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陈玉恩</p><p class="ql-block">编辑/林立</p><p class="ql-block">制作/李洪瑞</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53551</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陈玉恩,中共党员,曾任保定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书记、馆长、县政协常委等职。现任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唐县文联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编著有《不灭的光辉》《诺尔曼·白求恩的故事》《他从恒河走来》《大爱无疆》等书籍。本文摘自作者主编,2024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白求恩文存》一书中的附录。该文能附录在《白求恩文存》书中,可见该书编委会对文章的认可和力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白求恩文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主编 陈玉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求恩的亲密战友、原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将军家人将其生前保存的有关白求恩《病床日志》《白大夫求恩逝世经过录》等重要史料捐赠给了国家。作者将史料的来龙去脉,内容解读与考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依据这套史料结合已掌握的历史背景,还原了白求恩在中国最后时日的战斗、生活和与伤病治疗的历程。把一个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一生的光辉形象展示给读者,使读者能更加准确的理解毛泽东主席对白求恩大夫的高度赞扬与评价。适值白求恩大夫逝世85周年,毛主席发表《纪念白求恩》85周年之际,转发此文,以志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林 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2月18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内容提要:</b><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率加美援华医疗队远道来华,援助抗战,因救治伤员,感染中毒,逝世于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多年来,白求恩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却鲜为人知。新史料的发现,得知白求恩从发病、病情症状和医治用药及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时刻的全部经过,填补了对白求恩研究的空白。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关键词: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揭秘 白求恩 病情 治疗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诺尔曼·白求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毛泽东《纪念白求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39年12月21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8年1月,率加美援华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抗战,先后在武汉、西安和延安受到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38年6月,转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受聘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他率队西战东征,巡回医疗,创造了游击战中野战救护的医学奇迹;他创建模范医院,编写教材,筹办卫生学校,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医务人员;他因陋就简,发明和革新医疗器械,挽救了许多八路军伤病员的生命;他奔走在崇山峻岭,出入于枪林弹雨,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医疗技术,满腔热忱地为抗日军民服务。因救治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史料的发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白求恩的书籍在不断出新,其战友的回忆文章也不断见诸报端,影视作品也不断走向荧屏,但是,当年白求恩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却鲜为人知。按照当时的情况,晋察冀军区的后方医院,已经按照白求恩的要求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白求恩作为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援华医疗队的医生、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也应有病历记载及诊断书等文字报告。多年来,作为研究人员也曾多次采访过白求恩的战友和白求恩当年救治过的伤病员,也曾阅读过许多回忆白求恩的文章和书籍,还到访过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并多次与研究白求恩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起考证和探讨。但是,对白求恩临终前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并未发现任何原始文字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3年7月,白求恩的战友、原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院长林金亮的儿子林立先生来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参观后言讲,他手中有一份《白求恩病历》的复印件,原件在福建省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得知情况后,我们拜请与对方有交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副教授王跃民代为联系。王跃民副教授欣然应允,并将与对方联系的情况和联络方式告诉我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2月20日,按照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要求,给他们发去了求助函。时隔不久,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来电话告诉我们,复制件已经做好。因考虑到捐赠者的意见,遂将复制件交给了叶青山的儿子叶军先生,由他代为转交。</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白求恩的战友后人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2015年9月于北京饭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右起: 叶军(叶青山之子),聂力(聂荣臻之女),林胜(林金亮之子),林立(林金亮之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7年11月7日,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建院80周年庆祝活动时,原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的儿子叶军先生交给我一份材料。