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 李良锷</p> <p class="ql-block"> 汉绣,湖北省民间传统美术。2008年6月1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绣是流行于湖北省荆沙、武汉、洪湖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书记载,汉绣始于汉朝,兴于唐朝,盛于清朝,与苏绣、湘绣齐名,乃中国四大名绣之一。</p><p class="ql-block"> 汉绣以手工操作,在平面的绣布上通过针与线的配合,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将所需要的颜色用丝线绣到织物上,成为美轮美奂的绣品。</p><p class="ql-block"> 汉绣构思大胆,色彩浓艳,画面丰满,装饰性强,且处处流露出楚风遗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汉绣自春秋战国时期便与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传承了楚地绣艺的精髓。据《湖北民俗志》载:“明清之际,楚地上至官贾,下至名妓、优伶,多有喜用汉绣为服者。”据《史记》载:“楚当时曾与齐、鲁多国结盟,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和诚意,楚国在其都城郢附近,为友好交往而绣制了“连枝线”和“盘金绣带”,赠送友国使者。著名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吟道:“翡翠珠被,烂齐光些。剪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祖绮缟,结绮黄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可见,当时楚国的刺绣(楚绣)已十分流行。</p><p class="ql-block"> 汉绣起源于荆楚文化,它在楚绣的基础上,融合了南北诸家绣法,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新绣法。汉绣和楚绣在艺术特征和历史发展上各有特色,二者共同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总之,汉绣起源于江汉平原腹地历经三千二百年风雨的洗礼,仍熠熠生辉。汉绣之美,名扬遐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汉绣是以汉口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到了清朝中叶,以汉口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那时,汉口的汉绣逐渐已成鼎盛之势。朝廷在汉口设织绣局,征集贡品,享誉中外。</p><p class="ql-block">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咸丰年间(公元1850年),国内政局动荡,大批汉绣艺人纷纷逃离汉口。很快,汉绣在汉口遂以衰亡。</p><p class="ql-block"> 汉绣名艺人吴文琇辗转流落到沔南(今洪湖市)府场,并在府场的繁华街道上开设了“吴兴发绣铺”。她单枪匹马闯世界,凭着精湛之技艺,绣品之秀美,工艺之精良,赢得小镇人的青睐。府场这个中府河畔的古镇,对外向来采取开放、包容的政策,因而大量的各地能人巧匠以及坐贾行商纷至沓来,各行各业都很兴旺,百姓手头宽裕,市井繁华。所以从大汉口徙来的刺绣名家吴文琇制作的绣品,很受府场人的好评。绣铺生意兴隆。</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吴文琇去世。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吴文诱的儿子吴家福,将绣铺迁至新堤(今洪湖市政府所在地)堤街(即解放街),并更名为“吴炳昌绣铺”。从此,汉绣在洪湖生根发芽。吴家福作为洪湖汉绣的第二代传人,在他母亲吴文琇的悉心培养下,不仅继承了他母亲的全部技艺,而且更高一筹。“吴炳昌绣铺”的绣品以日用品为主。主要绣品有绣屏、绣衣、绣被袋、绣床单、绣枕套、绣被面,后来逐渐增加戏袍,佛像等作品。在宣统三年(1911年),他创作的《观世音菩萨》和《荷花仙子》两幅作品,曾在武昌西湖劝业场内工商品陈列厅展出。被当时《时报》誉为“汉绣复活,重放异彩。”吴家福赢得了很高声誉。</p><p class="ql-block"> 洪湖汉绣第三代传人是吴学炳(1891一1948)其夫妇二人均为优秀的绣花技师。1925年,曾受邀为武当山特制大型帐、幡,长达二丈四尺,人见皆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吴学炳的妻子,人称吴大婆。她是一个不苟言笑,对技艺要求十分苛刻的刺绣名家。她的汉绣作品,以吉祥喜庆图案为题材,着重于结构布局。