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日下午两点半,我和朋友们来到国清寺游览。国清寺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四点左右离开这里,前往济公故居继续我们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由晋王杨广根据智者大师绘制的蓝图,命司马王弘亲自督造。现存的主要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国清寺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祖庭,也是韩国、日本及世界各地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1983年,国清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国家宗教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条绿树环绕的小径,我们来到了石塔群落。多个古老的石头灯柱排列在小路上,每一座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的枫林较多,但叶子红的并不多。由于古树众多,寺庙周围的环境非常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香气,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的大门古色古香,门牌上写着“国清寺”三个大字,两侧各有一座石狮守卫,显得庄严而神圣。跨过这扇大门,仿佛踏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世界。</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佛像金碧辉煌,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侧站立着两位弟子。佛像的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信徒们纷纷在此虔诚地祈福。</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像手持佛珠,身披红色袈裟,慈祥地注视着前方。她的形象温柔而慈悲,给人以心灵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千年隋梅胸径粗45厘米,树高10米,冠幅7米,主干已经腐朽,冠盖丈余,半依斜靠院墙之上,大可合抱,苍虬多姿旁生支干,攀附于主干,犹似千年古藤。</p><p class="ql-block">中国四大古梅,晋、隋、唐、宋,其中隋梅就在国清寺里。 她枝干粗壮,透着一种古老的沧桑与历史感,她在这里穿越了时光,见证了国清寺1400多年来的起起伏伏。郭沫若有诗调侃: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君梦复何痴。</p> <p class="ql-block">隋梅传为隋代寺院初建时天台宗五祖章安大师手植,是国内最古老的梅树之一。文革中,隋梅濒临枯死,古寺全面整修后,枯木回春,花满枝头,果实累累,实为一大奇观。旁有陈钟祺、赖少其等所书的"隋梅"及跋语。</p> <p class="ql-block">梅亭是为隋梅而建,位于一个庭院内,周围绿植环绕,人们赏梅累了,坐在里面休息聊天,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凉亭的设计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碑亭,造型精美,屋顶覆盖着黄色瓦片,显得格外庄重。</p> <p class="ql-block">“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碑座高0.86米、宽0.86米、长1.86米、碑身高2.6米、宽1.26米、厚0.11米。长篇碑文和诗赞颂佛教天台宗创造人智者大师。</p> <p class="ql-block">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这些文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石壁上的石刻文字清晰可见,“智者大师”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智者大师是国清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智慧和贡献至今仍被后人铭记。</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供奉着三尊金色佛像,上方挂着一块红色牌匾写着“观音殿”,两边摆放着一些花瓶等装饰品。佛像的庄严和殿堂的肃穆让人感到一种宁静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的门上方挂着一块红色牌匾,上面写着“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十个金色大字。殿内供奉着三位宗祖师的塑像,守护着这片净土。</p> <p class="ql-block">隋代高僧“智者大师”(智顗),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p> <p class="ql-block">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的主建筑群落古色古香,其中一座大型建筑物上挂着“国清寺”的牌匾。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为建于清早期的建筑为官式建筑,弥勒殿和雨花殿为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三圣殿、罗汉堂和禅堂是典型的南方厅堂建筑,妙法堂、方丈楼和迎塔楼为中西合璧。</p> <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末“文革”的动荡时期,国清寺再次被毁。1973年,周恩来下令敦促在1975年前完成国清寺修复,并拨款30万元,同时从北京调运大量珍贵的佛像、法器到该寺。</p> <p class="ql-block">隋塔</p><p class="ql-block">为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建造的报恩塔。塔高59.4米,六面九级,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塔形与杭州六和塔相似。因遭火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空洞。其色绛黄,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隋塔,因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故称隋塔。位于天台县城东北方向山区,是国清寺的标志建筑物,距今1400多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隋塔塔身黄褐色,高59.3米,六面九级,空心,砖壁。