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辞别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驱车沿中国熊猫大道一路向西,径往小金县达维镇。头顶蓝天白云,满目绿水青山,经幡藏居闪过,丽景奔来眼底。此番前往参拜红军会师圣地,颇有毛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之豪气。未几,便见前方红旗招展处,有纪念碑矗立焉。自不待言,此乃达维红军会师纪念碑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达维镇地处小金县东南部,东部与四姑娘山双桥沟相邻,中国熊猫大道东西向贯穿全镇,面积375平方千米,人口3194人。达维藏语意“石碉”,盖因明代有一高10丈、造工极其精巧之石碉,称“达雍”,汉语音译“达维”。左侧谷底之沃日河,清澈河水潺潺流淌,由东向西注入小金川,于丹巴汇入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达维镇位于半山腰,场镇狭小,仅一条百余米街道。一侧倚四姑娘山,一侧临沃日河。村东头山崖上“红色达维,会师圣地”吸人眼球;临河平台上,红军会师纪念碑直插云天。河对岸之夹金山,乃红军长征翻越之第一座雪山,有杨成武《翻夹金山》“雪域空飞雪,群山草木号。红军皆好汉,携手山云霄”诗句为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碑为四棱柱式,高十余米,正面党徽下有碑文“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达维会师纪念碑”,皆呈金红色熠熠生辉;基座四面分别为表现红军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胜利会师内容浮雕及小金县政府《碑志》。在四姑娘山下观此碑与浮雕,耳畔如闻毛公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之激情吟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立于纪念碑广场凭栏俯瞰,百余米之下,达维会师桥东南至西北走向横卧于沃日河上。此桥为木质桥,建于民国,长13.8米,宽2.8米,伸臂式结构。在阔大悠长之沃日河谷中,此桥固小,极不显眼,甚至稍远则不可见。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桥因见证红军会师而闻名遐迩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碑对岸之夹金山,山上终年冰封,空气稀薄,常风雪交加,人迹罕至。英勇之中央红军义无反顾上山,正如李绿森在小学课文《翻越大雪山》中描述:“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体弱或有病之战士默然倒下,长眠于夹金山,悲壮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夹金山这座万年雪山,沃日河上达维桥,梦中亦难料,竟有红军不远万里前来翻越会师。正如张爱萍将军《翻夹金山》诗云:“夹金六月犹飞雪,红军渡泸从头越。夜宿南麓狐月升,晨攀北峰冷日斜。银海茫茫鸟兽绝,寒风凛凛休停歇。狂喜两军巧会师,欢声雷动天地裂。”当年人迹罕至之处,今已筑成翻越公路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军凭钢铁意志艰苦卓绝翻越夹金山,正如萧华将军《长征组歌》所唱:“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遣队王开湘、杨成武率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翻过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在达维桥不期而遇,胜利会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立于桥头环顾四周,青山依旧,流水悠悠。遥想当年,红一、四方面军从河两岸冲向达维桥,官兵热烈拥抱、喜极而泣,红军长征史上留佳话。恰似陆定一《两大主力会师歌》“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伟大的会合!”2006年6月25日,达维会师桥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碑周边,有红军会师介绍。1935年6月17日,毛泽东等率中央机关翻越夹金山,在达维桥受到红四方面军热烈欢迎。当晚,在达维庆祝两军会师联欢晚会上,毛泽东指出:“这次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红军战斗史上重要一页,是中华苏维埃有足够战胜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完成北上抗日任务的力量表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0年弹指一挥间,“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今之主题,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领导人强调:“红军长征在小金,驻留、转战约十三个月。夹金山的雄伟、会师桥的深情、同乐会的热烈、两河口的决策,给小金打上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红军会师之史实,已成为达维无价之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达维,此镇虽简朴,街道外墙及灯杆上却充满红色符号。君不见:会师霞妹蔬菜店、达维会师餐馆、会师顺兴百货……,与红军达维会师相关之店铺比比皆是。红军会师之历史壮举,已成达维镇永久之记忆符号特征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今之达维,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以“共富”为径建设“红色乡村”。全镇以玫瑰花种植为抓手,聚力发展“红色玫瑰”美丽产业,带动全镇数千群众增收致富,达维镇《一朵玫瑰花共富千万家》案例,已入选联合国“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扬名世界焉。殊可告慰当年浴血奋战之红军,其理想与追求皆实现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达维镇沿沃日河谷西行,路旁河上一桥名唤猛固桥。桥前有小金县政府所立石碑,上刻:“李先念率部迎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袖及红一四方面军进城遗址。”此即毛主席与第四方面军李先念首次见面之地。猛固桥与泸定桥皆铁索桥,电视剧《长征》中飞夺泸定桥即在此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军会师后召开两河口会议,张国焘拒不北上,红军被迫进入草地,以巨大牺牲书写长征悲壮一页。历经千难万险,终胜利到达陕北延安。领导人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要从伟大的长征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此乃达维朝圣之要义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