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米馍馍》(散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陈宝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丹州的街头巷尾,那冒着热气的米黄摊,宛如一抹熟悉而又陌生的乡愁,总是能精准地揪住我的视线,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走上前去买上两个米馍馍。尽管它们已不是记忆中那原汁原味的模样,却似一把魔力犹存的钥匙,缓缓开启了往昔岁月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光悠悠回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那是一段被贫穷与困苦的阴霾所笼罩的岁月。摊米馍馍的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流转了多少漫长的春秋,始终如一地在每年的冬月,如期赴约。那时的人们,在土地上倾洒了一年的辛勤汗水,冬日的闲天,便是他们忙碌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休憩港湾。女人们,无疑是这忙碌舞台上的主角,田间地头处处有她们不知疲倦劳作的身影,家中的琐事也被她们用柔弱却坚韧的双手精心操持。而摊米馍馍,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在这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让做饭的辛劳能稍稍得以减轻的智慧之举。在那个小麦稀缺如金的年代,玉米、糜谷、豆类才是餐桌上当之无愧的主角,摊米馍馍,无疑是粗粮细作的绝妙典范,宛如一位神奇的画师,为单调乏味的饮食画卷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绚丽色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摊米馍馍的准备工作,恰似一场庄重而神圣的仪式。每至古历十一月,整个村庄便如同被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瞬间热闹非凡起来。谷子、糜子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晒干,或是在温暖的热炕上缓缓炕干,随后在石碾上褪去那一层质朴的外衣,化为了色泽金黄的小米。与此同时,石磨也轰隆隆地唱起了古老的歌谣,将玉米研磨成细腻如粉的面。村里的石磨还好,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可石碾不过两三个,于是,抢占石碾便成了每一个清晨最为激烈的头等大事。人们天不亮就将笤帚、簸箕等用具早早地放在碾盘上,宣示着自己的“主权”。而铁鏊子,全村仅有三户人家拥有这珍贵的“宝物”,需提前预约定好时间。为了能顺利摊馍,村民们对鏊子的主人总是毕恭毕敬,格外客气,生怕有所得罪而贻误了这一年一度的摊馍盛事,落得个没鏊子可用的尴尬境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终于,盼星星盼月亮,迎来了摊馍馍的关键时刻。前一天,米被精心地浸泡在水中,五六个小时后,沥干水分的米,放在石碾碾成面粉。等万事俱备,便要开启一场奇妙绝伦的蜕变之旅。玉米面与米面在大瓮中欣喜相逢,早已用白面发酵好的酵母加入瓮中,如同神来之笔,瞬间点燃了一场神秘而激动人心的化学反应。而水温,则是这场发酵大战中的关键密码,只有村里那几位经验丰富、犹如岁月智者的老人,才能精准无误地掌控这微妙的水温。搅米面糊,是个力气活,需要年轻力壮的人,一轮又一轮,把添加在大瓮里的面搅匀。发酵的大瓮都是安置在温暖的热炕上,盖上盖子,再裹上棉被子,那模样,好似精心呵护的稀世珍宝。屋内,弥漫着丝丝缕缕饱含期待的气息,仿佛是一场盛大狂欢即将启幕的前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屋子里,三条腿的鏊子被稳稳地支起,或威严地踞于炕上,或沉稳地守在地上,静静地守护着即将诞生的美味。黄栌木柴堆在一旁,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即将到来的炽热与激情,只等那一刻的点燃。油碟、高粱杆夹白布头的油抹,也都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各司其职,严阵以待。芦苇席在院子里的木架子上铺展开来,仿若一片宁静而清凉的港湾,满怀期待地静候着米馍馍的降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夜晚,村庄被一种别样的热闹与欢乐所笼罩。村民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大家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一边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米面的苏醒,那一张张脸上洋溢着的,是对即将到来的美味的憧憬与喜悦。张三眉飞色舞地诉说着隔壁家米馍馍,那独特而诱人的香甜,仿佛那股味此刻就在鼻尖萦绕;李四则绘声绘色地谈论着谁家的米馍馍,曾沾了鏊子扒不起来的小插曲,引得众人唏嘘不已;王麻子更是诙谐地打趣着某人摊馍时,出去尿尿回来竟忘了洗手的逗乐趣事,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这阵阵欢声笑语,交织成了一曲独一无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乡村乐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米面发酵好的那一刻,整个屋子仿若被点燃的爆竹,瞬间沸腾起来。