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1-1977年,我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师部(后改为省农场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工作了六年多。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政治、经济、社会意义上都应该否定,但对于我个人来说,不但无悔而且非常感恩,因为我在红兴隆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另一半,并结为终身伴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1968年从北京清华附中下乡到黑龙江兵团,开始时在三师21团,1971年调到师部,在政治部宣传科报道组工作。师部的现役军人数量和比重明显高于团里,但来自各大城市的下乡知青也不少。下图是政治部的知青在司令部办公室前合影,因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办公室相比,这栋房子看起来最气派。</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师师部位于集贤县境内,原是省农垦局科研所,紧邻兴隆镇(当时的18团1营营部所在地),距兵团总部所在地佳木斯市100公里左右。1966年,在佳木斯郊区执行任务的解放军战士刘英俊,为保护儿童勇拦惊马,壮烈牺牲。我出差时,专程前往当地的烈士陵园留影纪念。</span></h1> <h5><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黑龙江兵团共有6个师,通信地址分别以“建、设、钢、铁、边、防”六个字打头,三师师部的通信地址是“钢字300信箱”,三师报道组的笔名叫作“红钢兵”。各团报道组的笔名,也尽量带上“钢”字,如20团团部地名尖山子,笔名就叫“红钢山”;21团的雁窝岛很有名,笔名称作“红钢雁”。18团的前身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友谊农场,报道组坚持要以“反修兵”作笔名,成了例外。</span></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兵团各级主要领导都是现役军人,对新闻报道工作非常重视,经常召开各种会议,传达精神,组织培训,交流经验。下面前两张照片是我和部分团报道组长,在哈尔滨和大庆开会时的留影。</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师报道组经常组织基层连队报道员进行培训,大家一起采访,共同讨论,互相修改,提高能力,增进友情。</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5年夏天,在兵团宣传报道中名列前茅的三师、四师报道组,在美丽的兴凯湖畔四师43团驻地,联合举办了两个师各团报道组成员参加的培训班,先请发稿量大的“笔杆子”介绍经验体会,再混合编组下连队采访。与此同时,几个师团报道骨干日夜加班,编写出系统讲述消息、通讯等基本文体写作方法的讲义,打印成册发给大家。多年之后,这本资料受到新闻界老前辈高度评价,被称为“北大荒新闻系的教材”。</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宣传科的工作很多,理论学习和宣传也是重要内容。我和科里的理论干事孙庆超是好朋友,他是哈尔滨的下乡知青。离开红兴隆10年后,我陪同中央办公厅领导去哈尔滨出差,庆超当时是市委办公厅主任,老朋友相聚在松花江上。</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珍宝岛烈士陵园位于师部附近的宝清县,师政治部团支部组织青年前去扫墓。由于我随21团担架营去过珍宝岛前线,让我在烈士陵园介绍了英雄们的事迹。</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全国学大寨”搞得轰轰烈烈,三师也召开了学大寨会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我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了31团5连学大寨的经验,在师部进行展览。时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农垦系统老领导张林池和兵团总部领导,在三师卫生文师长陪同下参观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有想到,31团5连的典型经验经过层层评选,参加了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农垦系统学大寨展览。我作为展览讲解词主要执笔人员,回北京参加筹备工作。下图是各兵团和垦区筹备人员在展馆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没有想到的是,农业部农垦局领导根据大家的请求,组织全体筹备人员去大寨参观学习,实地考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学大寨以外,科学种田也是重要工作。管理局召开科学大会,我和部分代表合影,前排有个女生是来自20团的上海知青陆**,她尝试把花生和大豆嫁接,以提高大豆的含油率。这种做法今天看有些幼稚,但其精神值得鼓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师部期间最难忘的回忆,也是最大的收获,是和我的妻子相识、相恋,定下终身。她原是三师27团的上海知青,比我更早调入师部,一直在师后勤部工作,后作为工农兵学员到医学院上学,毕业后回到三师医院任内科医生。感谢我们的媒人,师长夫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八路,她把互不相识的我们俩叫到家里说:我觉得你们两人很合适。从此,开始了“奉旨恋爱”的甜蜜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师医院门诊部,女友工作的地方。不过我的身体健康,好像只光顾过她的诊室看过一次病,招来大批医护人员围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去医院看望女友,在医生办公室等候时,看到桌上有一本名为《黄浦江故事》的书。医院有不少上海知青,有这样的书毫不奇怪。但我仔细一看,书名上的“浦”字被改成“捕”。我姓黄,女友姓江,不知是哪位高人妙笔生花,让我哭笑不得。原书被女友立即抢走,下面的照片只是示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女友交往后,师部到医院的道路上留下我们数不清的足迹,但公开合影还是不好意思,非常遗憾没有留下一张北大荒时的甜蜜影像。只有休探亲假回家时,才敢在一起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2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经中共中央批准,撤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总局。原兵团三师因师部驻地靠近兴隆镇,改为红兴隆农场管理局。我不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担任了局党委秘书。又过了一年多,知青政策调整,我和未婚妻先后离开红兴隆,回到北京成家立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6年,在国务院某部委工作的老伴去黑龙江出差时,专程回到红兴隆农场局看望老朋友。</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年后的2006年,我也利用赴基层调研的机会,回到红兴隆。当年师部知青曾合影过的三师司令部,后来成为红兴隆农场局党委办公地,现在是红兴隆中心医院的老干部病房。我原来的办公室成了病室。</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师医院(后改为红兴隆中心医院)也已今非昔比,成为黑龙江垦区唯一的三甲医院。</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伴当年同科室的医生,现在已经成为医院领导,他们热切希望我和老伴一起回来,“夫妻双双把家还”。但是,这个愿望永远也无法实现了。</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今天,回想起当年在三师师部和红兴隆农场管理局工作生活的时光,仍然充满幸福的回忆。我不但无悔,而且感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