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故事]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滿天

汶水嬴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年七十又五的我,已是撇七奔八的人了,能健康地活着,就是胜利。“臣本布衣”,一介草民,没什么作为。托国泰民安的福,安享晚年,幸哉乐哉!回顾我的2024,就来个老汉子卖瓜,自卖自夸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是动动大脑,写点小文章,防止老年痴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一年,我在《书香临朐》上发表了《李达源沂山留墨宝》《漫谈&lt;马益著文集&gt;》《良将领袖 巾帼英杰》《民国初年的“买契”》巜&lt;永远的怀念&gt;学习收获》《蒲馨文学社》《谈&lt;韵白集&gt;》《民国初年的验买契》《追忆老同学刘秀云》《吕庄遗事》《刘秉台生卒年月有待考证》《刘清江闯关中和后裔寻根》《拜读&lt;老年健康生活三百千》《刘少奇&lt;论修养&gt;的四个版本》《乡村名称的频繁变动期》《读&lt;我的人生&gt;札记》等17篇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上发表了《一则火了的视频》《杨婉婷获毛里求斯总统奖》《吕庄为何没有姓吕的》《痘疹名医刘秉台》《剿匪英侠刘清浦》《抓捕瞿新生》《刘秉田的生卒年月》《赵幼斌大师在临朐》等8篇小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美篇”上发表了16篇记事小散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所写的这些文章都为宣传正能量发声,得到了好多读者的点赞和留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令我高兴的是通过写文章,今年结识了两位名人大家。一位是王继东,一位是冯恩昌。王继东从潍坊市总工会主席位上退休,现是全国书协会员、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齐鲁分院和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山东分院两院名誉院长。王老领导把他的手钞本《老年养生三百千》一书和墨宝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赠送给我。《老年养生三百千》,不仅可以欣赏老领导的书法,还可以学习保健知识。墨宝《沁园春.雪》180x70cm,行草,笔走龙蛇,遒劲有力。冯恩昌从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位上退休,是全国作协会员,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国家一级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出版34部文学作品。冯老领导把《小院散文选》《乡情散文选》《石缘》《我的人生》四本签名书赠给我。在接受两位老领导的赠品时,我和老领导都合影留念,感到特别荣幸。对两位老领导的赠品,我定将认真拜读,好好珍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是为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光发热,增进身心健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为了学习传承弘扬中国的武术文化,为了乡村的体育振兴,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在村里成立了首支太极拳健身队,至今年发展到队员30多名,十多年来常年坚持,利用早晚时间学练健身气功,太极拳(剑、棍、刀)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为了提高自身和队员的技艺,今年3月28日我特别邀请临朐县健身气功协会总教练卡志贤老师来村指导教学东岳太极拳(一路)。东岳太极拳是一种新兴的太极拳流派,起源于山东泰山,在2000年由门惠丰教授创编,宗旨包括尚武崇德、修身养性、传统文化和光大武术。通过卞老师的教学指导,我们基本掌握了套路,在后来的赛事中取得好的成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月份,我报名参加了“国际体育武术协会”组织的教练员培训,经考试合格,被授予国际一级教练员资格。10月21日,赵幼斌在临朐城举办太极万里行山东弟子培训班时,于早上在滨河公园与弟子们和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晨练。听到这一消息,我一大早就赶到滨河公园,在赵幼斌大师的领练下,在优美的“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声中共同练了85式杨氏太极拳,然后又听了赵幼斌大师对一些动作的讲解,真是苦练三年,不如大师一点。赵幼斌老师是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会长,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理事,国际著名太极大师。