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地下水知青朋友们(精编版)

文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刚满十六周岁我就和初中同学一道去延安东南部的临镇插队落户了。六九年的元月份生产队就迎来了大批从北京来的插队知青。我们虽然没在一个知青点生活,但当年这些从首都过来学生的一举一动还是特别引人关注的,他们的语言和穿着以及行事作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周边的人。在我插队的四年中,结识了不少北京知青,我们一起开会学习,在生活中相互关照,有的还成了我非常要好的朋友。但真正的和北京知青朝夕相处并建立了长久友谊的还是在招工到延安地区钻井队(后改名为延安地区地下水工作队)以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二年八月份,经过一段曲折,我终于被招工到延安地区钻井队。到了钻井队我才慢慢了解到这是一个成立于洛川,后新建于富县茶坊镇的新单位,机关办公室、车间、职工宿舍都是新建的。钻井设备由北京和省上支援,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工人也由省上和地区调配,新工人大部分都是从宜川、洛川、延川、富县和黄陵县招工来的北京知青,他们被送到西安分工种培训了一段时间后,就投入到不同的岗位开展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建的钻井队基建任务很重,队里职工全程参与了新队部的建设工作。当时工程机械欠缺,不少机械设备都靠人力装卸安装,年轻力壮的知青们成为基建的主力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汽车拉来的机床,要靠人力卸车并下垫滚木用大绳拉进车间就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队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我被正式分配到正在黄龙县范家卓子打井的四分队工作。这是一支整体由省地下水下放到延安的一个钻井队,师傅们都是随钻机而来的关中人,其次都是新招工来的北京和延安当地知青。由于分队都在野外作业,我在下分队前在队里领取了不少劳保,有皮大衣、皮棉鞋、皮帽子等等,穿戴起来就像从“威虎山”下来的一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四分队的北京知青不是很多,在我到来之前有陆宝乾、商学斌、张彦芳、梁新平和赵立言等,后面又来了索伟、陈德华和李盼曾。我在四分队工作了大约有一年多时间,先后在黄龙范家卓子和富县郭丰、太宜、东里村打了几口机井。当年打井任务不多,一年中有多半年时间都在工地待命,陆宝乾是知青中的老大哥,知识面很广,在闲暇时我和商学斌、张彦芳经常听他天南地北的侃大山。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在四分队也没有拍过照片,这张照片是我调回队部后,参加队里的文宣队去四分队工作地槐树庄农场慰问演出期间和张彦芳、李盼曾、商学斌拍的唯一一张照片,应该是由同行的陈行拍摄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队部工作后,我被安排到钳工班,给北京知青钳工谷秋芝当徒弟。钳工对我来说是一门从未接触过的新工作,车间所有人都是我的师傅。和我同住一间宿舍的北京知青董明昉和我同在钳工班,在学习钳工的基本功上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知青臧淑敏也在钳工班工作,她的活干的很仔细,我印象中她磨钻头的技术非常好,用钻床打孔是钳工的基本功,跟着她学了不少磨钻头的方法和窍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知青王治秀在钳工班开刨床,刨床活不多的时候也同我们一起干些别的活。这是我们俩在台钻上给工件打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钳工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给汽车焊水箱,这是一个相当细致的工作,破损的水箱如果焊接不好,安装后汽车发动机一加压漏水就前功尽弃了。我跟着钳工班长北京知青刘志生学焊水箱,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后来干的还不错,不过干这个活还真的是很磨人性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车工是我很喜欢的另一个工种,看着他们干活就像变魔术似的,一块黑乎乎铁棒转眼就被他们车成一件锃光瓦亮零件了,真让人羡慕。我没事就去车工班看董宝莲、高清河他们干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知青陈行干的也是车工,他不但活儿干的好,业余时间很擅长拍照并自己冲洗照片,我这个集子里的照片很多都是他的作品,真的很感谢他给大家留下这些宝贵的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钻井队的汽车全都由车间的汽修工修理,后来外单位也有车在我们单位修理,看着他们爬上车头拆卸发动机,叮叮当当的磨汽门觉得真的好有技术啊。这是韩方生和李雪松在修理汽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汽修车间的四位女知青,左起王素华、甄淑媛、吴隐柱和崔立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电焊工在机修车间是个比较忙的工种,除了要修理和堆焊钻头外,其他工种的焊接活也要他们干。我有一次在协助焊活时不小心被电焊的弧光晃了眼,眼睛肿的都睁不开了。这是 电焊工北京知青杨占年在焊接汽修工吴隐柱拿去的工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井队有六台铁牛55型拖拉机,主要用于在打井时给钻机拉循环水,也兼顾单位其他运输工作。每台拖拉机配备三名知青为驾驶员。那时候我就觉得驾驶拖拉机很威风,看到不少知青都偷偷的学会了驾驶,心里也痒的不行。借着去单位农场秋收的机会,我第一次用姚素清驾驶的拖拉机练了手,一开始在场院里转圈碾庄稼,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也敢开到公路上跑了。这是北京知青拖拉机驾驶员陆慕陶,背景是富县城外的开元寺古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知青拖拉机手刘秀芹和吴隐柱在铁牛55型拖拉机上摆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井队的空压机由省上调过来的一位男师傅带着两位女知青王运兴和耿莉管理运行,当机井打到设计深度并将管子下好后她们就带着空压机来洗井了,打好的机井洗完了才能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车间的四位女知青,李瑞荣(后排左二)和我都在钳工班,是喝水都长肉的胖姐姐。