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之桥

森林之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家乡真可称之为“桥乡”。在全镇25个行政村中,有大小桥梁30多座,光是我们行政村不足10公里的河道就有6座桥梁。虽然这些桥梁并不壮观宏伟,不含文化历史底蕴,但它们是乡亲们实现美好梦想的通道。众多的桥梁也充分展现了党实行改革开放、振兴乡村伟大方略给我们家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富裕变化。因此,我把家乡的桥梁誉为“富之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家乡地处粤西山区,山高林密,水源充足,水多河就多,河多桥也应该多。然而,我1978年3月应征参军时,家乡仍处于贫困时期,当年,我们大队的河道一座桥梁都没有,是民兵营长和学校师生敲锣打鼓步行、涉坝将我欢送到公社武装部的。那时候我们全公社只有一座朋情桥,此外,还有一座白纸厂用的铁索软桥。那铁索软桥行人通过的时候随着人的运动一起一伏,有时还会左摇右晃,令不少人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家乡地处山区,道路崎岖狭窄难走,昔人,人们通过河流需要趟水、涉坝、跨石墩子,不少住地偏远的乡亲一年到头也难得到圩镇上赶一次集。未建设朋情桥之前,公社供销社的物资只能依靠人力双轮板车人工运输。一个七八个壮年人的双轮板车车队,夏顶烈日,冬冒寒冷,早出晚归,不停地跑走去。上坡时,一个人在前面拉,两个人在后面推,拉车绳索勒得拉车人的肩膀发红、汗流满面;下坡时,需要用力将车子往上顶,降低车速,否则,车速过快,人跑不及就极其容易出现危险。自从建设了朋情桥,供销社的货物全部利用汽车运输,不仅降低了人力车拉运的体力消耗和危险,而且公销社的物资供应也逐渐增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释放了劳动生产力,乡亲们除了管理好承包土地外,不少乡亲外出务工,各展身手,勤劳致富。有的进厂工作,有的搞建筑,有的开餐馆,有的开公司,逐渐地部分乡亲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有了建楼房的想法。但是,由于山路狭窄,河道没桥,材料拉不到位,即使有钱建楼也不容易。大家只好想办法先架桥修路,后建楼盖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6年临近春节,我准备从部队回家乡探亲,妻子特意写信告诉我,原来需要涉水过坝的河坝上游已经建起了一座梁桥。这是实行改革开放后我们镇首座通往山村大队的自建桥梁。按照谁受益谁给钱的原则,实行依据人口集资、乡亲自愿捐助、上级政府支持三种办法,解决建设桥梁的资金来源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桥修路造福万代。乡亲们建桥修路的热情十分高涨,可谓有钱者多出,少钱者多出力。建桥时,我妻子正孕育着女儿,她仍然坚持揣着个大肚子上山伐木搭排架。乡亲们劝我妻子小心一点,她说:“不要紧,我要让女儿知道,为建这座桥梁咱娘俩也出过力、流过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们乡村修建的桥梁中,既有百余米长的主河道桥梁,也有二三十米的支河道小桥。有的为了一个村庄二十多户人家的方便,在就近的河岸修建一道桥梁,以至相隔不足5公里的三个村庄就修建了三道桥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家对面半山坡上的三鼎村只有20多户人家,而他们出行不是需要经过主河道就需经过支河道,他们村里有旅居香港的乡亲,有公务员、任职教师,他们总感到家乡出行不便。因此,他们经过旅居香港乡亲的捐赠,按人口集资,相关电站老板支助、上级政府支持等办法,建了一座数十米的桥梁,还建设了一个设计美观的村庄牌楼。有一个独住山埇的人家,为了出行方便,他们经上级批准砍竹伐木,换取资金,家庭拿出近十万元现金,国家补贴一部分,专门修建了一座独户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了这些桥梁,乡亲们需要拉材料建楼房方便了,需要开车回到家的不用犯愁了。如今,春节期间不少乡亲家门口都停有小汽车,尤其是每逢请喜酒、办“年例”时,小汽车常常难找停车位置,尽显家乡的富裕景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0年9月21日,家乡遭遇了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将家乡数十座大小桥梁冲毁的仅剩下两座跨越主公路的老桥。大灾之时,桥塌屋坍,让乡亲们焦急万分,不知道如何是好。很快,解放军救援队伍、各级政府的帮扶解困人员迅速驻镇入村,了解受灾情况,为生活困难的人员发放救灾食品、生活用品,以解燃眉之急。国家拿出专项救灾资金支助楼倒屋坍的乡亲们修建住房。对被冲垮的数十座大小桥梁,统一摸底排查,重新合理设置,迅速施工重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快各种施工机械进入现场,修便道、灌注桥墩、架设桥梁,不足一年时间,数十座大小桥梁一一恢复建成通车。乡亲们说:“要是在国民党时期,遇上这么大的水灾,真不知要饿死多少人,贫穷多少年。国家富强了,人民就是幸福,眨眼之间新楼房、新桥迅速重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5年底,为举行同镇同年入伍铁道兵战友、军嫂首次聚会,我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全镇的25个行政村,特别仔细观看了连结各个村庄桥梁,尽管它们大小不一,形状有别,但这些桥梁均为乡亲们出行带了极大的方便。桥梁连结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桥梁是连结亲情、乡情、战友情的纽带。虽然我生活工作在异地他乡已经40多年,而且退休后仍然居住他乡,但我对家乡的桥路之情情有独钟,它们为我们常回家看看提供了极大的便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