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序</b></p> <p class="ql-block">写了不少法国的旅文,很少写到巴黎,不是不想写,而是不敢写。每当琢磨起这个命题,纷繁的思绪便一涌而上——有时候溪流汩汩,有时候川流滔滔,纤细和粗犷浑然缠结,竟理不出一个头绪。巴黎是一定要写的,静下心来,细细梳理,还是从最容易的开始写起吧——最容易的,便也是最熟悉的;最熟悉的,便也是最有兴趣的。闭上眼睛,朝着这个思路静思冥想,眼前浮现出巴黎城里最魁伟的卢浮宫,卢浮宫里最恢宏的油画厅。黎塞留馆,叙利馆,德农馆,墙面上驻留着多多少少曾经有过的不朽的生命,在我出生的一百年之前,这些可望而不可即的生命便已离去,却又在我生命的血液里潜伏得如此之深。一幅幅油画,携着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一段段故事,携着一个个傲然、卓然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法国画家朱塞佩·郎世宁(1829-1908)笔下的卢浮宫博物馆方巾沙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法国画家莫尔斯.塞缪尔·芬利·布里斯 (1791-1872年)笔下的卢浮宫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法国画家罗伯特·休伯特(1733—1808)笔下扩建中的卢浮宫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法国画家罗伯特·休伯特(1733—1808)笔下的卢浮宫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法国画家罗伯特·休伯特(1733—1808)笔下的卢浮宫大画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法国画家罗伯特·休伯特(1733—1808)笔下的卢浮宫大画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零一四年金秋,曾经寻访过一次卢浮宫。同学和朋友问我看到了些什么,居然说不出个究竟。卢浮宫实在太浩大了,当我蹒蹒跚跚地步出圣殿,除了三大镇馆之宝,其余的皆成了一团团闪光的乱麻,百缠千绕,每一缠都灼灼其华,每一绕都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有了二零一四年的初访,便有了二零一六年再访。只可惜那一年塞纳河发了大水,卢浮宫的宝物大多撤空,再访之缘终成了一帘幽梦。</p><p class="ql-block">二访未竞,必然会有三访,二零一九年,我重整旗鼓,再访巴黎。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法国的"黄马甲"彻底搅乱了我的"踌躇满志"。市中心进不去了,有些颓伤,但又未尝不是件好事。从戴高乐机场直抵兰斯,再一路向东,造访了同时拥有斯特拉斯堡、科尔马、埃吉桑的阿尔萨斯,法兰西独具一格的东北边陲。</p><p class="ql-block">之后,便是众所周知的“新冠”,一歇便是四年。好事多磨也罢,节外生枝也罢,四年的沉寂,倒让我对卢浮宫的向往淤积更深。终于,在鸢尾花怒放的二零二四年春天,我再访巴黎,缭绕十年的卢浮之约不再是南柯一梦。</p><p class="ql-block">临行前,看到了一辑专访——“文明的对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力奋教授采访了卢浮宫博物馆古罗马、古希腊雕塑馆馆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卢多维奇.劳吉尔先生。场地设在双馆交界处的达鲁阶梯,一尊镌刻着天然隔纹的方石上,耸立着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像——</span>《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窟浩大的空间,乳白交融着赭黄,晕染出天庭最庄重的色泽:封闭的,却又是寥廓的;肃穆的,却又是吉祥的。抬眼望去,空气中的噪点被柔化了,静静流淌着的,只有光晕中滤净了世俗的一脉脉仙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 乳白和赭黄晕染出天庭庄重的色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的酮体之下,中法之间的一场“文明的对话”开始了。</span></p> <p class="ql-block">镜头从胜利女神健美的酮体缓缓下移,落定在卢多维奇.劳吉尔先生那独具一格的脸庞。有文化的积淀,有岁月的雕琢,更有一种被独特的法兰西浪漫熏陶而成的典雅和成熟。</p><p class="ql-block">采访开始了,张力奋教授的提问开门见山:</p><p class="ql-block">“卢浮宫太大了,如果只能来一天,每个人都会被折腾得精疲力尽,您能给出个游览的方案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卢多维奇.劳吉尔的回答言简意赅</span>:</p><p class="ql-block">“我会说,先扎堆地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名家大作,随后试着远离人群,去一个没有人的角落,譬如三楼国家绘画馆或者艺术品区,真正感受博物馆的平静,这种感受是比较私人的,可以是滔滔山泉,可以是潺潺涧流,于无声处,作画者和读画者的心灵碰撞、情感交流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p><p class="ql-block">我欣赏卢多维奇的形态和外貌,更欣赏卢多维奇的才学和气质,那蓬松而精致的卷髪,恰似一廓构架在颅骨顶上的“三月香巢”,芙蓉雀可驻,翡翠鸟可栖 ,吹影镂尘之间,熏染着唯属于法兰西的浪漫和轻盈。那一双深邃而清亮的眼瞳,蕴藏着热忱和智慧,让人在不经意的触碰中萌生出莫名的信任。</p><p class="ql-block">卢多维奇侃侃而谈,从胜利女神谈到断臂维纳斯,从卢浮宫谈到紫禁城,剔除了意识形态的干扰,纯学术、纯艺术的文明对话竟是这样的云淡风轻。</p><p class="ql-block">卢多维奇游访卢浮宫的建议未必适合于所有的游客,但一定适合于我。细细一想,还是心生疑虑:在终日攘来熙往的卢浮宫里,果真能找到先生描述的那一片净土吗?