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庭的幸福感》(江西作家协会会员、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工作获奖者郭久兴的文章)注:对原文略有修改。

美丽人生

<p class="ql-block">《大家庭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郭久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美丽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配图:美丽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配音乐:幸福快乐的一家人和温暖的掌心</p><p class="ql-block">(本文于2024年10月28日载宜春日报文艺副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手机里约有五十个微信群,其中人气最旺、互动最频繁的当属“幸福大家庭”群。这个群由我岳父母的七个儿女发起组建,包括各自的小家庭,共有百来号人。在这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是彼此的依靠和支持,共同编织着幸福的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岳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虽没有多少文化,却通情达理,目光长远。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他们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儿女们读书识字。他们说不出多少大道理,但深知做人做事都离不开文化。他们或许不知道“幸福”二字的真正含义,却明白只有读书才能让儿女们有出息和未来。一次,妻子跟我说起她读初三时,因为伙食费不足一度想弃学回家砍小山竹卖钱,岳母知道后非常生气,硬是逼着她立即返校,甚至把镰刀也藏了起来。从此,妻子心无旁骛专心读书,高中毕业后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岳父母的其他几个子女也都至少读到了初中毕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岳父母的七个子女陆续成家立业,有了各自的小家庭。最让他们牵挂的是嫁在白水的小英,那地方是出了名的贫困山区,男方家庭属于典型的贫困户。母亲常劝导女儿:“家庭苦一点没关系,只要夫妻恩爱,同心同德,勤奋努力,生活就会好起来。”果然不出岳父母所料,数年后,小英成了当地的女能人,夫妻俩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盖起了一栋钢筋水泥楼房。新房子竣工的那天,她特地把父母请过去住了三个晚上。岳母当着其他几个儿女的面说:“我的眼光不错吧,白水这地方山青水秀,又是百合之乡。政府给政策,上级又有扶助,脱贫是早晚的事,白水人还要富起来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岳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人,属于“女当家”的那种,面对困难和挫折从来不服输、不抱怨。这种精神似乎也遗传给了她的子女。先说我的妻子,她是长女,到了婆家仍当民办教师。我调入县里工作后,家里耕种责任田的事几乎全落在了她的身上。妻子白天忙教学,晚上做家务,假日干农活,一有时间还得辅导儿子作业及养猪养鸡等,忙得不亦乐乎。她的教学成绩全乡总是名列前茅,不仅入了党,还被提拔为小学校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女儿梅英嫁得最近,离娘家仅一箭之地。她先是在集体花炮企业工作,后来创办了个体幼儿园。年轻时她和丈夫遭遇车祸,夫妻双双脑颅出血,九死一生,连镇上的房子也变卖了。令人欣慰的是,夫妻俩创造了生命奇迹,若干年后在家乡建起了一栋更漂亮的房子,邻里无不称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女秀英和幺女小兰嫁在同一个村子。小兰结婚时家里经济条件差,起步晚,但夫妻俩共挽鹿车,不甘落后,结婚不到五年就在湘赣公路一侧盖起了新房,一家五口日子过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2年春节,我提议趁给岳父母拜年的机会照一张全家福。此时,七个兄弟姐妹的小家庭合在一起有20多人,照片洗出来画面优雅清晰和谐,尤其是岳父母虽年近花甲却一脸的精神充满着自信。10年后,我们照了第二张全家福,原先20多人增加到了40有余。不同的是,孩子们已经长大,有的明显高出一个或两个头了。2012年春节,又过了10年的第三次合影,尽管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但岳父母刻满皱纹的脸上添了几丝忧郁表情。原因很简单,家里有两个重量级人物缺席了合影:一位是小英的丈夫因脑出血去世,另一位是岳父母的次子因车祸去世,上演了一场黑发送白发的悲剧。我这个小舅子去世时才35岁,留下了一双年幼的儿女和无稳定工作的妻子,由于车子未买保险,死者家属未拿到一分钱赔偿款,大人小孩的生活来源成了一大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弟弟走了,这个小家庭我们有责任扶助一把。”几个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各自表态、出主意、想办法。“你们要坚强起来。”面对两个年幼的儿子,身为大姑的妻子抚摸着他们的头语重心长地给予鼓励,孩子们非常乖巧懂事,频频点头。家庭会议之后,并没有形成口头或书面协议,但帮扶行动已经拉开了序幕。大舅子小春担当起侄子女兼父母的角色,两个小孩从小学到大学每年数千上万元的学习生活费等一直负责到底,毫无怨言。平时几个做姑姑的总是这个五百那个一千接济着两个侄子女,对孩子的饥饱冷暖时刻记挂在心。当地政府也伸出了关爱之手,将这个困难家庭列入低保对象,每月发给定额补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道是,幸福的家庭人人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我岳父母这个大家庭来说,相似的幸福毕竟很多,不幸中包含万幸,幸福离现实并不遥远,甚至触手可及。从第三次合影到后来又经过了许多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我们这七个小家庭也像比赛似的,儿女们一个比一个有出息,日子一个比一个过得甜蜜。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志愿者、爱心人士、学习标兵、先进模范、致富能人、才艺高手等,唯独没有违法乱纪者、没有品行不端者、没有沮丧颓废者、没有庸碌躺平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岳父母均已离世,两位老人虽未创造物质财富,但留下了一对农民夫妇丰厚的精神遗产。对我们而言,不管他们在与不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永远都充满朝气与活力,成为千千万万幸福家庭的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后语:根据上面的真实故事情节,大姐鲍凤英和丈夫郭久兴为这个大家庭之长,在这个家庭中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小编特附点赞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赞歌献给幸福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情温暖如春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雨同舟共患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携手奋进创佳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情不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风传承代代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幸福之花永不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好未来共绘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