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记忆 | 卖西瓜

宁波瓦尔特

<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初期的那个夏天,阳光炽热,稻香四溢。我,一个年少的孩子,总是跟在娘舅和表哥的身后,踏着清晨的露水,从励江岸来到姜山镇中心——姜山大桥一带,开始我们的卖瓜之旅。</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姜山,正值早稻抢收的尾声,“双抢”农忙尚未结束,娘舅家的三亩瓜田里,西瓜、海东青、黄金瓜等各类瓜果纷纷披上了成熟的色彩。丰收的喜悦并未完全冲淡娘舅心中的忧虑——种的瓜太多,四亲八邻都已送过,如何才能将这些瓜果变成家中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于是,娘舅决定趁周末去镇上摆瓜摊,四个稻箩的西瓜,装满了一辆手拉车。那时的瓜摊,简陋而实在,放下稻箩,就能出摊。</p><p class="ql-block"> 周末一大早,人民路(现已改为:顺明路)已经人声鼎沸,马路两边都是卖瓜果蔬菜的临时摊位。西瓜是主力,黑皮的浙蜜、绿皮的8424,都是娘舅精心挑选的品种,尤其是那后来引种的8424,口感更佳,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姜山大桥南面桥脚下,成了我们的临时据点。手拉车轮子用砖块垫好,我们一伙人开始叫卖,“西瓜卖嘞,只只包红”,叫卖声穿越喧嚣的东新老街。</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西瓜,价格实惠,一毛多一斤,用的是老式秤,秤花跳跃间,是娘舅和顾客之间无声的较量。而我,则成了临时的“人体计算器”,娘舅报出重量,我便迅速心算出价格,虽然起初有些慌乱,但很快便得心应手,娘舅那温暖的摸头杀,是对我最大的鼓励。</p><p class="ql-block"> 遇到大买主,是当天的幸运。记得有一次,一个穿着派头的男子走来,豪爽地表示要买下两筐瓜。娘舅接过他手中的大团结新钞票,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表哥偷偷告诉我,那是某某厂的老板,那一刻,我心想这样的买主来两个多好,一会儿就能卖光。</p><p class="ql-block"> 看着逐渐空去的箩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那些汗水浸透的日子,那些与娘舅、表哥并肩作战的时光,都化作了此刻的甘甜。然而,在这份甘甜背后,我更多地感受到了姜山劳动人民的不易。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用坚韧的意志支撑着家庭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卖完瓜后,瓜田随即迎来了晚稻的播种季。瓜田里,瓜藤蔓延,我从娘舅那里接过钉耙,与小表哥等人一同投身于清理瓜藤的工作中。这项看似简单的扒拉瓜藤任务,却成了我暑期最后的使命,也是我最为热衷的劳作。</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能锻炼我的臂力,更让我在过程中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我会把撂下钉耙,和表哥、表姐夫们捡起“撂藤瓜”当作手榴弹投掷比远,而那些藏在藤蔓间未曾被发现的大瓜,则成了我们解渴的佳品。</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瓜田上的我们挥汗如雨,但心中却充满了劳动的喜悦。三亩地瓜藤逐渐被清理干净,一片片整齐的土地再次映入眼帘。手中的钉耙虽显承重,但我知道,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即将到来的金黄秋天。</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