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书

轻舟

<p class="ql-block">(秦学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听人说,打开书了然,关了书茫然。笔者也有这个苦恼,书看后似过眼烟云,啥印象也没留下,这不是白看了吗?</p><p class="ql-block"> 不过,偶尔也有记住的。如数十年前看过的电工书至今不忘,特别是其中的欧姆定律印象深刻,因为它使我明白了短路的原理。大家知道,电线短路后果严重,甚至酿成火灾,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欧姆定律早告诉了我们,短路是电源未经过负载直接将导线连在一起了,这时电阻非常小,导致电流急剧增大,使电线烧起来,从而造成火灾。这个现象欧姆定律揭示得很清楚:欧姆定律是电压除以电阻等于电流,当分子电压一定、分母电阻极小时,电流值将极大,这不是很明白吗?懂了也就不易忘了。</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是公认难懂的,但只要明白了作者的用意,也就好懂了,也不会忘了。 如《红楼梦》开篇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担心读者读不懂,在第一回便安排了甄士隐丢失女儿,家遇火灾的悲剧,从而揭示了贾府走向衰落的悲剧。作者还担心不懂,又用“真事隐”谐音“甄士隐”,说《红楼梦》是将真事隐去了的,以防读者被误导。</p><p class="ql-block"> 又如,作者在第五回便讲了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这是为何呢?按理小说要通过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以利于读下去,曹雪芹却把小说结局提前告知,主要是因为《红楼梦》太复杂,结构呈网状,人物近千人,不容易搞明白,所以,先给读者打个招呼,免得被《红楼梦》把脑子搅昏了,其目的还是为了容易读懂。</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贾雨村。这个人很坏、很恶、没有良心,一般读者都是这样认为的。如他的两个恩人,一个甄家、一个贾府都曾有恩于他,他却过河拆桥。可以说没有他的两个恩人,他也不会飞黄腾达,可能还是个穷书生。其实,贾雨村最初还是有正直感有良心的,如在第四回,他本来还是要抓住犯罪人治罪报效朝廷的,只因那门子说出了护官符一事,便只好罢手了。还有,他刚当官时,由于不懂官场,更不会巴结上级和讨好同事,便被人参了一本,不久官帽就被摘了。</p><p class="ql-block"> 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贾雨村未踏入社会时,还是个纯洁无暇的年轻人,他并没有钻研过官场学,更不懂得怎样去经营、如何往上爬。他的单纯想法是,对上要报效国家,对下要为人民办事,只是后来被封建社会这个大染缸给染黑了,即他必须随波逐流,大家都这样做,你不这样做,在官场就混不下去。</p><p class="ql-block"> 其实,作者的用意是,把贾雨村描写得越坏,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便越深刻。看《红楼梦》的读者,有时常被作者给忽悠了,这是因为作者迫于封建社会的环境不便明写,他又担心读者不明白,便再三告示全书的结局,深害怕大家弄错了,不解其中味。</p><p class="ql-block"> 不过,作者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从《红楼梦》成书以来,便引发了对其的探寻和猜测,甚至成了一门单独的学问——红学,这又说明什么呢?应该还是对《红楼梦》有疑问,还是没有完全弄明白,即还是没有完全读懂,一旦真正懂了,便什么都清楚了,也不会去争吵不休了。当然,达到了这个境界,《红楼梦》这本文学巨著的真谛,也就家喻户晓了,更不会忘了。 </p><p class="ql-block"> 要读懂或忘不了一本书,读书的范围不妨广些,不仅读文科书,也读理科书,甚者,还应读读生活这部大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