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全面提升高一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营造积极健康、文明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校高一年级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安全教育、课堂与自习纪律、卫生、宿舍内务整理、家校共育以及仪容仪表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通过系统的规划与实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概况</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自9月14日启动,面向高一年级全体学生,旨在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意识,将文明行为内化为自觉习惯。活动过程中,年级组协同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家长,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养成教育工作,力求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效果。</p><p class="ql-block"> 二、活动内容与实施过程</p><p class="ql-block"> (一)安全教育常抓不懈</p><p class="ql-block"> 1、法制纪律安全专题报告:邀请县交警队和园区办派出所有关人员到校举办法制纪律安全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以及校园活动安全等多个方面。讲座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p> <p class="ql-block">“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文明伴我行”演讲赛</p> <p class="ql-block"> 2、主题班会深化认识:各班级定期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讨论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分享自己的安全小故事,并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强化自我约束,时刻牢记安全第一。</p> <p class="ql-block">晨会、班会进行交通、饮食等安全教育</p> <p class="ql-block">进行宿舍消防、火源及安全排查</p> <p class="ql-block">教室安全排查</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进入校外租住户安全排查</p> <p class="ql-block"> 3、安全演练强化技能:组织了消防演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等实践活动,模拟真实的紧急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逃生路线、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技巧。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确保学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p> <p class="ql-block">安全疏散演练</p> <p class="ql-block"> 4、处处做好安全提醒:在教学楼楼梯转弯处张贴安全温馨提示,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注意上下楼梯安全;在楼道张贴安全通道标识,提醒学生注意课间安全。</p> <p class="ql-block">楼梯安全温馨提示</p> <p class="ql-block"> (二)规范课堂与自习纪律</p><p class="ql-block"> 1、明确纪律要求:制定了详细的《高一年级纪律管理细则》,明确规定了上课和自习期间学生的行为准则,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随意讲话、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并将这些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清楚知晓纪律红线。</p><p class="ql-block"> 2、教师监督引导: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对于遵守纪律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出现违纪行为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和纠正。同时,上课、自习期间值班教师进行巡查,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营造安静、专注的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 3、自主管理:各班级建立了以班干部为核心的学生会纪律部,协助教师进行课堂和自习纪律管理,检查学生小早读和晚读情况。小组成员负责记录同学的表现情况,每天向班主任汇报,对于纪律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表彰,对反复违纪的同学则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帮助其改正不良习惯。</p> <p class="ql-block">纪律管理评分细则、年级巡查及纪律部检查情况</p> <p class="ql-block">小早读、晚读督查</p> <p class="ql-block">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入班级检查小早读、晚读</p> <p class="ql-block"> (三)强化卫生意识与习惯养成</p><p class="ql-block"> 1、环境卫生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渠道,广泛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的观念。增强学生保持校园整洁的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2、班级卫生责任落实:将校园环境卫生区域划分到各个班级,明确班级卫生包干区和教室内部的卫生责任分工,要求学生每天定时打扫,做到地面无杂物、桌椅摆放整齐、黑板擦拭干净、垃圾桶及时清理等。成立以各班生活委员会为核心的学生会卫生部,检查教室和清洁区卫生打扫情况,定期召开生活委员会议通报检查结果,激励各班级积极做好卫生工作。</p> <p class="ql-block">卫生管理评分细则及卫生部检查情况</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带领学生打扫卫生</p> <p class="ql-block"> 3、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倡导学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头发整洁、不随地吐痰等。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密切关注学生个人卫生情况,定期组织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提醒和督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p> <p class="ql-block"> (四)推进宿舍内务整理规范化</p><p class="ql-block"> 1、内务标准制定:结合学校宿舍管理规定,制定了《北城中学宿舍内务整理标准》和《北城中学宿舍内务评分细则》,包括床铺整理、物品摆放、地面清洁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标准范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整理内务。</p> <p class="ql-block">宿舍内务整理要求、评分细则及宿舍图片</p> <p class="ql-block"> 2、老师指导培训:联合公寓管理员,深入各宿舍,对学生进行内务整理的现场指导和培训,手把手教学生叠被子、摆放洗漱用品、整理衣物等,耐心解答学生在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内务整理的基本技巧。</p> <p class="ql-block">召开宿舍舍长会议</p> <p class="ql-block"> 3、宿舍检查与评比:学生会宿管部负责内务检查,定期对各宿舍的内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分,定期评选出 “文明宿舍” 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对表现不佳的宿舍提出整改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做好宿舍内务整理工作,营造温馨、整洁的宿舍环境。</p> <p class="ql-block">每周班主任检查及宿管部学生检查情况</p> <p class="ql-block">部分优秀宿舍图片</p> <p class="ql-block"> (五)加强家校共育协同育人</p><p class="ql-block"> 1、家长会搭建沟通桥梁:召开了高一年级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了本次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强调了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并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同时,听取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解答了家长关心的问题,为家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2、家校互动反馈机制:通过家长微信群、电话沟通等方式,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同时鼓励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形成双向互动的反馈机制。对于个别行为习惯存在较大问题的学生,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讨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携手帮助学生改进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家长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 (六)严格规范仪容仪表</p><p class="ql-block"> 1、明确仪容仪表标准:执行我校仪容仪表相关规定,要求高一年级学生保持朴素、整洁、大方的形象,符合中学生的身份特点。例如,在校必须穿校服、男生留短发、女生不烫发染发,不佩戴首饰等,并在班会、晨会宣读等方式让学生熟知这些标准。</p><p class="ql-block"> 2、日常检查督促整改:成立了由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的仪容仪表检查小组,每周日、周三进入教室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学生,当场进行提醒并记录下来,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班主任在班级内加强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日常监督,确保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仪容仪表复查</p> <p class="ql-block"> 三、活动成效</p><p class="ql-block"> (一)学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p><p class="ql-block"> 通过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学生们对各类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必要的应急技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主动规避安全风险。例如,在校园内行走时更加注意交通安全,上下楼梯有序靠右行走,用火用电安全意识也显著提高,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二)课堂与自习秩序井然</p><p class="ql-block"> 随着纪律规范的严格执行和监督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学生们的课堂与自习纪律有了极大的改善。课堂上,学生们能够按时到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违纪现象大幅减少;自习时,教室安静有序,同学们都能自觉专注于学习任务,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 (三)校园环境整洁卫生</p><p class="ql-block"> 经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和卫生责任落实,学生们的卫生意识显著提高,校园内乱扔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班级卫生包干区和教室内部始终保持整洁干净,个人卫生习惯也越来越好。同时,宿舍内务整理水平不断提高,“文明宿舍”数量逐渐增多,学生们共同营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 (四)家校合作更加紧密</p><p class="ql-block"> 通过家长会和家校互动反馈机制的有效运作,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参与度和支持度明显提高,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密切。家校双方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五)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得体</p><p class="ql-block">在严格的仪容仪表检查和督促下,学生们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范,注重自身形象,展现出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中学生风貌,校园内整体形象更加整洁、有序。</p> <p class="ql-block">整洁干净的教室卫生角</p> <p class="ql-block">表彰优秀班集体</p> <p class="ql-block">表彰纪律之星、礼仪之星、学习之星、卫生之星。</p> <p class="ql-block"> 结语</p><p class="ql-block"> 本次高一年级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在多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持续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成为有素养、守纪律、讲文明的新时代青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