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b><font color="#167efb">前言</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h1><b><font color="#167ef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专门保管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其前身是1925年10月10日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部。从1925年至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已走过近百年历程。</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div><h1><b><font color="#167efb">百年来,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建国后的百废俱兴,从劫波中的动荡维持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再到新世纪的走向辉煌。档案馆新馆,建筑高大、风格古朴,于2021年7月建成开馆。这里是了解中国档案发展史以及探究明清历史大事的首选之地。</font></b></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b><font color="#167efb">发一帖</font><font color="#ed230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参观记》</font><font color="#167efb">,欢迎大家观看。</font></b></h1></div><div><br></div>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大楼(2021年7月建成开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专门保管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其前身是1925年10月10日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部。从1925年至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已走过近百年历程。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品的特点:时间跨度长,最早的形成于明朝初期的1371年,最晚的形成于1943年,时间跨越570多年。内容丰富,文种繁多,形制精美,文字多样。 篆书匾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font></b></h1> 展览:《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 《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以“展藏结合”的形式保藏陈列明清两朝皇家档案装具——金匮、龙柜。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向国内外观众呈现这一独家展品组合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与精湛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典籍档案的保管保护,将其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世鉴。明代之前的档案装具多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今人无缘得见,唯有明清皇家专用档案装具——金匮、龙柜留存至今。<br> 明朝铸造金匮19座,用于盛放实录和宝训。清入关后,将前朝档案移交内阁收藏,金匮仍存。清承明制,继续铸造金匮。皇史宬正殿共存金匮152座,置于石砌高台上。 金匮在古代相当于收藏绝密文献的“保险柜”,每个约长1.35米、宽0.75米、高1.3米,使用楠木或樟木制作,外部包裹鎏金铜皮,可防虫蛀、霉变。根据史料记载的金匮大小来估算用金量,平均每一个金匮需要用到近1公斤的黄金,可见皇家对于这些档案的重视。 《乾隆朝“皇史宬”全图》。 皇史宬:初名神御阁、表章库,位于北京市东华门南池子大街136号,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为中国明清两代的国家档案存放处,现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陈列室。<div><br></div><div>皇史宬分南北两院,由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御碑亭、宬门等建筑组成,总占地面积84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皇家档案库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藏书保护的优良传统和技术成就。1982年,皇史宬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清代<实录>编修情况大事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font></b><font color="#ed2308">》</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明清历史档案展</font></b></h3> 展览:《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 《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基本陈列。整个展览秉持“以档证史、资政育人”理念,以馆藏1030余万件明清历史档案为依据,精选200余件档案珍品设计制作完成。 《前言》: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直接记录,是国家和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 《大明混一图》(疆域全图)。 展厅一隅。 《明永乐帝(朱棣)对西藏的《敕谕》和赐印》。 《大明通行宝钞 与 土地买卖契约》。 《明洪熙帝“御制诗集”》(1425年)。 《福建巡抚关于防御倭寇事题本》(明-天启 1627年)。 《明 锦衣卫选簿》。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紫禁城火灾大事记》。 《明 宣化府镇监关于稽核钱粮事题本》。 《清朝初建》。 《孝庄皇后像》与《清太宗皇太极像》。 《庄妃册文》(清崇德元年 1636年)。 《盛京宝谱》(宝玺的印谱)。 《清乾隆 满文老档》(1736年)。 《满洲兴起》展柜。 《满文木牌——清入关前使用的一种档案文书》(1636年)。 《清乾隆元年 皇榜》。 《清 殿试登科录》等。 《康乾盛世》展柜。 《康熙帝 关于招降郑成功的诏书》(1661年) 。 展厅一隅。 《四库全书》展室。 《清乾隆 1793年英国使团进献的国礼书籍》。 《帝国秋凉》单元。 《积弊丛生》展柜。 《惩治贪腐:和珅》。 《太平天国》展柜。 《鸦片战争》展柜。 <p class="ql-block">《清军进攻独流镇(太平军)战图》。</p> 《甲午之殇》展柜。 《光绪帝批准签署<马关条约>下发朱谕》。 《光绪帝恭贺慈禧太后六十岁寿辰贺表》。 《变法维新》展柜。 《走向共和》展柜。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就职典礼。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1912年1月1日)。</p> 《清帝退位诏书》(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912年2月12日)。 <p class="ql-block">《广运之宝》(刻在每层电梯门上的印谱)</p> <p class="ql-block">《广运之宝》是中国古代皇帝使用的一种玉玺,起源于北汉时期。这个玺印上刻有“广运之宝”四字,代表着希望国家能够拥有广泛的运气和财富。</p><p class="ql-block">清代的“广运之宝”,是乾隆钦定的玺印二十五宝之一,也是二十五宝中最后、最大的一枚。重达10多公斤,其尺寸为高15.6cm,印面19×19cm,采用墨玉材质,并装饰有交龙纽。</p><p class="ql-block">根据《交泰殿宝谱》记载,这个玺印用于“以谨封识”,即谨慎地封印和识别重要文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以上资料,感谢好友“祟声”提供)</p>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一楼大厅》。 《贺信》。 走出展馆大门。 典籍浩瀚,历史延绵! <font color="#167efb">本帖照片拍摄于2024年10月26日。</font> <font color="#167efb">背景音乐:龚爽《源》。</font> <h1></h1><h1><b><font color="#ed2308">感谢大家光临本帖观看点评!</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华夏典籍浩瀚、历史延绵不断!</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