鏊子在火苗热情的舔舐下,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温度。人们迅速有条不紊地分工,手脚麻利的能同时掌控五六个鏊子,那熟练的动作,仿佛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一个个生铁铸就的鏊子,直径约二十公分,中间微微隆起,迎接着即将诞生的美味。只见先将油抹在油碟中轻轻蘸取少许,而后快速而又均匀地在鏊子表面涂抹开来,那油瞬间在热鏊上欢快地滋滋作响,仿佛是奏响美味之旅的激昂前奏。紧接着,一手稳稳端起盛着发酵好米面糊的勺子,那米面糊恰似细腻柔滑的琼浆玉液,缓缓倒入鏊中,刹那间伴随着“嗞啦”一声清脆的轻响,面糊与热鏊紧紧相拥,亲密接触,瞬间如灵动的花朵般摊开。白色的面糊在鏊子上好似被施了魔法,迅速膨胀、变色。起初是淡淡的米白色,随着鏊子热力源源不断地传递,边缘开始如被镶上了一层金黄的花边,气泡在面糊中争先恐后地冒出,破裂,散发出阵阵诱人香气。在这两三分钟的美妙时光里,需用特制的小铲或薄木片如技艺高超的工匠般轻轻挑起馍馍的边缘,仔细查看受热情况,适时翻面,确保两面都能均匀受热,直至整个米馍馍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随后,又如同巧手折叠的半圆月亮,乖巧地静卧在那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刚出锅的米馍馍,表面微微鼓起的气泡眼,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点缀其上。轻轻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带着一丝淡淡的油香,在齿间发出轻微的“咔嚓”声。内里却是松软无比,那发酵后的香甜味道在舌尖上缓缓散开,米香与面香相互交融,口感丰富而有层次,让人陶醉其中,尽情享受着这独特的美味带来的愉悦与满足。刚开始出锅的几个米馍馍,必须虔诚地贡在天地爷和灶王爷面前,而后,众人才能尝尝这发酵的松软与否,味道是甜还是酸。负责晾馍的人,似忙碌的蜜蜂穿梭在院子与屋子之间,将摊好的馍馍整齐地排列在芦苇席上。每隔一小时左右,几组人员便如接力赛跑的选手般相互替换,让疲惫的身躯得以短暂的休憩。整个夜晚,鏊子的滋啦声、柴火的燃烧声、人们的谈笑声,还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米馍馍香与油烟味,相互交织缠绕,共同编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充满浓郁烟火气的绝美画卷,让人沉浸其中,难以忘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些米面少的人家,在天明时分便能完成摊馍,而米面多的,则要忙碌到早饭后。待一切结束,主家还需要往鏊子重新抹油,等待下一家的使用。而给全村人送米馍馍,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家六个或八个,带着主家的心意与热情。“你尝尝我家的口味。”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浓浓的乡情,如同一股股暖流,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流淌。晾凉的米馍馍,被小心翼翼地存放在阴凉处的大瓮或荆条囤子里,成为冬季里的美味储备,一直能吃到正二月。在寒冷的冬日里,取出一个米馍馍,或蒸或烤,那熟悉的味道瞬间便能驱散寒意,慰藉心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二月底,天气渐暖,大瓮里的米馍馍若有了出毛的迹象,便趁着好天气,摆在院子里的席子上晒干。吃的时候,用水泡软,笼热即可。若是吃腻了,还能泡软后倒上蓖麻油炒着吃,或是与洋槐花拌成餶嘞,别有一番风味。在那个年代,谁家能摊几老瓮米馍馍,便是家底殷实、日子红火的象征,是一种无声的荣耀,被众人羡慕与敬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岁月流转,往昔的困苦早已远去,但米馍馍的记忆,却永远镶嵌在心中,成为那段岁月最温暖、最珍贵的注脚。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记忆,更是一种对过去生活的缅怀,对乡村质朴情感的眷恋,如同一坛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越品越浓。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 年 双十二 于丹州</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作者简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山大王,原名陈宝明,陕西省宜川县寿峰乡湾里村人。爱好文学、美术、摄影和影视,现为宜川县电影电视艺术协会主席。 2015年至今,已参加电视剧《舌尖上的记忆》(24集),微电影《流年》、《老刘看病》、《槐树峁的歌声》、《希望》、《中秋回家》、《小李飞刀》、《逆途》、《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牡丹花开君归来》、《月亮湾的希望》、《爱在深秋》、《情暖寒冬》、《喜逢初春》、《白水明月》、《天亮了》、《荷包情缘》、《疫苗风波》、《初夏暖风》等数十部微电影、电视剧的演出、导演、策划与监制。 成就简历入选《中国摄影家全集》、《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艺术家大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