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典籍档案的保管保护,将其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世鉴。明代之前的档案装具多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今人无缘得见,唯有明清皇家专用档案装具——金匮、龙柜留存至今。金匮以楠木为体,外裹铜皮,錾刻云龙,通体鎏金,制造精良,专用于收藏皇帝实录、圣训等珍贵典籍。龙柜以杉木、松木为体,髹漆描金,刻绘云龙,工艺独特,清代专用于收贮宗人府编纂的皇家族谱——玉牒。本次展出馆内珍藏的金匮有120座、龙柜86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简称一史馆)共存有金匮152个,其中120个在展厅中展示,另32个保存在皇史宬内原景展示。这些上百年的国宝级文物,每件价值都高达几千万元,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在搬迁过程中,一史馆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将金匮、龙柜完好无损地从西华门内的一史馆原址和皇史宬第一次搬迁到新馆。 金匮庫 <p class="ql-block"> 金匮和龙柜是明清两朝极具特色的皇家档案装具,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本展览以"展藏结合"的方式对金匮、龙柜进行保存和陈列,分为金匮、龙柜两个库房,可近距离了解明清皇家档案装具的特殊规制和精湛工艺。</p> <p class="ql-block">【金匮存史鉴鼎革】</p><p class="ql-block"> 以"石室金匮"收贮国之珍本的历史,可上溯至西周时期。代有承袭,延用不辍。流传至今,仅有明清两朝金匮存世。实录、圣训作为最为珍贵且重要的国家史籍,关乎政权存续的合法性与历史传承的正当性,在皇史宬石室大殿的汉白玉石台上,以楠木为体,外裹錾龙铜皮,通体鎏金的金匮默默守护着这些珍贵的典籍,守护着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金匮尊藏</p><p class="ql-block"> 明朝铸造金匮19座,用于盛放实录和宝训,清入关后,将前朝档案移交内阁收藏,金匮仍存,收藏功能不变。清承明制,继续铸造金匮。皇史宬正殿共存金匮实物152座,置于石砌高台上。金匮为楠木、樟木材质,外部包裹鎏金铜皮,刻有云龙图案。金匮可防虫蛀、霉变与高温,利于档案长期保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二百三十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实录匮,康熙十一年奏准,每匮长四尺一寸五分,阔二尺二寸,高四尺五分,楠木质,外用铜镀金云龙文叶包镶,内用黃绫糊饰,香杉木格……匱格均无定数,准该馆来文办造。</span></p> <p class="ql-block">【明制金匮】</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有将国家珍贵典籍藏于"石室金匮"的传统,"以金为匮,以石为室"。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的皇史宬,正是贯彻"石室金匮"理念的建筑杰作,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p> <p class="ql-block">政纪纶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实录纂修是中国古代史学编纂和政治伦理的重要传统。明清两代新帝即位后,即开实录馆,由纂修官收集、整理前朝旧事,以时间为序,汇集成卷。实录修成后,从中摘录部分上谕内容、分类汇编,纂修为"宝训",清代更名"圣训"。实录、圣训内容详实,装潢考究,是研究古代帝王言行、重要政事、典章制度甚至古籍装潢的重要资料。</span></p> 明实录和宝训<br> 《明实录》是明代官修编年体系列史书,自明太祖至明熹宗共15朝13部,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br> 宝训为皇帝所下达的诏令谕旨汇编,由后嗣君主为已故皇帝所修。<br> 嘉靖十五年八月十九日(1536年9月4日),嘉靖帝下旨将实录和宝训收入皇史宬。 明代宝训编修情况简表<br>《明太祖宝训》十五卷<br><h5>永乐十六年(1418年)成书,胡广等篡修。</h5>《明太宗宝训》十五卷<br><h5>宣德五年(1430年)成书,杨士奇等篡修。</h5>《明仁宗宝训)六卷<br><h5>宣德五年(1430年)成书,杨士奇等篡修。</h5>《明宣宗宝训》十二卷<br><h5>正统三年(1438年)成书,杨士奇等篡修。</h5>《明英宗宝训》十二卷<br><h5>成化三年(1467年)成书,李贤、陈文等篡修。</h5><div>《明宪宗宝训》十卷</div><h5>弘治四年(1491年)成书、刘吉等篡修。</h5><div>《明孝宗宝训》十卷</div><h5>正德四年(1509年)成书,刘健、谢迁、焦芳等篡修。