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借里过日月

依依(拒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老了,大约越来越在乎钱了。我们这里的俗语说,人老害的三样病:爱钱怕死没瞌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轻人多的是时间和未来,大量的时间和未来可以换来更多的金钱,所以他们敢于挥霍。我从小生活困窘,眼看着父母常常要靠向人告贷方可度过难关,自然对钱的作用印象深刻。没钱,日子过不下去,亲戚关系没法维持,没钱,去不了更远的地方,见识不了更大的世界。没钱久了,人看外物的眼光都是饥渴的,眼眶里仿佛会长出手来,随时准备着抓住目光捕捉到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中很少有富人。只要不缺吃穿就算很好的家庭了。大家都穷,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互相借东西的习惯。你借我一碟辣子,我借你一把盐,是常有的事。我家对门的大婶就经常来我家借开水。晚上,人从地里干活回来,想喝口热水,又不想为了一口热水浪费柴火或煤炭,就去邻居家借。借辣子借盐借热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大家谁也不笑话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门走亲戚借衣服就更是常事了。大家都穷,很多人置办不起新衣服,总穿旧衣服。旧衣服的旧其实也有等次。有的掉了颜色,但没有破洞,这算好的;有的旧得已经认不出颜色了,胳膊肘膝盖等部位出现了破洞,这是次一等的;最要命的是全身开花的那种棉衣,穿着它远远走来,像是反穿着羊皮大衣,多半会让人惊掉眼珠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样穷困的日月里,人们似乎磨练出了惊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大家口头上经常挂着这样的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可以为人服九年劳役,应该是忠于职守的典范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人穿不起新衣服,但小孩是例外。再苦的日子,每到过年,绝大多数小孩都会得到一身新衣。我同学的妈妈,生了八个孩子,给每个孩子穿暖和成了她最熬煎的事。看到谁家孩子穿了一件新棉袄,她会忍不住伸手去摸,摸完了,眼里喷出朝阳似的亮光:嘶,三表新!嘶,三表新的!啧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赞不绝口的三表新,就是新里子新面子和里面填充的新棉花。这样的三表新棉袄多数时候是粗布做的。要是谁家孩子穿了一件细布做的,那就是最最奢华的享受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家也许由于长年累月的操劳,患了鼻窦炎,她每次这样赞美眼前的新棉袄时,总是禁不住抽动鼻子,把快要掉下来的鼻涕又吸溜回去:嘶,三表新,嘶,三表新。有一年冬天,她坐在没有褥子铺的炕席上,终于为出远门的小儿子缝了一件新棉袄。她兜起手里的棉袄,对着从窗子射进来的光亮,开始她习惯性的赞叹:嘶,三表新,嘶,三表新!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子慢慢好起来后,人们还是忘不了借衣服的老习惯。我订婚那年,买了一件白色羊毛衫,雪白雪白的,闪着长长的绒毛。有一天,我妈对我说,你姨要借你那件羊毛衫。我问,给谁穿?给辛儿(我姨的大儿子)穿,辛儿要相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爱我姨的,可是,还是没有把羊毛衫借给她儿子。当时我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件羊毛衫,还没沾过身,怎么能随随便便借给别人呢?再说了,这是女装耶,你要把它硬生生套到粗毛大骨头的小伙子身上吗?这也太不尊重我这件宝贝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这件衣服我也没穿过几次,过了两遍水,就缩得认不上卯了,只能当童装送给其他亲戚的小孩。那时的羊毛衫工艺很不成熟,解决不了缩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12/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