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面编辑“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及纪念馆”时,多次提到中央红军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省瑞金,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叶坪,而共和国摇篮景区叶坪,早在2019年10月17日就已经参观了,为使中央红军长征的起始点与落脚点衔接起来,就顺便编辑两篇《共和国的摇篮景区· 叶坪》,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金都大道,占地面积4550余亩,由叶坪景区、红井景区、二苏大景区、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组成。</p><p class="ql-block">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既保留“形体”的简朴,又展现出内涵的“身价”,其中,叶坪景区包括毛泽东和朱德的旧居、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红军广场、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亭、博生堡、公略亭等。沙洲坝景区包括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井、列宁小学旧址等。二苏大景区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央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等。</p> <p class="ql-block"> 二人一车紧赶慢赶,到达“共和国摇篮景区—叶坪游客中心”就11点20分了。虽然辛苦,但天空湛蓝,气温舒适,心情极好。</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宽阔的草坪上摆放着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一褐一青两块石头,褐色高大的石头上刻有红色的郭沫若题写的“叶坪”二字,青色低小的石头上刻有文字。应该是反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一苏大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一苏大陈列馆旁伫立的立体五角星雕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面积不大,馆内布展得相当有沉浸感,人们在粗大古树雕塑下漫步,边走边看,对叶坪的历史便有了一个大致了解。</p> <p class="ql-block">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看到,一面座钟放置在玻璃展橱内,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端详,该馆讲解员杨耀燕的讲解,引发了大家浓厚的兴趣。这面座钟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它曾经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使用过。</p><p class="ql-block"> 这面座钟用木质和金属两种材质做成,高23.4厘米、宽33.5厘米、厚12.5厘米。座钟的顶部为弧形,下部为平座。</p> <p class="ql-block"> 驱轮穿紫陌,冒暑访红都。</p><p class="ql-block"> 慨唱摇篮曲,回寻济世途。</p><p class="ql-block"> 匙开干载锁,焰烁漫天珠。</p><p class="ql-block"> 谁把乾坤转,当歌伟丈夫!</p> <p class="ql-block"> 董必武诗。</p><p class="ql-block"> 叶坪沙坝遥相望,谒者频来总乐游。</p><p class="ql-block"> 父老相逢情谊稠,翻身故事话从头。</p> <p class="ql-block"> 叶坪景区内有很多高杆大冠枝繁叶茂的古樟树,也有许多南方为主的各种类型的竹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黄白色墙碧青灰色瓦的许多重要旧址就分布在这片树木掩映草坪如茵的园林中,游人在此,如在画中。在红色教育的熏陶下,心情无比激动。</p> <p class="ql-block"> 红军检阅台。</p><p class="ql-block"> 红军检阅台位于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内,始建于一苏大召开前夕,民国二十年(1931年)11月7日早上,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毛泽东、朱德等党政军领导人在这里检阅红军、授旗授勋。</p><p class="ql-block"> 1933年8月1日,红军检阅台动工兴建。1934年1月31日,红军检阅台竣工。台上幕布上挂着两幅当年检阅红军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红军烈士纪念塔。(1955年重建)</p><p class="ql-block"> 塔基右侧镶嵌的石碑是毛泽东于一九三四年一月的题词:在反帝国主成与土地革命的伟大的战斗中,许多同志光荣的牺牲了,这些同志牺牲,表现了无产阶级不可战胜的英勇,奠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础,全中国工农劳苦群众,正在踏着这些同志的血迹前进,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红军烈士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塔基左侧镶嵌的石碑上刻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准备委员会建立 工程指导者梁伯台 </p><p class="ql-block">工程设计者钱庄飞 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兴工 一九三四年一月三十一日落成。</p> <p class="ql-block"> 红军烈士纪念亭,也称为五角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悼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红军烈士纪念亭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筹建,钱壮飞设计,梁柏台担任工程指导,1933年8月1日开始动工,1934年1月竣工落成。