</h5>《明武宗宝训》十卷<br><h5>嘉靖四年(1525年)成书,费宏等篡修。</h5>《明世宗宝训》二十四卷<br><h5>万历五年(1577年)成书、徐阶、张居正等篡修。</h5><div>《明穆宗宝训》八卷<br><h5>万历二年(1574年)成书,张居正等篡修。</h5></div><div>《明神宗宝训》二十六卷<br><h5>崇椎初成书、叶向高、温体仁等篡修。 </h5>《明光宗宝训》四卷</div><div><h5>天启三年(1623年)成书,叶向高等篡修。</h5>《明熹宗宝训》(卷数不详)<br><h5>崇祯本年成书,温体仁等篡修。</h5></div> <p class="ql-block">明代实录编修情况简表明代实录编修情况简表</p><p class="ql-block">《明太祖实录》二百五十七卷</p><h5 class="ql-block">建文元年(1399)董伦等重修,永乐九年(1411)胡广等再修。 </h5><p class="ql-block">《明太宗实录》一百三十卷</p><h5 class="ql-block">洪熙元年(1425年)杨士奇等纂修,宣德五年(1430)正月修成。</h5><p class="ql-block">《明仁宗实录》十卷</p><p class="ql-block">《明宣宗实录》一百一十五卷</p><h5 class="ql-block">宣德十年(1025年),杨士奇等修、至正统三年(108年)成书。</h5><p class="ql-block">《明英宗实录》三百六十一卷</p><h5 class="ql-block">成化元年(1065年),李賢等修,至成化三年(1067年)成书。</h5><p class="ql-block">《明宪宗实录》二百九十三卷</p><h5 class="ql-block">弘治四年(1491年)成书,刘吉等修。</h5><p class="ql-block">《明孝宗实录》二百二十四卷</p><h5 class="ql-block">正德元年(1506年),刘健等修,后李东阳等续修。至正德四年(1509年)成书。</h5><p class="ql-block">《明武宗实录》一百九十七卷</p><h5 class="ql-block">正德十六年(1521年),杨廷和等修。至嘉靖四年(1525年)成书。</h5><p class="ql-block">《明世宗实录》五百六十六卷</p><h5 class="ql-block">嘉靖四年(1525年)费宏等修睿宗实录,后用于世宗实录。隆庆元年(1567年)徐阶等修。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等续成。</h5><p class="ql-block">《明穆宗实录》七十卷(第339-459册)</p><h5 class="ql-block">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等修。至万历二年(1574年)成书。</h5><p class="ql-block">《明神宗实录》五百九十六卷</p><h5 class="ql-block">天启元年(1261年),叶向高等修,至崇祯三年,温体仁等续成。</h5><p class="ql-block">《明光宗实录》八卷</p><h5 class="ql-block">天启三年(1623年)叶向高等修成,霍维华等改修、至崇祯元年(1628年)进呈,与叶向高本并贮皇史宬。</h5><p class="ql-block">《明熹宗实录》八十四卷</p><h5 class="ql-block">崇祯元年(1628年),温体仁等修。至崇祯末年成书。</h5><p class="ql-block">《崇祯实录》十七卷</p><h5 class="ql-block">原缺,清初补编。</h5> 清代《实录》编修情况大事记 乾隆朝《皇史宬全图》 <p class="ql-block">光绪朝《皇史宬金匱图》</p> <p class="ql-block">大学士鄂尔泰关于将雍正帝满文上谕抄录存实录馆牒奏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乾隆五年三月(1740年3月28日-1740年4月25日)</span></p> <h5><p class="ql-block">清实录和圣训</p><p class="ql-block"> 《清实录》是清代所修本朝列帝编年体系列史书,包含《满洲实录》、太祖至德宗朝实录共12部,另加溥仪小朝廷所修《宣统政纪》,前后合计13部,4400余卷。</p><p class="ql-block"> 圣训指摘录皇帝谕旨等,加以分类编纂的史书。清制,常与实录一同纂修并进呈尊藏。</p></h5> 大清德宗景皇帝圣训实录 龙柜庫 <div>【龙柜载籍序昭穆】</div><h5> 清代龙柜由工部制造,木质以杉木、松木为主,用于收贮宗人府玉牒馆编纂的皇室宗谱。依例,玉牒每十年开馆纂修一次,记载皇族成员的生卒、父母、婚嫁、儿女、继嗣、封爵、授职等信息。修成后进呈皇帝御览,缮写本藏于皇史宬。嘉庆十二年(1807年)后,玉牒被移送至景山寿皇殿两侧的衍庆殿和绵禧殿收藏。后移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库房妥善保藏。</h5> <p class="ql-block">牒传帝脉</p><h5> 清代玉牒、即清代的皇室宗谱。