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离不开生活环境中的阳光、雨露、空气、水源、土壤的滋养护佑,而如今的现状却让人不容乐观、令人堪忧。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状态:污染严重的空气、酸雨;浑浊的水流和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地膜、农药瓶;生物多样性的失衡;城市、城镇各类废弃物堆积;散发恶臭气味的垃圾填埋场……环境的污染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数人仍然选择的是熟视无睹、无奈接受。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却反思觉醒。在此,呼吁更多人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力量和不同的方式奔走呼号践行,努力去扭转改变,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恢复自然,才能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命状态是依靠食物的补给来维持延续,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食物的来源与上述的环境状态密切相关,环境污染一日不改变,食物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p> <p class="ql-block"> 当下,人们获取食物来源的生产端有这么几种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野生采集(野生野长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常规种植(农化模式: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化学激素、农膜、转基因技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古老农耕(没有农药化肥之前的老一辈人耕种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有机种植(不用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化学激素、转基因技术,允许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农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自然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投入品、以不人为主动去杀灭(杀虫杀菌)、采取有机质物质还田、营造系统体系平衡共生、生态循环思维的耕种模式(比如:自然农法、生物动力活力农耕、酵素生态农耕等),我们把这种种植模式统称为“和谐共生”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简称“和谐共生”农法,并对该农法技术做了定义。</p> <p class="ql-block"> 2019~2020年,由生态农耕联盟发起,历经一年多的整理打磨,编辑出版了《中国酵素生态农耕案例汇编》一书。这是由所有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热爱酵素的人们共同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关于生态农耕的实践案例;第一部通过互联网收集全国各地生态农人的经验成果,包括热爱酵素的达人实践心得的作品集;第一部由全国各地很多未曾谋面的生态农人自己编写的农业文献。一共印刷捐赠了几千本,产生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p> <p class="ql-block"> 同时,有着共同生态理念的其它农法也是百花齐放,这些农法经历了十几年的实践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品质,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相对农化产品的接受度来说,人们对生态产品的种植模式、加工方式和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的认知度还是不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大发展推广力度,对农业、农友有更好的指导借鉴,守护大地绿色联盟及生态农耕联盟联合决定,再次召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有利他思维的全国生态农人、消费者、志愿者,一起共同编辑“和谐共生”农法一书,希望此次的汇集编写能集众家之长,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生产种植的宝典,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伟大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列当中来,通过生态农业的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让大地重焕生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消费者支持生产者,生产者负责食材的安全,互为依托,互帮互助,共谋生态农业的未来,让中华农耕文明的传承发扬光大,一起创造生态文明的美好明天!</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2日晚为启动书籍的编辑,编辑筹备小组召开了线上会议与会人员:陈光(会议主持)、杜文丰、玉为政、李婷、张新华、金苗华、丁勇、殷晓华、曲士伟</p><p class="ql-block"> 讨论基础:杜文丰老师的《和谐共生农法提纲》具体意见汇总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定位:综合技术指导型</p><p class="ql-block"> 二、受众人群:生态农人或愿意转型生态农业的农业从业者,生态消费者</p><p class="ql-block"> 三、核心思想:和谐、利他</p><p class="ql-block"> 四、编写形式:案例汇编</p><p class="ql-block"> 五、编写标准:</p><p class="ql-block"> (一)目标读者明确:在起草书籍之前,必须明确目标读者,如农民、农业企业经营者、农业技术人员,消费者等。根据目标读者的不同,选择适合他们的语言风格和内容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 (二)准确传递信息:需要准确传递农业技术和知识,使用准确的术语、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技术操作方法,以确保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所提供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三)内容全面详尽:书籍应全面覆盖相关农业领域的技术、规范和研究成果,避免重复和冗余信息,同时注意内容之间的关联性。</p><p class="ql-block"> (四)结构清晰有序:书籍的结构应按照逻辑关系安排内容,例如按农业生产环节或作物分类撰写章节,每个章节内信息有序排列,使用标题、编号等方式帮助读者迅速理解和查找信息。</p><p class="ql-block"> (五)语言简练易懂: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和冗长的句子,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通过举例、图片、表格等形式辅助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p><p class="ql-block"> (六)配图和实例:书籍中应包含图片、图表、示意图等,生动展示农业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并通过实例展示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p><p class="ql-block"> (七)引用资料准确可靠:引用统计数据、研究报告和科学论文等应来自权威机构和可信来源,确保所引用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p><p class="ql-block"> (八)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在编写时还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农业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p><p class="ql-block"> 六、技术体系: 活力农耕、朴门永续设计理念、自然农法、酵素生态农耕等友善农业方式博采众长。</p><p class="ql-block"> 七、主体框架</p><p class="ql-block">第一章 绪论</p><p class="ql-block"> (一)社会背景</p><p class="ql-block"> (二)起源</p><p class="ql-block"> (三)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四)发展现状</p><p class="ql-block"> (五)社会意义</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和谐共生农法的核心内容及相关体系 </p><p class="ql-block"> (一)和谐共生农法的核心理念及特征</p><p class="ql-block"> (二)和谐共生农法的核心技术体系</p><p class="ql-block"> (三)和谐共生农法的服务体系</p><p class="ql-block">第三章 不同要素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p><p class="ql-block">第四章 和谐共生农法的推广和应用前景</p><p class="ql-block">第五章 科研成果</p><p class="ql-block">第六章 实践成果</p><p class="ql-block">第七章 未来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 八、主要内容 :</p><p class="ql-block"> 天、地、人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生态农人、虫、草、微生物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生态农人与物(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废弃物)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生态农人与经销方(平台)、客户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生态农人与生态农人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生态农人与非生态农人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生态农人如何实现与家人之间的和谐?生态农人如何实现身心灵之间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不同农法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九、目标: </p><p class="ql-block"> 顺应天时,善待土地,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做好垃圾分类,实现有机质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土壤修复,友善耕作的方式,帮助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回到中庸之道。 守护大地,探索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探寻生命和谐共处之道。</p><p class="ql-block"> 十、典型案例: </p><p class="ql-block"> 零污染生态村:东沁阳村,毛庄村的发展历程,全域有机生态村庄等等 </p><p class="ql-block"> 酵道孝道,孝合道合等公益团队:有机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诸多事迹 </p><p class="ql-block"> 生态农耕联盟几十家达到六不用和谐共生体系的农场,南京秦邦吉品有机生态农场,湖北谦益农业,特邀生态平台和谐共生销售模式和消费者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无化学添加的加工食品和谐生产方法</p><p class="ql-block"> 十一、当前难点: </p><p class="ql-block"> 相关经验及能力不足,需要寻求更多有识之士的支持组建专业团队</p><p class="ql-block"> 十二、本书社会意义: </p><p class="ql-block">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的原则之一,和谐共生农法所述方案充分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可实现有机质资源通过再处理的方式,友善回归土地,可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有利推进剂。 </p><p class="ql-block"> 农业是立国之本,而土地则是农业之本,和谐共生农法的发展更是在助力守护国之根基。 </p><p class="ql-block"> 诚恳欢迎生态专家、和谐共生体系生态农场主、以及一切爱好友善和谐的生态农业义工人士,参与编辑和生态农耕联盟公众号视频号直播分享。</p><p class="ql-block">招募联系人:陈光 13181118581(微信电话同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谐共生”农法编辑筹备组 </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6日</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8JXF2Oa1HjT8yb0DNCY_-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