整个亭子仿古建筑,典雅美观、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位于纪念塔后面(东南角)的“博生堡”。博生堡三字是朱德总司令亲题。</p><p class="ql-block"> 赵博生(1897年9月7日-1933年1月8日),男,字恩溥,出生于河北沧县东慈庄(今属黄骅市),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中国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赵博生曾任五军团副总指挥、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因屡立战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令嘉奖,并授予一级红旗勋章。1933年1月8日,长员庙战斗拉开帷幕,蒋介石部队攻势异常凶悍。赵博生身处距敌百米之处,在指挥作战的同时奋力回击,不幸被敌军击中头部,当即倒地,壮烈牺牲,年仅36岁。</p><p class="ql-block"> 叶坪红军广场东南边矗立的一座四方形堡垒,名叫“博生堡”,是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牺牲的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赵博生、迎接“二苏大会”召开而兴建的。</p> <p class="ql-block"> 公略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黄公略烈士而建造的。公略亭于1933年8月1日动工,1934年1月31日建成。亭子呈等边三角形,三脊攒尖顶,亭中立一三棱锥状石碑,正面刻“公略亭”三字,碑铭为彭德怀所书。</p><p class="ql-block"> 《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一词:“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p><p class="ql-block"> 是毛泽东于1930年夏在行军途中,热情盛赞黄公略的诗文。</p><p class="ql-block"> 黄公略生于1898年,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和彭德怀共同领导了平江起义,后曾担任红五军第二纵队队长、军委书记和副军长;红五军军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红三军军长等职。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黄公略率领红三军转移途中,在吉安东固遭到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追悼大会,高度赞扬了黄公略的一生,并在主席台两侧拟写了这样一幅挽联:</p><p class="ql-block">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p><p class="ql-block">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p> <p class="ql-block"> 董必武诗。</p><p class="ql-block"> 瑞金恰是井冈俦,革命摇篮地势优。</p><p class="ql-block"> 创议发于毛主席,至今影响及他洲。</p> <p class="ql-block"> 列宁台。</p><p class="ql-block"> 列宁台,是一座戏台样的建筑。它的台上铺着绿色地毯,台子左侧一株粗大的樟树像一顶硕大的遮阳伞,把整个戏台都罩住了。台上面靠后侧是四根洁白的圆柱子支撑着顶盖,前面的中间是突起的三角形一角,其间刻写着繁体的“列宁台”三个大字。整体看完全是欧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列宁台的前方。这里是红军战士开会与学习的地方,也是当年审判张辉瓒的地方。从前面场地里排列着整齐的长条木凳来看,就是一个露天的大会场。</p> <p class="ql-block"> 《叶坪古景寄怀》</p><p class="ql-block"> 樟盖凌云蔽古坪,竹涛涌翠漫红营。</p><p class="ql-block"> 黄墙旧影怀勋事,碧瓦遗痕鉴史程。</p><p class="ql-block"> 草色噙珠凝碧血,林光织梦唤豪情。</p><p class="ql-block"> 今临圣地瞻星火,心逐长风颂赤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曲径通幽,古木参天,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p><p class="ql-block"> 分为旧址和陈列馆两部分。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两层砖木结构,为回廊式赣南客家风格建筑。</p><p class="ql-block"> 内设机构有:侦察部部长由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兼任,后由张然和、钱兆凤和汪金祥接任;执行部部长李克农,后由李一氓接任;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吴烈、政委海景洲;秘书处(后称总务处)处长欧阳毅。1932年增设了红军工作部,部长李克农;白区工作部,部长张国俭。随着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成立,苏区的一些省、县也相继设立了分局,区一级设了政治保卫特派员。</p> <p class="ql-block"> 保卫局内部。</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中间有天井的建筑。左侧房间是“红军工作部,右侧房间是“白区工作部”。正面中堂上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下面还挂有马克思、列宁的头像。两面墙上分别书有大红字:保卫红色政权,严惩阶级敌人。</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左侧的中央苏区保卫史陈列馆,占地面积约118平方米,馆内展厅包括前言、开创保卫工作、建立国家政治保卫局、转战陕北华北、结束语等5个部分,陈列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历史图片及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是“红色中华通信社旧址”。</p> <p class="ql-block"> “红色中华报编委会”。