能亲眼目睹大师的风采,与大师一块晨练,近距离接触大师,并荣幸地与大师一块合影,沾受大师的灵气,这是我学习85式杨氏太极拳以来见到的唯一国际大师,令我终生难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今年由我带队参加县里的五次大型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月7日,我组织了由10人组成的代表队,去县体育馆参加了“临朐县第三届武术争霸赛”,集体项目是健身气功八段锦,荣获国际武术运动集体一等奖、先进工作奖,个人获24式太极拳金奖,刘海利获优秀教练员奖,牛玉堂、侯法玲获优秀运动员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月3日,由8人组成的代表队,去县城文化公园参加由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和城关街道组织的武术推广展演活动,集体展演了东岳太极拳(一路),获集体先进奖。李清华、王汝勤2人展演的太极浮沉,本人展演的32式太极拳,均获先进个人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月18日,组织了由14人组成的代表队去县体育馆参加“临朐县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暨2024年全国老年人太极健身大联动(临朐分会场)”活动,集体展演85式杨氏太极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月1日,组织了由15人组成的代表队,去沂山东大门广场参加“第二届沂山论健.中医药与大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开幕式,在县健身气功协会总教练卞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全体队员集体展演了八段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1月23日,组织了由8人组成的代表队,去临朐万达广场参加“首届红色沂蒙武术文化节暨临朐县第五届武术锦标赛”。集体项目是24式简化太极拳,获集体一等奖。个人项目张庆学的32式太极剑、36式太极刀,刘海利的初级棍术,王怀民的东岳太极拳(一路)均获金奖。晚上临朐新闻节目还播放了我抱着牌子参加开幕式的镜头,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上电视,感到特别高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太极剑身队都是老年人,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50多岁,加之个人技艺一般,但我们每个队员都有一颗火热的心,不气馁,不自卑,不仅仅是为了得奖,贵在参与,为强身健体,为乡村体育振兴,为学习传承弘扬武术文化发光发热,贡献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是在酒器收藏中找到快乐。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收藏酒瓶酒具,不仅仅是对物品的收集,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延续。酒瓶是酒的载体,凝聚着民族的智慧,闪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收藏酒瓶酒器就是收藏酒文化。要有爱心和热心,既爱又热,就有动力,舍得跑腿,舍得化钱。今年我除了继续在人事交际活动中收集不化钱且又被自己相中的酒瓶外,还投资5000多元,购买了“仿圆明园十二生肖”(每瓶带酒2斤)、十大元帅(每瓶带酒2斤)、十二生肖酒瓶、马到成功、望月飞龙、仪仗队主旗手、电视机、缝纫机、收音机、摩拖车、拖拉机、舵手等一批具有红色文化影响的酒瓶酒器,扩充了我的“酒具(谐音久居)斋”,饭后茶余欣赏一番,乃心感快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是学点家谱知识。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此乃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我们刘家营杨氏一没碑谱,二没家谱,要修家谱困难重重。面对现实我经多方调查,走访年长者,根据老者的记忆传说或部分零二片三的记录,对我们刘家营杨家胡同路北支股从入住刘家营至今的情况基本掌握,已着手开始写路北杨氏家谱。我还根据刘家营的一些有关碑记,写了本村李氏(焕章)和袁氏族谱的初稿。并和刘吉智用微信联系,帮助他们写家谱。刘吉智是刘启聪的后裔,刘启聪是我村刘氏始祖刘禄的十四世孙,在光绪十七年率子孙闯关中,来到陕西富平刘家窑落户至今。我利用刘家营的有关家谱和碑谱,同刘吉智进行微信交流,已写出初稿。今年我加入了山东省家谱研究专业委员会,成为383名会员之一,对我来说,加入这么高档次的组织,是荣幸的,在山东家谱(会员)群里可以向各位专家学者学习交流提高家谱方面的有关专业知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4,我没有懈怠,没有无所事事,不依赖别人,听党话,跟党走,与时俱进,力所能及,做了一些与社会与家庭与个人有益的事情。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正因如此,才更应该珍惜当下,“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只要我们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有“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勇气,有“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毅力,就会有“革命人永远年轻”的状态,向王继东冯恩昌老领导学习,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为社会发挥余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