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谈文录之三十 : 想起澹台灭明的“行不由径”

寄雨江南

<p class="ql-block">  孔夫子虽然被尊称为“圣人”,但在识人方面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他的弟子澹台灭明,起初在他眼里就没能获得应有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说来惭愧,我最初知道“澹台灭明”,还是工作后读梁羽生的小说《萍踪侠影录》,是一名武林高手。后来才知道,历史上真有“澹台灭明”这个人,不过,他和梁羽生毫无关系,人家是孔子的七十二高足之一。正史人物不如“闲书”人物知名,是否多少有几分滑稽?或许,只能说明梁羽生作品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影响力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史载,澹台灭明字子羽,武城人。他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见他长相丑陋,便以貌取人,认为他没有多大才能,当然也就不怎么看重他。后来,澹台灭明发奋苦学,成为有名的学者,而且品行广受认可。孔子得知后,感慨地说:“我凭言语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p><p class="ql-block"> 今天想起澹台灭明,是因为其“行不由径”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澹台灭明为人公正无私,标准的“君子人格”。《论语·雍也》记载:“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其大意是,子游在武城当领导时,孔子问他:“你在那里有没有得到什么人才?”子游回答:“有一位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从不走捷径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行不由径”于是成了一个成语,比喻行动正大光明。</p><p class="ql-block"> 今人或许以为“行不由径”是思维死板僵化,全然不懂通融。其实这是个关系到原则的问题。在那个时代,“路”和“径”是大有区别的。周朝实行井田制,井田以外的叫路,以内的叫径。路是公共通道,径则是私人领地,走小径的行为是不合礼的。澹台灭明不抄小道图便利、不私下找领导汇报“思想”,就是因为做人光明磊落,处事遵循正道,有话说在明处。</p><p class="ql-block"> 不走“捷径”,奉行正道,行事规矩本分,为人坦诚正直,这说起来容易,践行起来却难免障碍重重。做到这一点,需要很高的觉悟和很强的自律。没有这等觉悟,就意识不到这种行为的必要性;没有那份自律,即使有这个认识也管不住自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现代社会,热衷于走“捷径”甚至歪门邪道的人还是挺多的。这种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首先想到的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靠真本事硬功夫走向成功,而是琢磨哪里有“关系”可用,何处有“空子”可钻,偷工减料,只求“速成”。更有甚者,毫无敬畏之心,只要能实现目标,再大的纪法风险也不当回事。总而言之,这种人信奉“功夫在诗外”,只想取巧,不肯实干,只以“结果”论英雄,全然不管“过程”是否安全妥当。</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事实是,崇尚“捷径”者,最后一头栽倒在这条道上的也不少。很多不当得利,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毕竟,少了正当的程序,就少了一份合法的保障。搞歪门邪道的行为,总是见不得阳光的。而一旦阳光照耀进来,那些看似坚硬的东西便要像冰雪一般消融。</p><p class="ql-block"> 看多了某些戏剧性的结局,我总是一再感慨:老想着“不劳而获”,最终可能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老想着破坏规则,最终自己也可能成为“无规则”的受害者。 </p><p class="ql-block"> 少些花花肠子,少些“捷径”思维,远离无功受禄的思想,杜绝损人利己的念头,切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才是安全可靠的大道。</p><p class="ql-block"> “行不由径”应当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古人云:“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不走“捷径”,不图小利,置身于光明之中,习惯按规则办事,方能问心无愧,行稳致远,把事情做得妥妥当当,把日子过得踏踏实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