作品呈现出金壁辉煌般艺术效果。她立下的规矩,任何人都不许越雷池半步。吴氏家族明文规定:刺绣技艺只许传男,不许传女(指女儿,不含儿媳)。她育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统工艺美术。吴氏第三代已成为汉绣的姣姣者。也就是说,经过吴氏家族几代人的努力,洪湖汉绣已然成为汉绣之大宗了。</p><p class="ql-block"> 洪湖汉绣的第四代传人是吴寿康和吴永芳。他兄妹俩秉承祖辈传承的汉绣技艺,用毕生精力投身汉绣的制作和研究。</p><p class="ql-block"> 1956年,吴寿康自画自绣的作品《文房四宝》和《和平之春》,在湖北工艺美术展上获得金奖,并被授予“湖北省工艺美术家”的称号。值此,洪湖汉绣进入一个昌盛的发展时期。</p> <p class="ql-block"> 可能有人置疑,吴氏家族不是明文规定“只传男不传女”吗,怎么吴永芳却继承了母亲的技艺,且成为名家了呢?这里的原因说出来真的令人嗟叹!吴永芳从小就受母亲的耳濡目染,十分热爱刺绣艺术。加之她天生的心灵手巧,聪慧过人。她无师自通,小小年纪便技艺超群。她铁心要继承母亲的事业,决心成为吴氏家族刺绣行业的传承人。这的确是一件无可厚非的好事啊!可是家族的规定不能违背,怎么办?永芳发狠地对母亲说:“家族规定‘不传女’,无非是怕女儿出嫁后,把吴家讨饭吃的技艺带到婆家去,增添了一个竞争对手吧!既然是这样,我立誓:终身不嫁!”</p><p class="ql-block"> 母亲心疼地含泪说道:“孩子,你可不要后悔啊!”</p><p class="ql-block">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要让我绣花,我保证至死也不提嫁人的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解放街新堤第一居委会樊荣华书记,以居委会名义组建“绣花社”(内部仍称吴家绣花铺),由吴永金(吴寿康的弟弟)任厂长,吴寿康负责技术。到此,洪湖汉绣在新堤成立的第一个绣花社,基本上还是属家族作坊式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 不久,有关部门召集零散在全县的汉绣艺人,并将新堤四个街道绣花社组合起来,成立了“洪湖县汉绣生产合作社”。</p><p class="ql-block"> 1963年,向社会招工,那年进厂50名青工加上原厂老职工全厂共有职工一百多人。其中,就有张锡芬和谷礼秀二人。</p><p class="ql-block"> 1965年,合作社更名为“洪湖县绣品总厂”。总厂曾派业务尖子到各地设置服务站,进行传帮带。当时派往峰口服务站的有陈久蕙,负责设计,绘图;还有老师傅甘承瑜前往指导。另外,乐启秀、张其英负责曹市和沔阳的业务。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还新办了几个分厂。当时,厂里派出张锡芬负责老官庙分厂的业务,刘红英负责大口分厂的业务。</p><p class="ql-block"> 1976年,洪湖汉绣研究又得以深入进行。老艺人吴寿康和他的二妹吴永芳挖掘整理了祖传的三十多种针法和传统图案三十多例,使洪湖汉绣在传统的基础上,从民间走向社会。很多高档绣品和有一定价值的艺术欣赏品,被社会认可和重视。</p><p class="ql-block"> 洪湖汉绣继承了汉口汉绣的特点和织花的传统针法,除平绣外,还采用了钉金,打籽等。在制作工艺上,分为三步:</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设计图纸。确定图案构图和配色。</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打样。根据所选用的绣线和丝线材料,打样,确定色彩搭配。</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刺绣。按图纸要求进行操作和绣制。</p><p class="ql-block"> 题材以在花卉、人物、福禄、寿喜以及佛经故事为主。</p><p class="ql-block"> 洪湖汉绣的特点:针法细密,配色协调大方,色彩对比强烈又不刺眼。构图以“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为宗旨,营造出热闹纷呈,富丽堂量的气派。画面层次分明,繁而不乱。对比强烈,光彩夺目,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值得世人称道的是洪湖汉绣艺人吴永芳,成功地研究并绣成了“异色双面绣”。何为“异色双面绣”?即正反两个方面的相同形象而不同色彩的艺术效果。吴永芳绣制的《群猫图》和《雏鹰展翅》,被国内外同行公认为刺绣艺术上的尖端之作。</p> <p class="ql-block"> 产品行销中东、科威特、波兰、南洋和港澳地区。为国家挣得大量外汇,为县财政、税务作出了不少贡献。</p><p class="ql-block"> 吴永芳培养了四位高徒:杨开顺、徐中英、汤金秀、吴茂英(吴寿康大师之女)。在吴永芳老师傅的指导下,她们用了七天七夜时间,绣了一幅《毛主席去安源》巨幅绣品,作为向九大献礼的特殊礼品,赠给武昌洪山宾馆收藏并展出。