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千般好 最美朱家角(江南行九)胜勇华为Mate 60 Pro手机拍摄🎬

胜勇

<p class="ql-block">上海市郊周围现在拥有11个古镇。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家熟知的古镇也就嘉定镇和南翔镇。另一个大家都叫的青浦县。到了1991年朱家角才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这一次来朱家角镇是我朋友提出来的,之前他们来过这里。</p><p class="ql-block">于是10月24日,上海的第五天早上吃过早饭坐地铁17号线到上海西边的青浦区国家 AAAA级旅游风景区朱家角古镇游览。</p><p class="ql-block">朱家角古镇在宋元期间形成小集镇,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解放初期朱家角一度被划定朱家角市(与之苏州地区的常熟市早期也被划定为市)。</p><p class="ql-block">古镇占地3.08平方公里,河港纵横成网,九条百年老街沿河蜿蜒,千栋明清建筑依水停立,36座古桥古风犹存……。</p><p class="ql-block">因朱家角镇的地理位置优越,历代文人如唐代李白、宋代杨万里、明代诗人徐渭、冯梦龙都对朱家角古镇水乡留下了一片赞美之词。</p> <p class="ql-block">出地铁站不远处就是朱家角古镇的水码头。</p> <p class="ql-block">人工摇撸划过来的游船到蛮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这种看似平常不起眼的木船,才有与古镇匹配的具有年代感的配置。</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四人每人船票20元,加上由成都过来的四位女士共乘一船。船工一顿熟炼的操作,船头立马靠上岸,一位老师付手拿绳索轻松由船上跳上码头,把缆绳绑上岸边木桩上,放上跳板让我们上船。</p><p class="ql-block">二三分分钟船老大一顿骚操作,船头旋转180度。调正船头,船老大即喊:坐好了、开船!</p><p class="ql-block">我第一个上船坐在船头中间位置,只见船缓缓划破水面丝丝平稳滑动向前。船尾船老大摇撸竟然听不到撸浆与钢制球形球面磨擦发出的吱呀、岐呀声……。</p> <p class="ql-block">朱家角給人第一印象有点象50年前乡下河滨见到的那个样貌。</p> <p class="ql-block">船行走100米,即进入一个双孔桥下。看似低矮的弯月形桥洞,船顶上那个竹编顶蓬能过得了吗?</p> <p class="ql-block">我们座的船轻松无障碍通过。小时候常在河边走,也常常会看到外地来的船只因为船身尺寸过大被卡在河道两石壁之间船工非常吃力的用双手撑河边驳岸困难前进。也有的船上装载的货物太高过不了青石桥的穹顶。</p><p class="ql-block">我在写湖州篇的时候说过,城市内河分三种宽窄不同的河道,不同尺寸河道船只的荷载、限高都有规定。象京杭大运河宽度和荷载可以通航100 ~500吨的船只。</p> <p class="ql-block">半月形石拱桥倒影在水中,透过桥洞看见一排由高到底逐渐变小的白墙黛瓦建筑群和最远处的横卧在河道上的小石桥真是太美了!因为朱家角古镇本身住着当地居民,河道内船只往来频繁,带动了这一片地区的人气!</p> <p class="ql-block">在江南水乡过河的石桥有拱桥、平直桥。平日里行街的行人、挑夫走拱桥,车载重物走平直桥。</p> <p class="ql-block">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云:古镇朱家角,小桥流水人家。绿杨芳草长……。</p> <p class="ql-block">静静的河道、洁净的河水碧波荡漾。周围除了听到几声鸟叫外,船尾船工摇撸有节奏的哗哗声在耳边响起。</p><p class="ql-block">河面上迎面扑来的河水特有的青香味好象有点儿时熟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我就喜欢曾经见过的原汁原味,带有烟火气息的经典江南水乡古镇风貌令人感到有一份久违了的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我家在江南,悠悠水乡里。</p> <p class="ql-block">此图中河边住家户山墙上少了过去燒柴灶的烟窗黑呼呼的烟窗口。墙脚埋在水中的墙基应该早就更换维修过。