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千年时光•感受昭化古城

陈鸷

<p class="ql-block">与君初相遇,犹似故人归。昭化古城设在四川广元市昭化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原名益昌县,后改为昭化县。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其嘉陵江水在此洄澜,水系宛如,西依牛头山、太极天成,形成天堑,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为古代入蜀之必经之地,古人称其“北枕秦陇,西凭剑关,全蜀咽喉,蜀门锁钥”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遗址、遗迹众多,民风古朴典雅,是广大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学者考古研究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景区面积20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古城风貌依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2011年12月10日,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组织的2011CCTV-7首届《乡土·盛典》晚会上,广元昭化区昭化古城获中国十大最具人文底蕴古城古镇奖。</p> <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自唐虞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文明有史可鉴。尽管历史悠久,但古城文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较小,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县城城邑和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水毁后的秦葭萌古城遗址清晰可辩,大量的三国古遗址诸如古驿道、葭萌古关、费祎墓、武侯祠、费敬侯祠、战胜坝、天雄关、牛头山、姜维井、桔柏古渡、关索城、鲍三娘墓等国家、省、市级保护文物,风貌依旧,保存完整,实属全国少有。汉代的古城墙和明清时期的古城门、八卦井、龙门书院等古建筑保存完整。青铜石器、船棺墓葬、秦陶汉砖多有发掘。昭化古城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无数清官名宦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许多文人雅士、墨客骚人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为华夏历史平添了瑰丽篇章。吴珍奇撰文论戏剧,曾逢吉教民重蚕桑,孟昭建学宫育人......传世佳话,人人敬仰。</p><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在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昭化,鲜为人知,葭萌却是名扬天下,今日的昭化便是三国时的葭萌。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为“昭示帝德,化育人心”,将“葭萌”改称“昭化”。生在中国的你,有可以不知道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但永远不会忘记三国的故事。在公元211年,三国时,刘备抗击张鲁,带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从荆州入川,驻兵于葭萌。刘备在此“厚树恩德,广收人心”,成就了蜀汉帝业,因此就有了“蜀汉兴,葭萌起”的民谣,这里是蜀汉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古时候,从成都到长安(西安),必须从昭化西门进、东门出;昭化古城是连接巴蜀和中原的重要关隘,昭化古城西门就是三国时期的“葭萌关”。三国演义中排名第二的单挑大战,张飞挑灯战马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出昭化西门不远,便是三国名相费祎墓。他是三国时期唯一一座保留完整的墓地,至今尚未发现盗痕。费祎墓仅存土半堆,高约3米,原有的墓碑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斑驳,早已不复存在。现存墓碑为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 年) 昭化县令吴光耀所立,碑铭是“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城乡敬侯费祎之墓”,其字由吴光耀十一岁长女吴正敬书写。碑文字迹浸润童女的娟秀伶利,一派女儿聪慧之气,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珍品。碑石为罕见的龟背石,其上似有龟纹图案,触摸光滑无缝。</p><p class="ql-block">有一年,刺史崔朴乘着春光明媚,带了许多宾客,乘坐大船,到益昌县游玩。到益昌后,为了行舟,刺史下令让当地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听后,并没有去找老百姓,反是将笏板插在腰间,扎腰挽袄,走到河中与几个民夫一起,为刺史拉纤。崔朴发现县令何易于在拉纤,非常惊讶,问他为何如此。何易于回答,现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而作为县令,自己现在没有什么事做,可以充当劳役,帮刺史挽纤拉船。崔朴听后,很是羞愧。于是,急令停船,跳出船舱,和宾客们一起骑马离开。后来,同时代进士孙樵路过益昌,听说了这件事,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书何易于》的文章,对那些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吏进行了讽刺。</p><p class="ql-block">出昭化西门不远,便是三国名相费祎墓。他是三国时期唯一一座保留完整的墓地,至今尚未发现盗痕。费祎墓仅存土半堆,高约3米,原有的墓碑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斑驳,早已不复存在。现存墓碑为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 年) 昭化县令吴光耀所立,碑铭是“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城乡敬侯费祎之墓”,其字由吴光耀十一岁长女吴正敬书写。碑文字迹浸润童女的娟秀伶利,一派女儿聪慧之气,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珍品。碑石为罕见的龟背石,其上似有龟纹图案,触摸光滑无缝。</p><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留有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科举考棚,为周边县(四川昭化、广元、青川、剑阁四县)童试及府试考场。昭化考棚建于道光18年(公元1838年),考院(考棚)的条件相对较好。考院布局为南北中轴线阶梯状上升,意寓步步高升。内设主考、巡察、房考、外监考、内监考及考号。最多时设考号332个,现存12个。考生只有在昭化考中了秀才,才能去阆中参加举人的考试。考中秀才就可以办私塾教书了,一旦考中举人,就可以作县令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昭化古城古考棚门前</p> <p class="ql-block">上图:昭化古城旧衙门标注。</p> <p class="ql-block">上图:蜀汉大将关羽儿媳妇鲍三娘塑塑像</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蜀汉重巨费祎墓园,费祎主持蜀中军政大事,受命在昭化开府,后酒醉被降人郭循所害,后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走进昭化古城就如同走进穿越时空的隧道,我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会踩踏在承载有千年记忆的石条上,荡起历史的尘埃,使我嗅到远古的气息。我所经过的大街小巷:太守街、相府街、县衙街、衙门巷、考棚巷,都在向我诉说着他们各自辉煌的经历。我漫步在昭化古城的石阶上,与好友迈着方步,正衣甩袖渡客船 ,穿梭于剑门蜀道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剑门蜀道一古城,</p><p class="ql-block"> 三国史上称葭萌。</p><p class="ql-block"> 千古风流英雄史,</p><p class="ql-block"> 蜀汉兴衰皆光辉。 </p><p class="ql-block">除了历史文化,在昭化古城还有广元旅途中随处可见的田园风光,自然纯朴、未经雕琢,对从小看惯广东珠江三角洲辽阔的乡土的我来说,对这里的田园风光都充满了古意。或许人们应该多去旅行,旅行从来不是无用的,哪怕现在不能显现出作用,但在途中向往的风景与过程,都变成了自己实实在在的经历,积累成为自己人生中真真正正的知识财富。</p><p class="ql-block">而我俩还将继续南行到成都,去游览被誉为一生必定去一次的地方——都江堰;与参观享誉全球、闻名世界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