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香山碧云寺,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呈南北对称轴线式布局,分为中路主要建筑、水泉院建筑和罗汉堂建筑三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中路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山门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菩萨殿、孙中山纪念堂和金刚宝座塔。水泉院建筑主要为乾隆帝的行宫,包括涵碧斋、含青斋、洗心亭等。罗汉堂建筑则有禅堂、罗汉堂和藏经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明代建筑,相传是魏忠贤给自己留的守墓兽。</p> <p class="ql-block">碧云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当时耶律楚材的后裔阿勒弥将家族府邸改建为寺庙,命名为碧云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至顺二年(1331年),僧人圆通对寺庙进行了修整并更名为碧云寺。</p> <p class="ql-block">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太监于经占用了碧云寺作为私宅,并将其改名为于公寺。正德十一年(1516年),于经利用税收和开皇店侵吞的钱财扩建了碧云寺,在寺后立了冢域。后因在明嘉靖年间因罪被斩,不能葬身此处。后来,寺庙归还给了佛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天启三年(1623年),太监魏忠贤占寺为府邸,改名魏公祠,并在于经旧墓道修建了冢域。魏忠贤后来因获罪被戮尸,不能葬身此处。清顺治元年(1644年),魏忠贤的党羽葛九思随清军入京,将魏忠贤之衣冠葬在墓中,成为魏忠贤的衣冠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江南道监察御史奉命巡视西山时,得知这里是魏忠贤衣冠冢,遂于五月十二日上奏此事,二十二日康熙帝诏平其坟。</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殿内供奉的是哼哈二将。如今看到的,是1992年重塑后的版本。</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后是钟鼓楼,偏北侧是钟楼,偏南侧是鼓楼。</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能仁寂照”黑漆金字匾,是乾隆年间留下的遗物。殿内正位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侧是迦叶和文殊菩萨,右侧是阿难和普贤菩萨,背面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两旁有善财童子和龙女。</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制重修碧云寺碑亭,建于乾隆十四年(公元 1749 年),顶上黄色琉璃瓦,代表是皇家敕建。碑亭内的碑上,是乾隆御制重修碧云寺碑文,记载着乾隆年间,全面重修碧云寺的那段往事。</p> <p class="ql-block">后方是三重牌坊,分别是木牌坊、石牌坊、砖牌坊。石牌坊雕琢精美,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李密,诸葛孔明,陶渊明,右有狄仁杰,文天祥,赵壁,谢玄,中门上书“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左门上书“精诚贯日”,右门上书“节义凌霄”</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和扩建,增加了两层院落,并在最后一进院落建造了金刚宝座塔。之后,又建了行宫及罗汉堂。</p> <p class="ql-block">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塔身为汉白玉石砌成,四面还雕刻有佛像。宝座上有七座石塔:一座方塔,一座圆形塔,后为五座十三层密檐宝塔。</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四年(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曾在碧云寺后殿停灵,后将灵柩停放在寺内金刚宝座塔二层正中券洞内。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运往南京紫金山,而他的衣冠则留在了塔内。此后,后殿改名为孙中山纪念堂,金刚宝座塔成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1983年,颐和园东门外拓宽马路,将路旁的孙中山画像纪念碑移建至此空地上。</p> <p class="ql-block">罗汉堂建筑则有禅堂、罗汉堂和藏经阁。堂内有500个罗汉塑像,均为木质雕刻,外覆金箔。</p> <p class="ql-block">乾隆帝的罗汉。</p> <p class="ql-block">济公。</p> <p class="ql-block">水泉院建筑主要为乾隆帝的行宫,包括涵碧斋、含青斋、洗心亭、清净心、试泉悦性山房、龙王庙等。</p> <p class="ql-block">乾隆帝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韩氏守陵人,居住、生活之地。</p> <p class="ql-block">忠诚守陵36年。其中1937年——1945年,以及北平解放——1956年,韩氏是无偿的守陵。</p> <p class="ql-block">碧云寺,明清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的瘦身狮子。</p> <p class="ql-block">摄影:尕滩平措</p><p class="ql-block">策划:尕滩顿顿</p><p class="ql-block">编辑:挨 森</p><p class="ql-block">制作:Wan—YunLiang</p> <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许喜占老师</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张张丽摄影俱乐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