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冒着零星的冬雨,来到重庆沙坪坝大学城里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眼睛一亮,眼前是一堆彩色的不规则几何体,交错叠放,<span style="font-size:18px;">绵延伸展</span>。</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5年</span>落成开放。走近美术馆,看到的是外墙上数不清的硕大的人像、变幻的云彩、黄桷坪的风景、罗中立的画……如梦如幻,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高处俯瞰美术馆,就像几张横七竖八<span style="font-size:18px;">晾晒在地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不,是</span>绵竹木版年画。*</p> <p class="ql-block">与传统的壁画不同,美术馆外墙壁是用无数块彩色的碎瓷砖一块块拼起来的,是“川式”马赛克壁画。所用的瓷砖全部是川美到各个陶瓷厂里去收购的废弃瓷砖,这种环保理念与苏州东吴大学的废瓷外墙如出一辙,据说,每平方米成本仅90元。</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的设计是中意混搭,称之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乡土方言”(</span>The Vernacular)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初始建筑方案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外饰面原想用干挂石材,每平米高达2000多元。由于预算有限,川美采用了用瓷砖马赛克拼贴壁画表面的替代办法。这个方案由师生设计,一个学生带五个工匠上架铺设。建成后的</span>美术馆形体现代,表皮奔放,图案魔幻,<span style="font-size:18px;">极具现代感,风格独特。</span></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的旁边有一座《大卫》青铜雕像,在意大利用原模翻制而成,那模具是1910年翻制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大卫》雕像用的模具,已有108年历史。这尊《大卫》雕像高5.5米,重1.2吨,青铜材质和尺寸都与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的《大卫》雕像一致,头大身子小,川美威武。</p> <p class="ql-block">最高玻璃幕块体的右侧壁画是各种人物造型,人体翻转相叠,几分奥斯陆维格兰公园(Vigelang Park)“人体柱”的样式。</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门前摆放的现代金属雕塑,<span style="font-size:18px;">灵壁石一样的造型,</span>恰如美国国家美术馆前摆放雕塑家大卫. 史密斯雕塑“蛇出来了”的布局,川美人的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走向世界了。</p> <p class="ql-block">陶瓷马赛克的外饰虽具有装饰和艺术作品的功能,但川美还是当作艺术品来处理的,细节也很讲究。</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的群楼围着一个长形院落,南高北低,形成了细长的天井。</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天井里,散落着大小不一的河滩石,竖立着三、四座历经岁月的老石坊,自然苍桑中透着曾经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天井营造的感觉是强烈的对比,现代与自然、蛮荒与文明、亮艳与淳朴在这里碰撞,时间在这里凝固了,很想在这多坐一会。</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看天井,可见石坊间用条石小桥相连,几分宋时晋江“五里桥”的感觉,估计利郎公司下次会在这桥上走秀。</p> <p class="ql-block">玻璃幕墙上折射出对面的壁画,就像黄公望彩色的《千里江山图》。</p> <p class="ql-block">虽是雨雾中,还可看出天井周边碎瓷画的鲜亮。</p> <p class="ql-block">内外都靓,美术馆三楼顶的看台也晃眼。</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壁画是“坦克仓库艺术”所在川美黄桷坪老校区的景色,一辆坦克停在画室中。</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壁画上半截是重庆历史风物,下半截是人物头像。看台中间天井的围墙上是巴山蜀水,砖地上镶嵌着斑斓的彩瓷碎片,就像磁器的窑变。</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可以看到美术馆对面的熙街雨景,湿润清新。</p> <p class="ql-block">一组女子头像,头顶抽象的风景,你会想到雅典卫城厄瑞克忒翁神庙(Erechtheum)的卡里亚提德少女柱(Caryatids)吗?</p> <p class="ql-block">三楼展厅内看到了看台景像,地上用旧磨盘石铺成,间以随意的彩色碎瓷,给人一种裂片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的建筑一半在熙街,一半在川美校园内。面向熙街的是主立面,造型变化较多,但校院一侧的立面也是风姿绰约,让人惊艳。</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山路,比笔直的路更养眼,更自然,更能显示美术馆这座现代建筑与自然的亲和性。</p> <p class="ql-block">把川美的图书馆放到了画里,图书馆左边是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艺术家方力钧设计并赠送给川美的</span>尺子雕塑《刻度》,尺子下面是川美校园里惊艳的“彩色梯田”,就在美术馆不远处的东校门内。</p> <p class="ql-block">诺大的一幅巴山蜀水抽象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旧石堆砌的房基,承托着现代的建筑,这是以传统为基础去探索现代艺术的川美理念呵。