对此,我很难定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蓬松而精致的卷髪,深邃而清亮的眼瞳,构建出唯属于法兰西的浪漫的全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卢多维奇馆长侃侃而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时而严谨深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时而笑容可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时而笑眸里闪烁出星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成行了。从二零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我和夫人在巴黎整整呆了八天,一张博物馆通票,让我在艺术的海洋里忘情地游曳。依照卢多维先生的建议,我避开瞻仰“三宝”的浩荡人流,率先冲进了德农馆二楼的达鲁厅和莫里恩厅。与之毗邻的蒙娜丽莎厅人声鼎沸,而这里,仍可觅得喧嚣中的安宁。</p><p class="ql-block">达鲁厅 (Salle Daru), 展厅编号:75厅,号称“法兰西新古典主义大厅”;莫里恩厅 (Salle Mollien), 展厅编号:77厅,号称“法兰西浪漫主义大厅”。除了“镇馆三宝”(就归属而言,蒙娜丽莎隶属于意大利,胜利女神和断臂维纳斯隶属于古希腊),从纯粹的意义上,这里才是法兰西艺术的菁华所在。</p><p class="ql-block">达鲁厅和莫里恩厅,是我心目中神圣的殿堂,那里云集着我最景仰的艺术大师。他们是 ——</p><p class="ql-block">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p><p class="ql-block">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p><p class="ql-block">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p><p class="ql-block">泰奥多尔·籍里柯;</p><p class="ql-block">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欧仁·德拉克洛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卢浮宫金镶玉琢,凤舞龙蟠,拥有五十多万件珍贵的宝藏。一七九三年十一月九日,卢浮宫挣脱了皇权的桎梏,以“法兰西博物院”的身份向着普天下的平民百姓开放。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两百三十年来,从庸碌的显贵,到渊博的学者,从资深的达人,到平凡的游客,人人都能平等地出入于卢浮,共享艺术开启的智慧,共沐文明赋予的荣光。</p><p class="ql-block">回想起卢多维奇馆长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过客,唯有他们,附著于墙面上的英灵,将在卢浮宫获得永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达鲁厅里的擎天巨擘</b></p><p class="ql-block"><b> (一)</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名画档案</p><p class="ql-block">名称:《荷拉斯兄弟之誓》</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 (即:大卫)</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784年</p><p class="ql-block">尺寸:330cm×427cm</p><p class="ql-block">类别: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收藏:巴黎卢浮宫,达鲁厅</p> <p class="ql-block">世界名画《贺拉斯兄弟之誓》出自于雅克.路易.达维德之手。这是一个关于牺牲的故事,其背景源自于古罗马传说:罗马人与古利茨亚人交战,将以决斗的输赢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归属。罗马推举的是荷拉斯家族的兄弟,古利茨亚人推举的是库里阿提家族的壮士,壮士之一,正是贺拉斯家族幼女的夫婿。画面左侧是作品的核心——四个人物呈金字塔形排列,老荷拉斯位居正中,高擎的刀剑寒光熠熠,这是作品的焦点,象征着使命的沉重,信誓的庄严。无以叠加的高潮中,一切都被凝固了,凝固成一尊庄严、崇高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画面左侧是作品的核心——四个人物呈金字塔形排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老荷拉斯位居正中,高擎的刀剑寒光熠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三个兄弟伸出右手,整齐划一地伸向刀剑。</span></p> <p class="ql-block">画面右侧:三个女人,两个孩子。椎心泣血的恸哭已经过去,剩下的只有魂销魄散的饮泣。</p><p class="ql-block">瘫坐在右侧中央的是来自库里阿提家族的萨宾娜,如今成了荷拉斯家族的长媳。蓝紫色短衫,棕黄色衣裙,都将成为祭奠亲人的孝衣。这是天塌地陷般的巨殇,不管何方获胜,她注定会失去代表贺拉斯出征的丈夫,或者,代表库里阿提出征的兄弟。 </p><p class="ql-block">斜倚在萨宾娜肩上的卡米拉,正是贺拉斯家族的幼女,一袭白衣素服,或正预言着的未婚夫的死讯。闺蜜的私房劝诫,竟然一语成谶。</p><p class="ql-block">女人终究是无辜的,多了几分感性,少了几分理性,两个家族对立注定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女人,只有女人,才会承受如此这般的结局。古希腊悲剧的种种要素——戏剧冲突,情感张力,都在画中拓展到了无以复加的极致。</p><p class="ql-block">对男人来说,这是一阙信誓的赞歌;对女人来说,又是一曲诀别的挽歌。