皇室纂修谱牒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只有清代玉牒完整保存至今、系统而全面地记载了清代皇族人口的繁衍情况。2002年,清代玉牒被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h5> <p class="ql-block">清代皇族和玉牒规制</p><h5> 清代依据血缘亲疏程度,将皇族成员分为"宗室"与"觉罗"。玉牒记载的内容始自清兴祖福满、清景祖觉昌安、显祖塔克世及显祖后裔称为"宗室"、系黄带子、记入宗室玉牒,以示身份尊贵,兴祖的其他子孙均为旁支,称为"觉罗"。系红带子,记入觉罗玉牒。</h5> <p class="ql-block">清代玉牒篡修时间表</p> <p class="ql-block">清代玉牒编修</p><p class="ql-block"> 玉牒馆,隶属于宗人府,负责皇族家谱的篡修,顺治十三年(1656年)初次开馆,此后规定每十年纂修一次,玉牒馆每逢修玉牒时开馆,修成即闭馆,皇帝钦派总裁官审稿,并由专人负责誊抄、校对,制度严明。</p><p class="ql-block">包裹玉牒的包袱皮</p> 髹漆雕龙<br><h5> 龙柜为对开门立柜,安装铜合页及面页、额头门鱼形、如意形为主。贮藏宗室玉牒的龙柜漆为黄色,觉罗玉牒柜则漆为红色,龙柜表面均以圆刻描金龙纹装饰。柜上绘制有二龙戏珠纹、云纹及海水江崖图案、纹饰线条流畅、生动传神。</h5> 汉文小黄绫本高宗圣训<br>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br><h5> 《圣训》属记言类史稿,分满、汉两种文字。《圣训》纂修与《实录》同步。据装帧及开本特点,分"小黄绫""小红绫"和"大红绫"三种,其中"小黄绫本"专供皇帝御览。</h5> 汉文大红绫本高宗实录<br>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br><h5> 《实录》为官修编年体史籍,记载皇帝言行与朝章国故,以满、汉、蒙古三种文字书写。其装帧及开本特点,与《圣训》相同。此为"大红绫本",原贮北京皇史宬及盛京崇谟阁。</h5> <p class="ql-block">宗人府玉牒馆关于玉牒陈设案图咨送各处查照事的说堂稿</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八年一月十二日(1848年2月16日)</p> <p class="ql-block">宗人府玉牒馆关于纂修星源集庆告知内务府查复的说堂稿</p><p class="ql-block">清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1847年1月24日)</p><h5 class="ql-block"> 玉牒修竣后,钦天监择吉日,百官跪迎,恭呈御览。顺治十三年(1656年)题准,将玉牒缮写三部、皇史宬、宗人府、礼部各藏一份。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下旨将礼部存本送往盛京、并修建敬典阁用于尊藏。嘉庆朝起,只缮写两部,分存北京皇史宬和盛京敬典阁。另有小玉牒藏于乾清宫。</h5><p class="ql-block">宗人府玉牒馆关于纂修玉牒领用包袱皮的咨文</p><p class="ql-block">清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1847年12月8日﹣1848年1月5日)</p> <p class="ql-block">礼部关于玉牒告成恭请皇帝御览礼仪的奏折(刊印件)</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897年12月15日)</p> <h5><p class="ql-block">中和殿</p><p class="ql-block"> 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p><p class="ql-block"> 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典仪前,皇帝先在此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玉牒纂修告成,于中和殿进呈御览,井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p></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结语</p><h5 class="ql-block">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作为曾经的档案装具,金匮、龙柜默默守护兰台典册,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今天的珍稀文物,金匮、龙柜展示着古人的高超智慧和精良工艺,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记忆。</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