小户人家用砖块彻方柱当地基。有钱人家直接埋条石直插河中当地基。</p><p class="ql-block">江南地区靠河边民居地基传统上的构造方式与意大利水乡威尼斯的建造方法是一样的。就是选用直径10公分左右杉木圆木(有钱人家选用松木)打入水中软土层,靠河边民居用杉木圆木隔一尺打入一根木桩,即见方一尺四个角打入木桩,再在方格中间位置再打上一根木桩呈梅花桩,以此类推。排完桩再在木桩上交叉排放石塊。有钱人家沿水边用长方形条石彻一道漂亮整齐的驳岸以获取百年基业。省钱的业主会选用不成形的碎石相互不规则适度排列彻成驳岸,这类民居会因某年发大水因石块间缝隙大而被大水冲刷而塌方重修……。</p><p class="ql-block">哈哈哈😝,老叟是在为古人担忧😔!</p> <p class="ql-block">宁静的水面,完美有节奏感的水乡沿河两岸远去的靓丽的透视线。</p><p class="ql-block">碧波绕着人家走,渔港芦苇围屋宇……。</p> <p class="ql-block">差不多如此贴近水乡人生活的地方,带有一点原生态的环境。如果让我坐在有木栏杆的露台上,坐在蕂椅上,泡上一杯热茶,读一本小说度过一个下午的晨光是有多惬意、浪漫!</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木船穿过了三座石桥,这张图中出现的与马路持平的直行桥仔细观察桥下桥洞空间较高。也就是说明这坐石桥建在了地势较高的地方。或者把两岸桥头地面加高,再由桥头向下延伸一个斜坡。</p> <p class="ql-block">船行到拱桥附近,左边照壁上用红黑双色书写的朱家角三个黑红相间的大字,说明此地该是朱家角镇的中心区域。</p><p class="ql-block">中国明清之前的古建筑大凡衙门口、官宦人家的大门前都会设一个停靠车马的一个场所。门前也必会建一座八字门型大照壁。目的是防刹气的进入。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大屋一般是三进、四进设。如果不设档风的照壁,当括大风天气,大风会直往堂屋里灌形成穿堂之风。</p><p class="ql-block">一般小康或者富裕之家建的中式堂屋都是按中式对称建,一进二进家宅,但都会在进门将近二米的位置居中立一个木制屏风用于当刹气、档风、不让家里隐私暴露于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居住的现代建筑,只要家里有立玄关的位置,我们也必然建一个档外人视线和档风的屏障一一玄关。</p> <p class="ql-block">江南水乡凡有镇必有石拱桥,拱桥样式大致一致,每坐拱桥的跨度也以建桥位置的河面宽度定制石拱桥的跨度。桥洞形状有小半月型、半月型和大半月型。</p><p class="ql-block">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影厂拍摄"早春二月"电影时,拍摄场地选择在苏州一河滨拍摄。景头之一与上图相似。"早春二月"男主角孙道临先生,女主角由谢芳女士妢演。拍摄现场的拱桥上站满了围观的人群,桥下二位男女演员着装三十年代服饰,孙道临先生的一头油光锃亮的头发特别抢眼。当乌蓬船过桥洞前,有顽童向孙道临先生的头顶抛下一个小纸团。这一幕场景🎬被我同班同学亲眼目睹。🤭🤭🤭</p> <p class="ql-block">坐在船上观景和在岸上观景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象这一张过桥洞前拍到的景色别具一格。在岸上拍不到河面全景。</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观察前面这艘船,摇撸的是一位年轻人。摇撸是一门技术活,一支橹也是舵亦是浆。我上中学时去农村劳动,试过学摇撸,不好撑握。摇撸技术并不复杂,就推和板二个动作,如果节奏掌握不好,撸会从球门滑脱出来。360行门门有专攻。</p> <p class="ql-block">乡下河道比城里河道开阔,视野更宽。乡下民宅沿河以二层住宅为主。城里河道窄,沿河宅有二层、三层、四层甚至五层。船在河中航行,抬头看两岸房子高低错落,如果河道走向由北至南,那么只有在中午行船河道中才见得到太阳光,其余时候要么东晒,下午二点过后变西晒。</p><p class="ql-block">从开船一刻开始,一路上经过六座还是七座桥梁,石桥的形状、大小宽窄不一,河道两边民居高低错落差不大。因所经河道宽畅,坐在船上微风佛面,碧波荡漾好不写意!</p><p class="ql-block">我去过无锡、苏州、绍兴、周庄、湖州。只有"朱家角"和"绍兴"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最让人心广神怡!