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杏花村解说词</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好!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杏花村,我是杏花村解说员xxx,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介绍我们杏花村。(2号停车场出口)</p><p class="ql-block">杏花村曾有杏花农场,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大批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全国各地,上山下乡,当时也有30多位知青来到我们村生产生活。所以现在杏花村内有许多知青相关的文化建筑。</p><p class="ql-block">前面是我们的知青饭堂,是通过改造以前的知青的宿舍建造的,道路旁边还有毛主席的经典语录,待会大家也可以到那边去打卡。(知青园前)</p><p class="ql-block">(进入知青园)</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知青园。这个位置以前还是农田,是过去知青们耕作的地方,那边的高楼,就是当时知青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前往炮楼)</p><p class="ql-block">现在大家看到的建筑,是民国时期建造的炮楼,跟我们陈济棠故居是同时建造的,它距离陈济棠旧居一段距离,据说当时有士兵二十四小时值守,方便发现敌情。那接下来我们前往陈济棠故居去观看。</p><p class="ql-block">(前往陈济棠故居-故居与饭堂中间的路)</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跟大家说第二个打卡的地方,就是前面杏福田园,在田园间会有一个观光栈道,是观赏田园风光最佳点位。</p><p class="ql-block">(在陈济棠故居前)</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建筑,是民国一级上将有“南天王”之称的陈济棠的故居,他的妻子莫秀英是分界镇储良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在这里居住了7年之久,那这座规模雄伟的老建筑就是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陈济棠给中央红军让出一条生路,为我党夺取最终革命胜利保留住了有生力量。在陈济棠主政期间(1929-1936),为高州当地建设了很多公共公益设施,包括高州机场(高州城南郊石仔岭)、鉴江大桥(横跨高州城西门街口与西岸村头的鉴江河面)、高州德明中学(现在的高州一中)、广南医院、南秀农业学院、南秀农场等,为高州市市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进入故居内)</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简要介绍下陈济棠旧居故居的情况。该建筑建于1941年,建筑主体为回字型,座东北向西南,青砖碧瓦,古色古香,受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呈现中西结合的风格特色。整栋建筑高度大,内分两层,外墙极厚,约60公分宽,墙体采用两层青砖加沙的防弹防盗系统建造,四角外墙上沿开有十字形的枪眼(瞭望孔),规模宏大,纵横达七十余米,建筑面积超过五千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陈济棠携全家居住了七年之久。解放后这里被政府征用,后改为粮仓,故陈济棠先生旧居,也称“民国粮仓”。202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从陈济棠故居出来,到龙眼公园前面)</p><p class="ql-block">我们杏花村所在的储良村,是世界储良龙眼树的发源地,储良母树就在我们储良村的母树公园内。</p><p class="ql-block">这是储良龙眼母树,已经有200多年树龄。我们都叫它“英雄母树”。(龙眼公园旁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据传,清朝中期,储良村的南蛇山有一野生龙眼树,后当地一莫氏农户发现,采用圈枝的方法移植到村内,后来储良龙眼也成为了我们储良村标志性的水果。</p><p class="ql-block">80年代起,该母树以嫁接、圈枝等方式,推广种植到7个省份6个国家(福建、广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台湾等省,及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老挝等国家)。至2019年,全球储良龙眼种植面积超250万亩,它的子子孙孙有近1亿株。</p><p class="ql-block">那这里是第一代储良龙眼公园,占地面积有200亩。</p><p class="ql-block">那储良龙眼的特点,主要是1.皮硬肉厚,2.果大核小,3.甜度高,口感爽脆;加工成桂圆干后果型依然保持得很好,俗称“灯笼肉”,营养价值高,被誉为“南国人参”。</p><p class="ql-block">(接着前往知青印象园)</p><p class="ql-block">同学们,这里就是知青印像园,当年知青来到我们村生产生活,留下了很多生活印记和相关物品,为了保留这一段历史记忆,我们将他们以前生活的地方打造成知青印象园,现在也成为村里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他们之前居住的房子,这座房子建于民国时期,是当时的一个大地主的房子。解放后,收归国有。后来,我们对它进行了修缮,主体结构保持不变,中间这一排房间改造成为展示厅,主要展示知青当年使用过一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走进印象园最里面)</p><p class="ql-block">这个知青印象园则是以时间为顺序,摘取一些由1954年以来知青上山下乡的图片进行展示,帮助我们了解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是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看到,1954年4月份的《人民日报》就开始进行舆论倡导,号召中小学毕业生积极参与生产建设,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位老农在教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如何使用农具。</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台老式照相机。这些陈列柜里展示都是那个时代人民的一些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这是画家张宗竣创作的木刻画《歌舞稻田间》,张宗竣他是高州人,在全国美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幅作品入选了首届(1958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在莫斯科展出。</p><p class="ql-block">这张宣传员的照片,充满了时代感,年轻的宣传员,精神抖擞,摆出当时最流行的姿势,拍下了这幅照片。</p><p class="ql-block">这里开始进入60年代,这是一位女知青在教当地的群众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教知青劳作,知青则教他们文化。</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生产证明书,知青参加劳动回来后,凭借着这张证明书,工作时可以优先录用。这就是当时政策上给予知青的一种支持和保障。</p><p class="ql-block">从1962年开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全国开始有计划地展开。</p><p class="ql-block">这是当时的一个故事片,讲述了主角饰演的地质工作者,虽身患顽疾仍坚持奋斗,还教育了同事一同奔赴建设一线的故事。这部片子上映后感染、激励了无数的年轻人,义无反顾,投身一线,建设国家。“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就出自这部影片。</p><p class="ql-block">这是过去农村常见的一种工具,我们叫风柜,用来筛选稻谷。</p><p class="ql-block">进入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进入高潮阶段,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知识青年下到农村。</p><p class="ql-block">这是茂名电白的知青王美季,返乡后曾担任广东省省委委员,还是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一直到2003年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p><p class="ql-block">(1977年恢复高考,这是当时的准考证,仔细观察这些准考证就能发现无论是版面还是考试科目、考试时间都跟现在差别不大。)</p><p class="ql-block">到了8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进入收尾阶段。</p><p class="ql-block">这是高州市知青上山下乡的一些概况。从1964年开始到1982年,一共有5500多名知青下乡,有一些去到了湛江、海南。在1982年底,所有的知青都回城了。</p><p class="ql-block">这一部分主要展示的是杏花村知青当时生活工作的照片。</p><p class="ql-block">知青印象园建成后,曾有10多位当时在这里工作、生活的知青们回来故地重游,对现在的变化很有感触。</p><p class="ql-block">同学们,本次解说就到此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交回给我们的导游老师们。祝你们今天在杏花村玩的开心,谢谢!</p><p class="ql-block">(转场稿)</p><p class="ql-block">杏花村原来叫上高村(处于下方的车田尾村叫下村),抗日战争(1931年9.18)爆发后,陈济棠、莫秀英夫妇到此居住,当地人为感念他们对高州的贡献,将上高村改为“南秀村”(陈济棠字伯南,即陈伯南之“南”,莫秀英之“秀”),称村边的田野为“南秀垌”,称村边的分界河为“南秀河”。后来,莫秀英谦虚认为他们夫妇没做下很大贡献,用他们夫妇的名字做村名不好,便和陈济棠商量,叫村民改过来。改什么名字呢,莫秀英想了想说,俗语有云:杏花园里好耕田,且村内也有一家酒馆,又应了那句唐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景,不如就改为“杏花村”吧。这就是杏花村名的由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