壁上佛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隋塔建造别致,塔顶上没有塔头,从塔内仰望可见蓝天。</p> <p class="ql-block">国内很少见到的空芯无顶德隋塔,一千多年了,还稳稳当当矗立在国清寺门外。</p> <p class="ql-block">二、济公故居</p> <p class="ql-block">离开国清寺后,下午四点多我们来到了济公故居。济公故居位于浙江天台古城北门外永宁村石墙头,是南宋禅宗得道高僧“活佛”济公的出生地。景区由永宁村口的观霞阁、牌楼、南宋古街坊建筑及李氏故居、李府私家花园和济佛殿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济公,原名李修缘,生于南宋,系宋真宗驸马李遵勖裔孙。他长成于赭溪畔,攻读于赤城山,弱冠之年皈依佛门,先后在天台国清寺和西湖灵隐寺受戒,最终在净慈寺修行。济公性情耿直清高,行为狂放不羁,但扶危济困,抑恶扬善,诗酒翰墨,隽永超诣,被誉为“济颠”。</p> <p class="ql-block">济公故居占地16亩,建筑面积6310平方米,主要由济公李氏祖居和陇西园组成。济公李氏祖居为南宋浙东“三进九明堂”形制建筑,内部摆设陈列古家具、画像、图片以及有关济公的生平、研究资料,再现了南宋时济公李府的生活形态。陇西园是济公李府的私家花园,内有水池、水榭、钓月亭、醉仙楼、游廊和济公药铺,园内雕饰精美,极富江南园林之雅致与宋室外戚的显贵。</p> <p class="ql-block">济公故居是海内外济公信众和游客的朝拜圣地,前来瞻仰游憩者络绎不绝。景区展现了充满南宋时代气息、蕴含浙东地方建筑风格和仕宦人家宅第格局的一轴画卷。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了济公的传奇一生,更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靖堂(中堂)</p><p class="ql-block">在浙东民居格局中,中堂的地位是最尊贵的,它是一个家族举行典礼、会见宾客、家族议事的重要处所。显贵人家的中堂一般都冠以堂号。济公李府中堂冠"元靖堂",是因其先祖李崇矩谥封"陇西元靖王",李家在汴京的驸马府第即以"元靖"为堂号。后裔南迁归隐天台,按宋代《臣庶室屋制度》"父祖舍宅有之,子孙许仍之"的定制,其堂号仍因袭"元靖",堂构施以重拱,壁镌凤饰。</p> <p class="ql-block">李府后堂 </p><p class="ql-block">后堂一般是供奉祭祀祖宗灵位的处所。据《宋史》等史料记载,济公李氏家族从北宋到南宋,自出身贫寒而成朝廷宰辅的李崇矩始,直至弃官归隐的李茂春,一门周戚重臣,累世贵胄。忠于朝廷,为官清正,勤政爱民是李家的传统。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李氏家族的兴衰历程,印证了"人生无常,富贵浮云"的终极真理。贵胄子弟李修缘最后遁入空门成为"济公",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家族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有着不可割离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李遵勖(988—1038),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逝世后谥号和文,为李崇矩孙,济公高祖。</p> <p class="ql-block">其世系为:李崇炬——李继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李修元(修缘、济公)。</p> <p class="ql-block">该家族有三个特点:一是世代仕宦,且为将门;二是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名列《宋史》;三是历世积善信佛,家族中不少人是禅宗的著名居士。随着宋室南迁,李氏子孙流寓其高祖李遵勖封(食)邑浙东天台,隐居于赤城山南麓、天台城北的永宁村。济公之父李茂春,目击朝廷腐败,弃官隐居经商、念佛,为人淳朴厚重,乐善好施。</p> <p class="ql-block">济公(1130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天台山永宁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在天台国清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p> <p class="ql-block">济公画像清·竹禅绘并书济公画像</p><p class="ql-block">隐寺的济公画像,为清光绪年间时年九十八岁的四川梁山高僧画家竹禅所绘,后人所画济公像均无法与此媲美。此济公像飘逸脱俗,一手执扇,一手翘指,最奇之处在于,不管你站在像前左、中、右那个方位,济公均正面对着你,以慈悲的目光直视你,一副慈祥、睿智、关怀众生疾苦的佛相,让你生出无限的欢喜心及恭敬心,为古往今来济公造像之一绝。</p> <p class="ql-block">济公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净,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另有相关评书,电影,电视剧等。</p> <p class="ql-block">济公父母拜佛求子</p><p class="ql-block">济公父亲名李茂春,夫妇年过四旬,膝下尚无子息。因祖上世代信佛,故注国清寺拜佛求子,当夜,夫人梦见一金身罗汉,将一朵五色莲花相赠,夫人接来后一口吞了,自此身怀六甲。</p> <p class="ql-block">修缘名字由来 </p><p class="ql-block">孩子从出生起,一直日夜啼哭不止,连着哭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一早,国清寺方丈来到李府,看到孩子后,在孩子的天庭上轻轻摸了三摸,一边摸一边说:"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安之……"一连说了三遍。话音刚落,孩子就不哭不闹了。当即方丈便说:此子与佛有缘,不同凡人,就叫李修缘吧"。济公的俗家姓名便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济公酒壶里的酒,芬芳醇香,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济公李府祖居随着岁月冲刷,沧桑变迁,最后湮没沦圮。历代故乡民众敬仰济公,感戴其德泽,屡于遗址修建济公佛院、济公亭、石墙桥等纪念之所,冀望重光“活佛”圣迹,显彰济公圣德,也是顺理成章之事。</p> <p class="ql-block">济公是海内外善信朝觐膜拜的“活佛”,近些年来,济公文化成为海内外文化旅游的热点。为实现海内外善信、游客瞻仰济公圣迹的夙愿,除在他幼年读书的赤城山重修济公院,重塑了金身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他的出生地永宁村石墙头修复了济公故居……等,这些人文景点为天台山增添了新的靓点。</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半离开济公故居,晚上继续住天台县金富利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