</p><p class="ql-block">不信再继续往前看最后一段。</p> <p class="ql-block">船行到河道尽头,横向一条河面宽30多米大河船来船往好不热闹,这里应该是朱家角镇的主航道定浦河。</p> <p class="ql-block">这个位置大型建筑较多,楼阁、庙宇沿河两岸排得满满当当的。</p> <p class="ql-block">前面所见五孔石桥中间桥洞宽约15米,桥洞高约8米。如果中间河道水深超过5米,那通过100吨的运货船应该没有问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的船穿过桥洞右拐,游船码头就设在桥下驳岸上。我们走出船舱踏上码头,码头上站满了准备上船的游客。从上船到下船,游船划了20分钟,按游船时速10公里算,20分钟游船经过的河道大约为3公里。</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码头上拍了一组照片。因为时间不夠今天只能走朱家角景点走一条水路和走一条古镇最热闹的北大街。</p> <p class="ql-block">对岸停了一艘淀山湖的游艇。见到对面一排房子的后面不远处就是朱家角著名的淀山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从码头出来进入朱家角镇商业街。</p><p class="ql-block">上右手边那座五孔石桥对面今天没有时间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平日里朱家角游客不多,估计日客流量在1000 ~2000人之间。来朱家角的多数人同我们一样先走水路,过后逛一下北大街,午饭选择在北大街吃。饭后再沿游船走过的水道顺道返回。</p><p class="ql-block">朱家角能评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就3平方公里的游览区域,条条块块要走完每一个景点必须要在朱家角住上一晚,化二天时间才能逛完。</p> <p class="ql-block">街上游客三三两两,来来往往游走在各大街小巷里。北大街几乎全街店铺都在开张营业,以当地小吃另食店铺为主,这里的商业味没有苏州三塘街浓。朱家角当地人做的芡实糕确实糯叽叽口感不错。芡实糕按条卖(大概是250克/条),价格有卖十元、廿十元不等。我选择了十元一条的买了二条当早餐吃。'</p> <p class="ql-block">上岸沿街边走边拍,除了拍街景,更多的还是拍临河边的景色百看不厌。</p> <p class="ql-block">街上的人流象鳥群一样,一波接着一波。一大波人拥来满大街都是,回头看看后面的街上游客稀稀拉拉……。</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随着人群流向写着"朱家角"的照壁走去。</p> <p class="ql-block">站在拱桥上拍摄桥下水景又是另一番景色。</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腑视与坐在游船上仰望角度不同、视觉上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还是从水面上拍摄的照片因有流动的水,画面更滋润、清纯。一个城市、一个乡村。有水则灵!水是城乡山川的灵魂一点不假。</p> <p class="ql-block">过了"朱家角"照壁的背后是一座上海地区独特的道教文化"城隍庙"。所谓"城隍"释为"护城河"。"城"指挖土筑起的高墙,而"隍"是指沒有水的护城壕。</p><p class="ql-block">古时人们认为与生活、劳作安乐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灵护佑。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始称"城隍神"。道教把其纳入自己的神教里面。然后在民间形成了独特的城隍文化。</p><p class="ql-block">朱家角镇早先建制规模大过县,建有一座"城隍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朱家角"城隍庙"建制规格与上海市城隍庙的建筑规模不属于同一等量级的。</p> <p class="ql-block">长江以南地区甚少见到城隍庙,既然走到城隍庙门口总得进去瞧瞧。</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中式对称建筑风格,正中放一焚香鼎一个是所有庙宇的标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候霍光大将军坐像。