</p> <p class="ql-block">这个块面是超现实主义风格混搭后印象派创作的风景画,依稀可见成排的树和梦幻的生灵。</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的南立面很容易错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右边很大一块面积,是</span>用梵高的笔意创作的人物群像。另几个块面表现的内容很抽象,但仍是后印象画派的笔触和色彩,川美似乎以现代主义风格绘画取胜。</p> <p class="ql-block">馆内一层到二层没用楼梯,采用了日本普利兹克奖得主隈研吾(Kengo Kuma)的设计理念,用的顺山势的长坡道,坡道两侧墙上挂着展品,让观者边走边看。</p> <p class="ql-block">吴凡1959年的套色木刻《蒲公英》,充满了那个年代少有的温情。看着旧时的作品,对川美有了新的认识,这里曾走出叶毓山、何孔德等不少的“主旋律”画家,也培养了若干现代派艺术家,行走在江湖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2024胡润中国艺术榜”中,川美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春芽、张晓刚、王嘉陵、罗中立、何多苓、陈可、韦嘉、高瑀、康海涛九位</span>艺术家上榜,显出了川美的实力。可惜没在母校的美术馆见到他们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徐匡1975年的木刻《草地诗篇》。</p> <p class="ql-block">何孔德1977年的油画《五岳独尊》,用中国画传统散点透视创作的油画,中西合璧,与其后来的“主旋律”作品差异很大。</p> <p class="ql-block">翔秋志玛、仁真朗加1979年的套色木刻《早晨》。</p> <p class="ql-block">阿鸽1984年的黑白木刻《鸽子》。</p> <p class="ql-block">这种馆内坡道设计理念被世界许多著名建筑所采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span>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甚至将坡道螺旋上升到了六层楼,成了是纽约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彭汉钦的雕塑作品《立春》,名字改为《春运》似乎更准确。脑海中出首先出现草根们春运时排队买火车票的场景,漫画式的艺术语言,生动的刻画了那年那月。</p> <p class="ql-block">人们的表情似乎有点木纳,但又期待着,为的是活着,不知这是否是“伤痕艺术”和“乡土绘画”的混搭。</p> <p class="ql-block">一个个生命个体,顾不上体面了。彭汉钦的雕塑作品现在仍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雕塑园中。</p> <p class="ql-block">“川流不息”的长坡道画廊展室。</p> <p class="ql-block">罗中立雕塑《父亲》。<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中立1980年创作了</span>油画《父亲》,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一等奖。作品采用了超写实语言的表现方式,将原本“纪念碑”式英雄主义表现手法运用于平凡人之中,开启了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创作,成为上世纪80年代文化复兴的艺术样本,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符号,也成了家喻户晓中国父亲形象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罗中立的玻璃钢(树脂、丙烯着色)雕塑《父亲》,作品尺寸7m×5m×7m,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创作于2013年一2023年,着色于2023年—2024年。</p> <p class="ql-block">父亲手指上纱布渗出的血迹,让人们看到了父亲的不易。40多年后,罗中立再次创作雕塑《父亲》,弥补了绘画空间有限性的遗憾,也丰富了雕塑语言的再现手法。从油画《父亲》到雕塑《父亲》,所更新的是艺术家对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的不断拓展与转化,而穿链其中唯一不变的是忠实于现实、忠实于平凡、忠实于人的创作原则。</p> <p class="ql-block">《父亲》原型是大巴山一位老农民。在罗中立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二年级时,学校要求学生深入火热的工农兵群众当中去教学,罗中立就这样来到大巴山双城村,被一个叫邓开选的老人领到了他家的土屋里,这个老人也就是后来油画《父亲》的创作原型。</p> <p class="ql-block">油画《父亲》在送北京参展前在省美协审查时,有人让罗中立添加一支圆珠笔,说“加一支圆珠笔,就不是旧社会农民了”,罗中立在头巾右边不显眼处加了圆珠笔, 雕塑中仍保留了这支笔。</p> <p class="ql-block">雕塑中出现了油画中所没有的旱烟袋,丰富了表现内容。</p> <p class="ql-block">作品被送往北京参展,参与评审的吴冠中先生看到后,找到罗中立让他改名:“叫《父亲》吧,他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父亲。” 罗中立听完这话,笑道:“终于有人懂我了,就叫《父亲》!” 油画原作现收藏在中国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收租院》群雕铸铜作品及文献馆。</p> <p class="ql-block">在四川大邑县“刘氏庄院”中,现在还陈列着1965年“集体创作”的泥塑“收租院”组雕,川美展出的是以泥塑为原型翻铸的青铜组雕。</p> <p class="ql-block">写实的艺术手法,但还是能看到脸谱化的痕迹。当年川美的教师和应届毕业生组成了创作组,完成这组“应景”的雕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川美的美术馆,应是川美华丽转身的标志,虽然原型建筑的概念来自意大利,但川美用中西兼融的艺术语言,让美术馆呈现了另一种风貌,巴山蜀水独有的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 为网络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