崔立双(后排左一)是汽修工,也是我们队里的妇女主任。前排左起王素华、吴隐柱都是汽修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机修车间的四位风华正茂的男知青在井队门前的农田拍照,左起韩方生、雷思晋、张巧豪、陈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知青冯治安、潘晓微、沈世刚在队部窑洞前合影,这排窑洞是队部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知青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不少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队里组织的小乐队有模有样的,经常参加富县组织的文艺汇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知青窦宜武是拖拉机驾驶员,拉的一手好二胡,我经常求他拉些当时听不到的二胡名曲给我听,他是有求必应。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刘天华、阿炳并欣赏到了他们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井队的篮球队几乎全部由北京知青组成,男队女队身手不凡,在参加富县组织的篮球比赛时屡屡获奖,球队在富县小有名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知青们几乎个个都会游泳,蛙泳、自由泳、仰泳我也是看他们游泳才知道的,不像我们当地的孩子在水里只会“狗刨”。每到夏天他们就相约去水库或者洛河水深的地方游泳。有一次他们带着我去富县牛武沟柳稍湾水库游了一次泳,看着黑绿黑绿的湖水我全程抓着汽车内胎就没敢撒手,在水面上漂了一小会儿就吓的跑上岸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在四分队工作时加入共青团的,回到队部后又被选为机关团支部的宣传委员,这是机关团干部和窦焕超队长在机关大院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井队时参加了队部组织的文艺宣传队,由于在插队时参加过北京知识青年赴京汇报团演出组的活动,对排练节目还是有些经验的。文艺宣传队主要由队部的北京知青组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编排,在队政工科负责人的带领下去基层分队慰问演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队部文艺宣传队在巡回演出途中路过黄陵县,队员们去黄帝庙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井队团总支书记刘鹏即将调离,队领导和部分同事与刘鹏在队部前院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富县革命烈士陵园就建在茶坊镇,每年清明节团支部都会组织团员青年带着自制花圈前去祭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年一到冬季,在野外工作的各个分队要回队部进行休整,队里一下就热闹起来了。这是在队部的大会议室召开全队大会。那时候的会议室其实就是一间大房子,开会时都得自带小板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富县的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基建也给井队分配任务,井队的职工们需自带工具前往指定的地点去参加劳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井队食堂的伙食很一般,时间长了大伙都吃腻了,好在自己都有技术了,不少知青自己动手做了煤油炉,炒菜、煮粥下面条都不成问题,时不时的炒几个菜大伙聚聚解解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地下水大门前合影,左起前排:周宜昌、曹景山和我,后排秦亚平、刘鹏和高仁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5年10月我被单位推荐去西安上大学,离开井队之前,和车间领导、钳工班的知青朋友们在茶坊照相馆拍了一张留念照。前排左起:杨士杰、王天才 (车间主任)我、董明昉;二排:臧淑敏、祁援、陶文华、苏传明、岳光辉;后排:李瑞荣、孙美蓉、谷秋芝、李秀芳、苏联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井队后我在陕西机械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学习了三年。在井队钳工班的工作经历为我的学习打了一个扎实的基础。虽然进校前文化程度不高但看图、制图以及各种工具的使用、操作和设计都不输别人,这些都和我在井队的工作经历和知青师傅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毕业后学校统分我去延安汽车修理厂工作,但我和井队的知青朋友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他们按照国家政策分批逐渐回到北京,联系也一直没有中断,在井队三年和北京知青朋友们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时不时的在脑中浮现。只要有机会去北京出差总想着能和他们见见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1年年底我参加了省里组织的考察团去了一趟欧洲,回国后我特意在北京多待了几天。董明昉、刘志生就近联系了几个朋友一块聚了聚,多年没见了大伙儿回忆起在井队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有说不完的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在一个宿舍的哥们儿在北京又见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4年专程去北京参加我的班长刘志生之子的婚礼,这次见到的知青朋友真不少。除了向刘志生、谷秋芝两口子表示祝贺外,能和众多知青朋友相聚是我盼望和非常高兴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6年7月我参加了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学习班。