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唐宋八大家”第六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苏轼(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整理撰稿:顾梓航 顾从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各位同学大家好,“唐宋八大家”又开讲啦,上一讲我们讲了苏轼就任龙图阁大学士、杭州知州的经过。今天我们讲苏轼流落儋州和身逝常州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被召回朝拟任吏部尚书。还没到任,因弟弟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改任翰林承旨。</p> <p class="ql-block"> 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没过一年,朝廷以兵部尚书召苏轼入京,兼任侍读。这一年,宋哲宗到南郊祭祀,有十余辆马车争道,没有避让皇帝的仪仗。苏轼任奉命使调查,原来是皇后和长公主的车队。苏轼向哲宗上奏此事。第二天,朝廷下旨整肃仪仗队伍。不久苏轼任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p><p class="ql-block"> 元祐八年(1094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再度启用新党。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p> <p class="ql-block">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又被贬到海南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然而,苏轼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办学堂,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学。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来了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p> <p class="ql-block"> 宋徽宗即位后,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布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宋高宗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追谥“文忠”。</p><p class="ql-block"> 今天《苏轼》的第五部分就讲到这里,下次再见!拜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9.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