三间,庄重朴实,高大宽畅,形为清代后期建筑。</p> <p class="ql-block"> 宅园以池中心,南有鸳鸯厅、燕翼楼及峭壁黄石假山,北部有古松轩、环秀阁与墨香阁,池西为假山,布局紧凑、质朴。</p> <p class="ql-block"> 耕乐堂的厅堂之间有四座门楼,分别书有“耕读传家”、“乐善家风”、“耕乐小筑”和“竹苞松茂”四组砖雕字牌,这些装饰不仅展示了耕乐堂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体现了其“耕读传家”的精神内涵。↓</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嘉荫堂:</i>位于古镇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初年,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贰万两。柳炳南与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是柳亚子先生之叔,柳亚子先生在同里同川自治学社求学时曾居住此地。</p> <p class="ql-block"> 嘉荫堂的主建筑俗称“纱帽厅’,系仿明结构,整座大厅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厅内到处刻着图案,五架梁两侧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风寒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 衍庆楼:衍庆楼位于嘉荫堂之后,是家眷居住和休息的地方。衍庆楼的雕刻同样精彩,尤其是门楼上枋刻有“暗八仙”浅浮雕,下枋一块玉中心刻有“福禄寿”三星的深浮雕。衍庆楼为二层楼,楼上有长廊连接,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衍庆楼门楼上方的三层砖雕,分别雕刻着道家“暗八仙”和“福禄寿”三星的浮雕,中间匾额刻着“厚道传家”四个大字,其雕刻之精细,内容之丰富,令观者无不为之倾倒。↓</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退思园:</i>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年间(1885-1887),是安徽兵备道任兰生被弹劾罢官后,回归故里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园,园名取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因是带罪思过,园子也修得的低头顺眉,作检省内愧的收敛状。大门也不能像位在高官时那样宽阔和气派,而是一座低调的石库门。↓</p> <p class="ql-block"> 荫余堂:荫余堂为退思园的正厅,是当年园主接待高贵客人和操办婚丧喜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畹芗楼:畹芗楼为内宅的主体建筑,是园主和其家眷起居的地方。 是一座两层高的连廊楼,其建筑形式为走马楼形制。院南建有迎宾馆、岁寒居,做主人会客、宴客之处;院北建有坐春望月楼,是供客人居住。院内有旱船和花木小景,院东有月洞门通往花园。↓</p> <p class="ql-block"> 后花园:后花园是退思园的精华所在,花园别有洞天,木石船舫、亭台楼榭、天桥假山皆临水而建,搭配得浑然天成,巧夺天工。水中游动的锦鲤,让整个景色仿佛一幅天然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园以清幽古朴见长,富有山林野趣。池水萦回,古亭翼然,轩榭复廊,古树名木,内外融为一体,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 后花园巧妙地运用太湖石的形态各异、奇特灵动的特点,将古人的园林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园林师傅的巧妙手法,这些看似普通的石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p> <p class="ql-block"> 退思园的花窗与园门是园林园墙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花窗可以接纳松竹石韵、吞吐朝晖夕影,组成形、景、情三层艺术结构,从窗眼窥青山一角,造就“幻美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i><u> 同里古镇依水而缘,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家家临水,户户揖舟,水是古镇百姓生活的依赖,水是古镇的灵魂。“家家门前泊舟航”水橹轻摇,船儿晃动,划破澄静的河面,进入幽谧、宁静、朴素的水巷。抬头望去,拱桥、驳岸、风火墙,疏花、修竹、烟波雨,好一幅水乡风情图,使人晃如尘外。</u></i></p> <p class="ql-block">图片:宋老头</p><p class="ql-block">编辑:宋老头</p><p class="ql-block">文字:宋老头(部分景点介绍摘自网络,谢谢网络作者!)</p> 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