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大部分国土已获解放,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大部分已被歼灭。但残存的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集团、白崇禧集团和宋希濂部等,仍盘踞着整个西南地区以及中南、西北的部分地区负隅顽抗。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的残余武装,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残存的国民党武装部队实施战略围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以下简称“二野”)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第一野战军(以下简称“一野”)一部由贺龙率领,协同进军大西南。胡宗南集团主力部署于川、陕边境的秦岭一线,以四川为核心,以川、陕边界为重点,构成沿秦岭、大巴山、巫山并向南延伸的“大西南防线”,以阻止解放军由川、陕边界入川;将宋希濂部及地方保安部队沿鄂西、湘西的巴东、五峰、乾城一线及以西地区,与驻守巫山、巫溪至万县地区的第十六兵团相配合,构成“川湘鄂边防线”,以阻止解放军由湘西、鄂西入川;以何绍周第十九兵团的两个军部署在湘西南的晃县、黔东的天柱、黄平以及贵阳、盘县一带,与湘西南的通道和黔东的锦屏、黎平一带的白崇禧集团的两个军相呼应,构成“黔东防线”,以阻止解放军由湘西入黔。</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根据胡宗南集团节节后撤、力避与解放军主力决战并有南逃出境的企图,中央军委决定:进军华南、西南均应采取大迂回、大包围动作,插至敌后,断其退路,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按照这个部署,中央军委进一步指出,二野主力应取道湘西、鄂西、黔北,迂回入川,二野四兵团在协同第四野战军(以下简称“四野”)完成广西作战任务以后,再西出昆明,占领云南,与二野主力及一野一部,负责解放西南地区。在贵州国民党军队有何绍周第十九兵团的两个军(四十九军和八十九军)3万余人,加上地方保安部队共6万多人,统一由贵州省主席、贵州绥靖公署主任谷正伦指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二野前委决定攻占贵阳、宜宾、泸州、重庆,切断四川境内国民党军队逃向黔、滇的退路。担任战略迂回任务的二野五兵团,在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的率领下,于1949年7月25日在江西上饶召开团以上军政干部会议,传达二野前委《关于进军西南的指示》,明确任务,部署进军准备工作,进行战备整训。配合五兵团执行迂回任务的三兵团十军也于7月上旬进到安徽的安庆地区进行战备整训。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决定,由冀鲁豫南下到赣东北地区工作的干部,与军队转业的一批干部和二野军大五分校的学生共同组成西进支队,随军到贵州,开展接管、建政工作。</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19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川黔作战基本命令》。9月初,五兵团十六军、十七军先后向湘西隐蔽开进,10月上旬到达湖南湘潭地区待命。三兵团十军也于8月25日从安徽出发,于9月下旬到达长沙,10月初进入湘西桃源地区。10月上旬,中共五兵团党委负责人和西进支队负责人在湖南湘潭召开联席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中共贵州省委班子的组建问题。11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苏振华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徐运北、曾固为副书记。1949年10月13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命令:令五兵团待广州解放以后,即直出贵州,速占贵阳。按毛泽东的指示,五兵团于10月17日进至湖南邵阳地区。10月20日至22日,五兵团在邵阳召开各军首长会议,部署入黔作战任务,下达了《关于部队入黔作战与工作的指示》和《向贵州进军的命令》。按照五兵团的命令,十七军于10月底进入芷江地区,十六军于11月1日进入黔阳、洞口、会同、洪江地区,直抵贵州边境。10月23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进军川黔的作战命令》,要求五兵团攻占贵阳,进占毕节,进至宜宾、纳溪地带;要求三兵团十军攻占遵义,然后向川南迂回进击,攻占泸县。</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的川、湘、鄂边界作战和黔东作战同时发起,在北起巴东、南至天柱约500公里的地段上展开多路进击,拉开了大迂回、大包围歼灭西南地区国民党军队、解放大西南的战幕。二野五兵团和二野三兵团十军向贵州进发。1949年11月3日,五兵团十六军从洪江、黔阳地区出发,4日占领天柱;6日占领三穗;8日攻占镇远。五兵团十七军也于11月6日自晃县发起攻击,突入贵州玉屏,其五十师于8日晚与十六军四十六师在镇远会合。接着又先后占领施秉、黄平、炉山,于12日凌晨进抵湘黔公路与黔桂公路交会点的甘靶哨,截获国民党军队一批汽车。先头部队乘车向贵阳疾进,于13日奇袭贵定;14日攻占龙里,于当夜进抵贵阳。1949年11月15日,十七军五十师进驻并接管贵阳市,贵阳市宣告解放。贵阳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在贵州的结束。贵阳为川黔、滇黔、黔桂、湘黔公路干线的枢纽,贵阳解放后,腰斩了国民党的“大西南防线”,切断了胡宗南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为各个歼灭西南地区国民党武装力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在解放贵阳以后,除留下十七军五十师负责接管工作和警卫任务外,其主力部队继续向西追击。11月28日,十六军占领了川、黔、滇要冲——毕节,切断了川境国民党军队经贵州逃往云南的最后一条通道。