坐像门外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其余省略。</p><p class="ql-block">城隍庙内建筑物分大殿、太岁殿、三官殿、月老殿、慈航殿、财神殿、城隍殿、父母殿、文昌殿、关圣殿。道教把老百姓期望的生活中的面对的一切问题都包括在内了。</p><p class="ql-block">道教与佛教在教义上有各自的分工。通俗点说就是:佛教是给老百姓上思想品德课。佛教强调对所有生命的慈悲和同情,倡导非暴力和众生平等。</p><p class="ql-block">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每一个行业树立一位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让人们顶礼膜拜如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中华道教非佛教,殿堂供奉的都是平民万姓中认可的英雄人物。比如屋上左边骑马拿青龙偃月刀的关公彩绘塑像。</p> <p class="ql-block">屋顶正中上面盘成圈形的是道教中的重要瑞兽一一龙。</p><p class="ql-block">下面站立的三位:左边是由鹿陪伴左右的寿星翁,手持龙头杖和寿桃,象征着长命百岁。,中间那位是禄神代表富贵、荣誉、权利和地位。民间传说禄星是文昌帝君。右边那位是福星,道教中称为"紫微大帝。掌管人间福气的分配。三位一体在民间统称:天官赐福。</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站在全镇唯一的一座廊桥上拍摄前面横卧着的石拱桥和桥堍"城隍庙"门口的白色照壁。都数江南照壁都是清水砖墙黛瓦构建,讲究点的是在墙上镶嵌象征福祿寿的砖雕浮雕图案。</p> <p class="ql-block">为方便行人过河,特别在城隍庙附近建一座简易木制廊桥,方便居民出行。</p> <p class="ql-block">城市或者乡村镇上的商业街道宽度都在一丈左右称为街。没有店家只有住家户的地方巷子宽度5尺,为5尺巷。夏天几个小朋友脚穿木屐走在小巷青石板上发出的踢哒踢哒声清脆而嘹亮的声音,那感觉特爽!</p> <p class="ql-block">脚踏青石板过桥,又象回到了60年前那个原生态的小桥、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把观音庙建在二面环水的地方,足见观音在居民心中的地位是No,1的。</p> <p class="ql-block">繁忙的淀浦河,宽广的河面向我们外地游客展示了其莫大的胸怀,把全镇的人气集中在淀浦河两岸。我非常喜欢这里,坐在河边围栏的石条上观看周围不多见的水乡风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前面左拐上桥去北大街吃中饭。</p> <p class="ql-block">下桥左转沿东大街朝北走。</p> <p class="ql-block">找到一家吃上海本帮菜的馆子,上得二楼在二楼窗口拍了四张。</p> <p class="ql-block">饭后沿街进窄巷觅景。坐在窄巷口一位大妈挥手招呼我说后面有码头位置宽畅可以坐着休息一下。我有礼貌的回了个"谢谢"!</p> <p class="ql-block">沿河房子后面有大约50平方,长15米,宽一米到3米的河边空地,这里还有一个洗濯的水码头。坐在这里的景致不错。</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位置才拍到河对面观音庙的一个侧面,挺好🙂️!</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平台拍摄周围景色取景范围更宽。照片更靓丽!</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美景触景生情借宋代诗人扬万里诗句略改一字曰:</p><p class="ql-block">古镇朱家角,小桥流水人家。</p><p class="ql-block">绿杨芳草长,秋风落日斜。</p> <p class="ql-block">在朱家角水上、岸上游走了三个小时。我喜欢这里!</p><p class="ql-block">最后用明代奇人,江南书画家、诗人徐渭写的诗句作为我们四位对朱家角镇的评价:江南水乡千般好,最美朱家角。</p><p class="ql-block">各位再见👋🏼!🙏🏻🙏🏻🙏🏻</p><p class="ql-block">下篇《姑苏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