狂飙落地,长歌当哭,旦旦信誓,英雄无归!</p> <p class="ql-block">1785年,《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在卢浮宫沙龙的中心位置展出,它令当下的其他画作黯然失色。四年之后的1789年, 巴士底狱攻陷,几乎一夜之间,达维德在法兰西的社会地位空前提升。</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达维德踏上了为国家、为理想、为信念作画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雅克.路易.达维德,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span></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1748年生,1825年卒。他曾师从于法国洛可可艺术的先驱弗朗索瓦.布歇,却抛弃了洛可可的轻佻、艳俗和奢靡,蜕变成以庄严、崇高、静穆、理性为美的“新古典主义之父”。达维德是个画家,更是个社会活动家,一生在飘摇动荡的政治漩涡中颠簸沉浮。他享尽了高光时无与伦比的荣耀,历尽了衰败时沦落为囚的凄苦。“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为了帮助某一个政治概念的胜利而存在”,以达维德的艺术格言贯穿他的全部作品,钩玄探微,提纲挈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达鲁厅里的擎天巨擘</b></p><p class="ql-block"><b> (二)</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名画档案</p><p class="ql-block">名称:《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 (即:大卫)</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789年</p><p class="ql-block">尺寸:323cm×422cm</p><p class="ql-block">类别: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收藏:巴黎卢浮宫,达鲁厅</p> <p class="ql-block">“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p><p class="ql-block">一七八九年,鸿天巨作《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诞生了,达维德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热情赞颂了古罗马为国家利益而大义灭亲的贤明领袖,也让人隐隐嗅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初期的浓郁血腥。</p><p class="ql-block">作品拥有严肃的史实依据:</p><p class="ql-block">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公元前85年-公元前42年),古罗马第一位推翻暴君统治的英雄,他驱逐了专制的罗马大皇帝,建立了神圣的罗马共和国。一批贵族青年参与了推翻共和国的叛乱活动,阴谋挫败,一网打尽,其中包括布鲁特斯的两个儿子。历史留下了庄严的一刻:罗马城万人空巷,中心广场却人头攒动,从王公贵族到兵卒武士,从平头百姓到贱民奴婢,人人屏声静气,听候着布鲁特斯的最后发落。这是一场严明的审判,公与私,情和理,千缠百绕,却泾渭分明:对公而言,这是正义的,对私而言,这是残酷的。空瀚的广场上空,静静地递送着一个声音,很苍老,很沉静,却又蕴涵着百折不挠的坚定——参乱者一律束棒处死,杀一儆百,罪无可赦!</p><p class="ql-block">罗马共和国时期,束棒是最高行政长官十二卫士手持的刑具。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处死者先用束棒施于笞刑,奄奄一息之际,用战斧了却生命。古代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束棒”被读作“法西斯”。时过境迁,两千年一百年之前的“束棒”被衍化成近代史上的“法西斯主义”,尽管是音译,我们还是能追溯出它当年的暴虐,而今的承续。</p> <p class="ql-block">抛开旁枝,直入正题。达维德着意避开了刑场上血腥的躁动,浓墨重彩地搅动起震颤情感的人情和人性。一根古老的多立克圆柱,静穆地矗立在黄金分割线上,将一整个画面分隔成水火不容的两个空间——左面的空间是幽暗的,波诡云谲的政治漩涡;右面的空间是明亮的,跌宕起伏的人情世界。然而,人情的世界不再温暖,充满了凄厉的惨叫,欲绝的恸哭。母亲为爱子的惨死肝肠寸断,女儿为兄长的罹难五内俱裂,无法看清掩面而泣的那位女子,似是在悲啼,似是在怨恨,似是在嗔怪,身为古罗马共和国第一任执政官的布鲁特斯,亲手掐断了延承香火的最后一脉骨血。</p> <p class="ql-block">布鲁特斯端坐在古希腊雕像营造的阴影里,朦胧的光线模糊了他魁伟的身形。这里,只有在这里,他才能肆意地品味为人者翻江倒海般的感情。暂不说他是英雄还是枭雄,首先,他是一个父亲。在儿子的眼里,他始终是一座高山,只有威严,没有慈爱,只有严苛,没有宠溺。此时此刻,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正躺在身后的高台上,他感到内疚,他感到罪孽,他正承受着柔弱人性中最痛苦的煎熬,最严厉的叩问。柴堆即将燃起火焰,儿子的灵魂就要远去,布鲁特斯没有回头,只是木然地挥了挥手,他没有流泪,他的心在流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卢浮宫德农馆二楼的达鲁厅</span></p> <p class="ql-block">我依旧在达鲁厅里漫游。依照卢多维奇先生的建议,率先冲进了“新古典主义”大厅,等到“蒙娜丽莎厅”的鼎沸蔓延而至的时候,我已悄然离去。