这份材料一共9页,分为4部分内容:1、《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2、《病床日志》, 3、《体温记录》,4、有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字头的《死亡诊断书》。但是,其中《病床日志》缺少一页,欠缺的部分是从1939 年11月1日 至11月4日对白求恩病情“经过”和“治疗”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8年2月14日,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深清同志打来电话。他说:“在当年白求恩战友林金亮的儿子林立先生的帮助下,费尽周折,终于在福建省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查到了《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等完整的原始材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的见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这份尘封了近80年的宝贵史料,是由原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同志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青山历任华北军区卫生部部长、中央卫生部部长助理兼中央保健局局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1987 年7月11日,叶青山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叶青山将军逝世后, 该史料一直由其家人珍藏。2012年,叶军先生代表家人将这份史料捐赠其家乡福建省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这份史料已被文物部门鉴定为“一级革命文物”。至此,我们才见到这份完整的宝贵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叶青山部长保存,其子叶军捐赠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白求恩死亡诊断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白求恩体温记录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国家一级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份史料的纸张已经泛黄,可见岁月之沧桑。每张纸大小基本一致,尺寸为19.2厘米x27厘米。它详细地记录了白求恩建议成立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巡视团,视察并帮扶各分区部队的卫生工作。特别是1939年10月,晋察冀军区在冬季反扫荡作战中,白求恩先后参加了“麻天岭战斗”“雁宿崖歼灭战”和“黄土岭围歼战”中对伤员的战地救护。在手指受伤感染的情况下,仍然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救治伤员,后因病情恶化,被送往后方医院,以及当时病情状况、如何治疗和用药,最后救治无效不幸病逝的全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叶青山部长保存,其子叶军捐赠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病床日志》(国家一级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国家三级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聂荣臻、叶青山在唐县于家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向白求恩告别(1939年11月17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的原件,是80年前由白求恩的战友时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所写(2014年12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红医将领》第36页--作者注), 晋察冀军区医务部主任林金亮亲笔签名,文字中不仅有繁体字,且有些错别字,也有些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对全部文字进行了认真辨认、查证和整理。为了将这份史料完整地公之于众,因此一律改用简体字,对改正的错别字用小括号标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下是经过整理后的《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的全部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白大夫自今年7月间由冀中区回到晋察冀军区以来,就决定在11月回国。他未回国之前,他对军区医院及分区医院抱着很关怀及热忱的改善精神,他对前后方卫生部门的医疗卫生工作, 感到进步的非常不够。特别是托马氏架(夹)板的运用和初步疗伤的进行,确实未有普遍起来。白大夫为得整个军区医疗卫生救护工作更进一步的向前发展,所以他决定在10月起至11月底止,举行两个月巡视全军区的前后方卫生机关的工作。不料在一、三分区完毕后,在中途被染传染病而死亡。今将得病及治疗经过及其死亡原因特证明于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在三分区工作完成后,随即到一分区工作。在10月28号就(到)达了一分区前方离王安镇5里之孙家庄,参加初步疗伤之工作。在手术室一时不慎,也是因为工作忙碌,同敌情紧张之缘故,误将左手中指第三节被小尖刀刺伤。在29号,局部炎症剧分泌很多,炎症稍退,但在左上肢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的脓疡, 并在左腋凹部发生剧烈之痛疼。这数日的治疗,注射体内消毒剂、强心剂,内服解热剂,通下清凉镇痛剂并行洗肠等。在9 号,局部脓疡波动,当在上午施行小手术(十字切开排脓,制腐纱布栓塞创口,并给镇痛剂内服)。根据以上数日的材料确诊为脓毒症(Pyemia)。在10号,前方某部队的战斗转移阵地,并有一分区某团长亲自前往慰问,并嘱其回后方安全休养,以免病症加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当日白大夫接受了他的嘱咐,当在本日下午3时出发,往后方医院前进。不料在途中发生虚脱一次(颜面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小,呼吸浅表,人事昏迷不醒,大汗淋漓),当受与强心剂,人工呼吸法施行,经20分(钟)后方渐渐恢复如常。 11号,本应抬到医院安全休养治疗,因今天脾肿大,体温下降, 脉搏细小微弱,结膜现黄色素,相似溶血性黄疸之症,左半身皮下有溢血斑,当授与钙剂、强心剂、葡萄糖、生理食盐水、体内消毒剂等注射。在12号清早,突然四肢痉挛,末梢部现紫蓝色, 呼吸短促,脉搏细沉,人事不省,四肢厥冷。当给急性强心剂、 生理食盐水静脉注射无效,呼吸停止而死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死因:A. 体温41.5℃,作弛张数日不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B.血液中证明有连锁状球菌及溶角之赤血球,致心脏麻痹而死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医务主任 林金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陈玉恩(左),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原馆长、本文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林立(右),白求恩的战友、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院长 林金亮之子</span></p> <p class="ql-block">(后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林立授权制作。照片由林立提供,个别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