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84年3月中旬,国家农垦总局在上海市的嘉定召开了全国农垦系统贸易展销洽谈会。在四平市农业局农场科工作的我,有幸陪同王清雨局长到上海参加了这次洽谈会。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游览江南。同行的还有怀德县果树农场场长闫文清和与我年龄相仿的小李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节 上海之行</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嘉定位于上海市近郊,乘坐公共汽车不到一个小时即可抵达。上海嘉定的春天美不胜收,公历 3 月,东北依旧冰天雪地,此地却已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空气清新。大田里的麦苗和油菜地宛如一片片广袤的海洋,承载着星罗棋布的村庄破浪前行。路边的柳枝吐出嫩芽,河道里的芦苇穿透平静的水面,从冬天的肃穆中苏醒过来。蝴蝶破茧而出,舞动着美丽的翅膀,在青山绿水中尽情跳跃,将上海的春天装点得郁郁葱葱,分外娇娆。</p><p class="ql-block"> 会议期间的一个星期天,吃过早饭后,王清雨局长带我从嘉定乘公共汽车赶回上海,走访了我们四平市农业局陈友弟在上海的父母。这是地处上海市著名的“大世界”附近的一处居民楼。友弟父母所住的是一座带有阁楼的二层小楼,室内虽不算十分宽敞,但房主人把房间打理得十分整洁。由于友弟事先和家里打过招呼,早已等候在家的二位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两位老人均是工人出身,见儿子单位的领导前来家访,自是喜不自禁,用上海人特有的方式款待着我们。一阵寒暄之后,老人们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阁楼。这阁楼此前只听友弟提及如何如何好,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老人们的引领下,我们沿着又高又陡的木制楼梯来到了阁楼上,阁楼的层高只有一人多高,面积与楼下的正式居室相同,不足十平方米。室内摆放着一张双人床和一个一米见方的书桌,老人介绍说这是为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们准备的。看样子,上海工人家庭的居住条件确实如人们所说的那般拥挤。 </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阁楼后,我们准备离开,可二老执意让我们吃完早点再走。恭敬不如从命,尽管我们已经用过早餐,但盛情难却,只好客随主便。女主人带着孙子,也就是友弟不满三岁的儿子陪我们聊天。不一会儿,男主人为我们端上了热乎乎的早点。这早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是两大碗荷包蛋,每碗三个还加了糖。对于吃惯了咸食的东北人来说,这实在是个大难题,每吃一个蛋,每喝一口汤,都如同咽药一般。但出于礼节,又不能不吃。王局长不愧经验老到,趁老人们不注意,偷偷给我的碗里夹了两个荷包蛋,总算把一大碗汤水喝了下去。我强忍着吃完了自己“应享”的那三个荷包蛋,把王局长给我的那两个荷包蛋转送给了友弟的三岁儿子。在返回嘉定的公共汽车上,我从心底佩服起友弟来。我是一个在东北偏远贫穷农村长大的青年,觉得繁华的上海过于喧闹,对上海的饮食也很不习惯。而友弟二十岁就到我们东北农村当知青,那里的条件与大上海相比有天壤之别,可友弟坚持了下来。倘若换作是我,未必能比他强。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 大会安排我们参观了上海的崇明农场。这个农场坐落在上海的崇明岛上,唯有通过水路才能抵达。这一天,组织者用公共大客车把我们与会人员送到上海码头,这是我首次见到大海,面对辽阔的大海,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大海的海面多姿多彩,海边的海水洁白中泛出浅绿,离海面稍远的海面在蓝天下闪耀着碧蓝,再往远处,海面如蓝宝石般闪光。只有到海的中央,海水才呈现出它的本色,蓝得那么深邃,几乎如同夜空一般幽蓝。大海的深处真是无风三尺浪,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我们乘坐的大轮船犹如在一只巨大手掌上被抛掷的小木片,被大海的浪头颠簸着、戏弄着,人们不时被颠得东倒西歪。一会儿浪停了,大船又恢复了平稳,旅客们尽情欣赏着这海天合一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在崇明岛上,我们参观了农场的农田、场办企业、奶牛场和现代化的职工家庭,让与会者对国营农场的未来充满了憧憬。</p><p class="ql-block"> 会议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各省、各地区、各国营农场的代表们带着签订的各类产品合同满载而归。怀德果树农场的水果产品也在会上签订了大量的销售合同,老场长闫文清兴奋地表示不虚此行,由衷感谢市农业局提供的这次良机。并提议借这次会议的机会,在返程途中带我们游览一下江南美景,王局长也是平生第一次来江南出差,欣然应允,我更是求之不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