随即奉命入川、滇协同作战。三兵团十军于11月11日突入贵州以后,先后解放了铜仁、松桃、江口、石阡、印江、思南、湄潭、德江、凤冈、绥阳,于21日解放黔北重镇——遵义。随后,兵分两路迂回入川,协同作战。贵州的国民党武装力量虽有6万之众,但在遭到人民解放军的痛击以后,即溃不成军,纷纷向西逃窜。国民党四十九军等部向黔西、安顺、毕节一带撤退。谷正伦、韩文焕于11月9日在贵阳召开师长以上军政人员参加的应变会议,布置部队撤到黔西南地区布防,保安部队在必要时分散占据山头打游击。会议结束后,谷正伦、韩文焕于11月10日带领国民党军政人员撤离贵阳,仓皇向西逃窜。11月18日,谷正伦在晴隆枪杀了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以后,与韩文焕一起逃往昆明。何绍周也由毕节经古蔺逃到重庆。1949年11月21日,刘伯承、邓小平向川、黔、滇、康4省国民党军政人员发出忠告,号召他们停止抵抗,弃暗投明,悔过自新,立功赎罪。中共地下组织也加紧了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威力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一部分明智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率部起义。这不仅有利于解放军主力部队胜利地完成战略迂回任务,而且也避免了因战争而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到1949年12月下旬,全省80个县(市)获得解放,其中16个县和平解放。十六军、十八军和三兵团十军按时到达预定地区,参加了川、滇会战。</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2日,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军管会”),苏振华任主任,宣布从即日起,对省会贵阳市实行军事管制。军管会的任务是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保证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安定,确立革命秩序,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政策和人民解放军的“约法八章”。军管会下设军事、民政、财政、文教、建设、公安6个接管部,对省级机关和重要企事业单位按系统和部门开展接管工作。随后,安顺、遵义等地也建立军事管理委员会,开展军事接管工作。到12月底,接管工作大部分完成。1949年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杨勇任主席,曾固任副主席。省人民政府下设财政经济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厅、公安厅、财政厅、工商厅、交通厅、农林厅、文教厅、劳动局、卫生处、新闻出版处等机构。同时,在全省设1个省辖市(贵阳市)和贵阳、遵义、铜仁、镇远、独山、兴仁、安顺、毕节8个专区。到1951年5月,全省79个县和1个市都建立了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的规定,各县、市人民政府相继召开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下简称“各代会”)。在各地召开各代会的基础上,贵州省第一届各代会于1951年7月在贵阳召开。会议听取审议了贵州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了实行土地改革、进行抗美援朝与镇压反革命等中心任务,通过了有关决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陈曾固(即曾固)当选为主席。遵照《共同纲领》的规定,贵州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协商委员会为常设机构。</p> <p class="ql-block">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民族杂居的地区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待条件成熟后,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政府。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委员按各族人口比例决定名额。政府机关干部,原则上也按各族人口比例决定名额。名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专员、县长、区长、乡长、村长,由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代表任正职。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待有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干部、少数民族群众已经发动和组织起来以后逐步实行。1951年1月28日,贵州省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炉山县凯里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1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遵照政务院《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先后建立了清镇、惠水、都匀、炉山、黄平、丹寨、施秉、贞丰、平越(今福泉)、威宁、赫章等28个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经政务院批准,贵州撤销了炉山、惠水、丹寨3个县,设置炉山县苗族自治区、惠水县苗族补伊族(后改为布依族)自治区、丹寨县苗族自治区。(节选自《贵州通史》第五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p><p class="ql-block">作者:何长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