</p><p class="ql-block"> 文革开始时,湖北省工艺美术馆的陈际祥,鲜于老师特邀洪湖县汉绣工艺厂的几位顶尖艺人杨开顺等师傅到武汉市省工艺馆绣制巨幅绣品《洪湖赤卫队》。那时,武汉市的汉绣仍处于沉寂状态,而洪湖汉绣却正处于鼎盛期,不然,省工艺馆的老师怎么会特地到洪湖请师傅下汉口完成这项特殊作品呢。</p><p class="ql-block"> 在后起之秀中,张锡芬和谷礼秀等青工,在吴永芳及吴茂英、杨开顺、汤金秀、徐中英等老师傅的培养下,茁壮成长。很多重要作品的创作都安排她们参加。这阶段创作的绣品具有浓烈、神秘、庄严、豪华、富丽的意味。如《八仙过海》、《年年有余》、《奔马》、《穆桂英挂帅》、《天雨散花》、《花木兰从军》等,构图新颖,绣花别致,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这些作品曾多次在北京展出。</p><p class="ql-block"> 如果还是按吴氏家族刺锈技艺传承人推算,第五代传人应该是吴寿康大师的女儿吴茂英。吴茂英受益两位工艺美术大师的家传,又加上她勤奋努力,逐渐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她多次参加大型刺绣作品的创作,只是按新时代规定,凡作品获奖或展出都作为集体的功劳。所以她不能像父辈那样获得个人荣誉。在吴氏家族第五代子孙中,吴茂英无疑是唯一的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刺绣首当其冲,受到机绣的冲击。机绣的出现,替代手绣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于是,一批青年绣工很快接受了机绣,并迅速成为技术骨干。应该说机绣速度快,周期短,成本低,的确适应社会快节奏的变革。而用手绣传统方式工作了大半生的老艺人,就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传统的刺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接着,遭遇企改。偌大的绣品厂,最终以500万的廉价卖给了私人,随即,曾红极一时的洪湖汉绣便销声匿迹了。大批技术员、工人,一刀切,下岗!他们虽不忍舍弃自己心爱的刺绣,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另谋生路。</p><p class="ql-block">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洪湖老一辈刺绣艺人早已失去了传承洪湖汉绣的能力和机会,年轻一代也不愿接受这门古老的技艺。所以洪湖汉绣在洪湖也已失传了。</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洪湖汉绣大师们将汉绣又传回了武汉。2016年夏,原洪湖汉绣厂的绣工陈久蕙在他弟弟陪同下,参观了昙华林绣品厂。她们对来至原洪湖吴家绣铺的绣工非常热情地接待并请陈老师当场展示绣功。近十多年来,武汉市在汉绣的传承与发展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杨小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近日,偶尔在新堤莫奈“洪湖城市书房”惊喜地发现,原吴氏绣铺的刺绣师傅张锡芬和谷礼秀在绣花。这两位年过七旬的老师傅重拾起绣花针,在绣布上穿针引线,绣出美轮美奂的图案,令人惊诧!</p><p class="ql-block"> 难道她们是图名图利?非也!谁也不会给她们荣誉;谁也不会给她们发工资。难道是为怀念当初在绣花社曾经的荣耀和辉煌?非也!三十多年了,还没遗忘?抑感是企盼洪湖汉绣能激活……不管她们怎么想,都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12.17.完稿)</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李良锷,湖北省洪湖市人,194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湖北省洪湖师范学校退休教师,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特约编辑,现任洪湖市政协文史专员和作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顾问。</p><p class="ql-block"> 曾在《中国政协报》、《语文报》、《中师生报》、《洪湖之光》、《洪湖文史》、《出类拔萃》、《童星成长之路》、《奉献者之路》等报刊、书籍发表论文、文学作品几十篇。近几年创作出版了《说善书》、《新堤往事拾遗》、《桃李芬芳报春晖》,另外完成了《我们拥抱大自然》、《洪湖英烈小传》、《陈友谅佚事录》、《洪湖放歌》、《洪湖历史文化名人述略》等书的创作。此外,近三年,《早间顿悟》已写了二千多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