卢浮宫傍晚六点闭馆,五点三十分,我再一次来到达鲁厅里,继续触摸达维德的脉搏,继续倾听达维德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先扎堆地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名家大作,随后试着远离人群,去一个没有人的角落,真正感受博物馆的平静……”</p><p class="ql-block">“……这种感受是比较私人的,作画者和读画者的心灵碰撞、情感交流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达鲁厅里鲜有人声。铁铸铜雕的造型,沉稳瑰丽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精巧细腻的笔触,一一映入我的眼帘。目光在画布上的分分寸寸地移动,时光在静穆中荏荏苒苒地流过,于无声中,我在感受着达维德赋予画作的庄严和神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篇末,奉上卢浮宫里珍藏的一组达维德的名作,有以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历史为依据的巨制,有以同时代的豪门贵胄、名门淑女为模特的小件,或是滔滔山泉,或是涓涓涧流,可见得在达维德张扬着的雄浑、肃穆中,依旧涌动着他所仰慕的隽秀和清丽。</p> <p class="ql-block">名画档案</p><p class="ql-block">名称:《安德洛玛克哀悼赫克托尔》</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即:大卫)</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783年</p><p class="ql-block">类别: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收藏: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达维德的《安德洛玛克哀悼赫克托尔》珍藏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内,但我确实在卢浮宫达鲁厅拍到了这一名作的照片 (见上图)。</p><p class="ql-block">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主帅赫克托尔被希腊联军第一勇士阿喀琉斯杀死,他的父亲,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冒死潜入阿喀琉斯的军营,请求归还儿子的尸体,阿喀琉斯应允了。作品表现了尸体返回后王妃安德洛玛克痛悼丈夫的悲壮场面。好莱坞旷古大片《特洛伊——木马屠城》对此场景作了深刻、细腻的描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名画档案</p><p class="ql-block">名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帕里斯和海伦之爱</span>》</p><p class="ql-block">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 (即:大卫)</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788年</p><p class="ql-block">尺寸:147cm×180cm</p><p class="ql-block">类别: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收藏:巴黎卢浮宫,达鲁厅</p> <p class="ql-block">达维德的早期作品大多来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和历史,画中人物安置于高度罗马化的场景之中,被典型的罗马装饰,雕像与器物层层包围,修长、健美的形体在自然光线的映射下熠熠生辉。和米开朗琪罗一样,达维德用颜料和画笔诠释着大自然对人体最慷慨的赐予。古罗马的绑带鞋,古罗马的落地裙,古罗马形形色色的元素在这部新古典主义的杰作中得到了华丽的回归。</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圣伯纳德山口的拿破仑》</p><p class="ql-block">在拿破仑地位升腾的关键时刻,达维特创作了这一幅肖像画,精准地描绘出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意大利时呈现出的勃然英姿。在风暴肆虐的背景下,拿破仑效仿着古罗马“布逆战争”中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一身戎装,红袍加身,呈现出救世主降临的非凡气概。</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未完成的拿破仑肖像》</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露卡米埃夫人》</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教皇皮尤斯七世》</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雷蒙德维尼那克夫人》</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谢利萨先生》</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戴头巾的年轻女子》</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花冠圣女达维特》</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查尔斯.路易斯.特鲁丹夫人》</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肖像画欣赏:《朱丽叶皇后的侄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二零二四年十一月撰写文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做成美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待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