利用学习空间请井队的知青朋友小聚了一下。并邀请在京的地下水知青朋友们在方便的时候一定回延安看看,我会全程陪同并提供一切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董明昉夫妇和王喜文回到延安,我抽空陪同他们去南泥湾参观并驱车到富县茶坊地下水旧地(市地下水工作队已经搬迁至延安)看望住在这里的同事。巧的是曹景山夫妇和刘晓清自驾也来到茶坊,我们一同在地下水大门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地下水曾经住过的窑洞前三个舍友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地下水大门后的大斜坡上和单位曾经的同事合影。我也是多年没有回地下水了,看到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住过的窑洞,见到曾经的同事也是非常激动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喜文和李来安后来从井队调到市政府车队工作,这次回延安联系了窦队长和李来安一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延安工作的原井队职工师琼、郭丽华专程与董明昉夫妇、王喜文、曹景山夫妇、刘晓清、马保利在地矿宾馆和原地下水工作队窦焕超队长相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1年5月陪市领导去北京出差,抽空和井队的部分朋友见了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1年9月,韩方生夫妇、纪桂芳夫妇、甄淑媛、代成器、李德云回到延安。正好我也退居二线了,有时间全程陪同老朋友们在延安转转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共中央所在地枣园旧址五大书记广场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毛主席旧居出来纪桂芳感慨良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延安郊区的井家湾农家乐很有名,我们一起去那里吃陕北小吃,听陕北民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延安工作的原地下水同事师琼、郭丽华陪同从北京来的客人乘车前往宜川壶口瀑布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左起:代成器、于进喜、纪桂芳的朋友、李德云、师琼、崔立双、甄淑媛、韩方生、郭丽华、纪桂芳、徐文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黄河壶口前的江泽民题字碑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宜川县城休息时巧遇从北京回老家的苏传明和李桂梅,大伙在宜川宾馆门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9月我正式从单位退休,有大把的时间带老伴出来旅游了。北京的知青朋友知道我俩到京后请我们吃了全聚德的烤鸭,这次相聚来的朋友可真不少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伴是第一次见我的北京知青朋友,对他们的热情接待印象深刻感触很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韩方生、纪桂芳、李德云、崔立双、代成器在北京砂锅居设宴招待我和老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5年8月底陪同父亲来北京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活动,组织部门为保证参加阅兵的老八路、老支前模范能安全、健康的参加九月三日的正式活动,对老同志们下榻的酒店实行严格的管理,出去要请假,想多待点儿时间都难。好在我人缘好,管理部门准了我半天假,才和部分原地下水工作队的朋友在刘志生家中小聚了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7年9月,地下水工作队在京的知青举行一年一度的聚会,这个聚会他们已经坚持了很多年了,这在回京的知青群体中是很少见的。聚会使他们在井队多年建立起的友谊得到了延续,同事之间的感情近一步加深。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专程去北京参加了这次聚会和多年没见朋友们见了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参加聚会的原四分队的部分知青合影。左边两个是张德春和索伟,随后是多年没见的高恒臣,我和商学斌、梁新平当年在四分队是陆宝乾的忠实听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聚会的组织者之一是我们钳工班的班长刘志生,也是大家伙儿的“二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冯炳彦是宜川本地人在井队和我是同事,调到延安供电局和我老伴也成同事了,他爱人是北京知青但没在井队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7年刘志生、谷秋芝口子来西安,我和他们在钟楼边相聚,在西安有名的西贝莜面村共进了午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王中和来西安旅游,住的酒店刚好离我家很近,井队的兰德胜、宁娇梅两口子也来酒店和大个见面,我们在酒店天南地北的聊了好久,随后我在家门口请他们吃了西安人经常吃的牛羊肉泡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编辑这个美篇已经快到2024年的年底了,看着这一张张黑白或者彩色的照片,和北京知青朋友多年的交往仿佛就在眼前。一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青涩少年都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其中有些朋友已经早我们离开了。我编这个美篇的目的是要记住我们曾经的辉煌,珍惜我们的友谊和今后的日子,从爱护自已的身体做起。2025年的聚会我希望见到我想见到的所有朋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美篇的编辑得到董明昉、韩方生、刘志生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1月9日于延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