</p> <p class="ql-block"> 报社大堂放一张大办公桌,正面墙上书写着“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左面墙上“红军长征胜利至新中国成立时期”。峥嵘岁月。1937年1月,中共中央从保安迁至延安,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红中社改名为新中华社,《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报纸与通信社仍为一个机构。……</p><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新华社随中共中央迁入北平,同年9月,总社迁入北平城内国会街26号(现北京宣武门大街57号)办公。</p><p class="ql-block"> 右墙上为“红中社机构、人员与优良传统”介绍。</p> <p class="ql-block"> 红军无线电总队旧址。</p><p class="ql-block"> 自左而右依次是“多功能休息室”、“中央政府无线电分队”、“总队办公室”、“工作人员住房”、“总队机房”。</p><p class="ql-block"> 红军无线电总队是红军无线电通讯组织的领导机构,1931年7月,红军无线电总队迁驻瑞金,当时,正值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将要召开,无线电总队为此做了很多工作。大会期间电台为大会播发新闻。后来,在这个电台的基础上组成红色中华新闻台,行政上归中革军委无线电总队管辖,业务上归红中社领导。</p> <p class="ql-block"> 红色中华通信社旧址。</p><p class="ql-block"> 红色中华通讯社是我党在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通讯机关,成立于“一苏大会”期间,是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成立之初设红色中华新闻台,用无线电对外播发新闻。该房原是谢氏私宅,建于1924年,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此办公两年多,1933年4月随临时中央政府迁到沙洲坝。</p> <p class="ql-block"> 红军缴获的电台手摇发电机。右边是“电讯战士使用过的油灯”。</p> <p class="ql-block"> 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p><p class="ql-block"> 全总苏区执行局是全国总工会在苏区的派驻机关,是苏区工人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1931年2月在江西吉安富田正式成立,7月经兴国迁到瑞金,驻在叶坪的谢氏私宅里。1933年4月,全总苏区执行局从叶坪搬迁到沙洲坝枣子排,与从上海迁来的全国总工会合署办公。</p> <p class="ql-block"> 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p><p class="ql-block"> 1933年1月,全总机关从上海迁入瑞金后不久,与原在瑞金的全总苏区执行局合并,改称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党团书记陈云等,曾在这里工作、居住。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在红都瑞金艰苦卓越的工作业绩,为中国工人运动史谱写了光辉绚丽的篇章,为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 位于正面远处的“ 中央警卫营旧址”。</p> <p class="ql-block"> 中央对外贸易总局旧址。</p><p class="ql-block"> 1933年4月在瑞金成立,隶属中央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是根据地经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部门,钱之光任局长(江阿明、刘炳奎先后任副局长),下设业务科、采办科、会计科、出纳科、保管科、管理科等机构,工作人员开始只有30多人,后来发展到80多人。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主要任务是管理苏区对外贸易事宜,设法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保证苏区境内的产品与境外的商品经常的交换,消灭农业生产品与工业生产品的剪刀差现象。</p> <p class="ql-block"> 宽阔的谢氏旧宅院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地。</p> <p class="ql-block">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p><p class="ql-block"> 国家银行于1932年2月1日,在这栋谢氏民房中正式成立。成立之初,银行只有5人,行长毛泽民,会计、记帐、出纳、杂务各一人。</p> <p class="ql-block"> 正面中堂上悬挂的一枚铜币非常引人注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公历一九三三年 弍角”。</p><p class="ql-block"> 1933年4月,国家银行随临时中央政府迁驻沙洲坝。该旧址于1991年对外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展后记:八十五年前,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红色金融史,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作为江西红色金融事业的重要传承者,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及旗下的南昌印钞有限公司,通过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和中央印刷厂旧址保护展示,挖掘红色金融资源,保护红色金融旧址,……</p> <p class="ql-block"> 五A级的共和国摇篮景区,着实不小,各种国家司局旧址星罗棋布,加之自然环境优美,不仅进一步接受红色教育后思想上对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更加热爱,而且也愉悦了心情,受益匪浅。篇幅所限,只能介绍到这里。余者下篇再见。</p><p class="ql-block"> 本组照片摄于20191017,编辑于202412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