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授予六十二军进军川康留念:</p><p class="ql-block"> 历史壮举.无上光荣</p><p class="ql-block"> 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兵团</p><p class="ql-block"> 政治部</p> <p class="ql-block">进军西康,解放西康</p><p class="ql-block"> 十八兵团党委未入川前,于1949年11月在宝鸡开兵团党委会,就决定了三个军进川的分布。即六十军在川西,六十一军在川北,六十二军进西康。我是兵团党委委员,因在青海未参加会,但根本没有告知我。后有一个同志非正式地也是无意地告知了我。解放成都的1950年元月上旬,兵团党委书记周士弟同志为此又召开会,提出三个军地区分配问题。他说六十二军进西康叫我表态。我问:"是命令,还是开党委会?"他说:"是开党委会讨论。"我说,党委会我就表个态。我军是随着彭总解放兰州到青海,进军四川是邓艾走的路上翻过来的,现在又叫六十二军去进草地,我这个军长该为指战员说句公道话,希望兵团党委会讨论。"周说:"怎么办?六十军、六十一军工作已展开了,中央决定刘忠同志是兼西康军区司令员并区党委常委。"这个会没有结果就散会了。周士第同志当即报告贺老总。第二天上午,贺老总把我叫去了,说:"刘忠!你为什么违抗命令?"我说:"昨天兵团开党委会,分配三个军进驻地区,我是兵团党委委员,总以发言吧!"贺老总说:"六十二军进军西康,兵团党委去年11月在宝鸡就决定了的。"我说:"既然党委决定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昨天还开兵团党委会讨论三个军的地区分配呢?"贺老总说:"那是他们不对。"我说:"那就不该责备我呀!"贺老总这才冷静下来说:"三个军长你是最老的一个,中央命你兼西康军区司令员并参加区党委会都公布了,那两个军的工作都展开了,你还是要去。"我说:"贺老总,我不是不去,对兵团这种做法我是不满意的,今天我向贺老总表明:'我坚决执行进军西康的命令,解放西康,歼灭西康国民党残匪,完成建设西康的任务。'"贺老总说:"这就对了。"</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15日,在广汉召开了军党委扩大会,我传达了兵团首长命令;六十二军的战斗任务是:"进军西康,解放西康。"兵团政治部胡耀邦主任亲临出席指示,西康省区党委书记兼西康军区政委廖志高同志讲话,对西康情况做了介绍,并对六十二军作了很大的鼓励。通过这次党委扩大会,首先在领导上明确了进军西康的光荣,上级的信任,我们必须坚决执行,但也估计到进军西康有困难,克服某些同志不愿进西康的思想情绪。我表决心,坚决完成解放西康、建设西康的光荣任务。</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17日,兵团召开了我军营以上干部会议,西南军区贺龙司令员、王维舟副司令员和兵团周士弟司令员,给予亲切的指示,预祝六十二军胜利完成解放西康、建设西康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赠给我军"历史壮举,无尚光荣"、"以无比坚忍、顽强,创造历史奇迹"、"光芒万丈的红军史上你们又增加了新的光荣"等锦旗十三面,给到会的干部以极大的鼓舞。随后,各师、团分别进行党内外、干部战士的政治动员工作,对目前形势及六十二军的光荣历史传统,以及解放西康、建设西康的重大意义做了普遍的深入的教育,使全体人员深刻认识到解放西康任务的艰巨和光荣,初步解决了只想住城市,不愿进山区,以及不愿地方化等不正确的思想。正如我五五五团给兵团首长的决心书中所说:"我们一定奋勇前进,解放西康人民,并从事建设西康,巩固胜利。保卫国防,坚决完成任务。"这确切反映了我军全体人员完成解放西康、建设西康的战斗决心和胜利的信心。全军指战员以十分高涨的情绪,进军西康,解放西康,建设西康。</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26日,我和廖志高政委率领一八五师的五五五团,率直属队一部由广汉、成都出发,经新津、邛崃、名山于2月1日进到雅安﹣﹣西康省会。继而军直整个机关、一八五师、一八六师、军骑兵团,分别由成都地区出发,均沿川康公路开进,于2月13日,先后到达雅安,接着就解放了芦山、天全、荣经等县,把西康省会雅安国民党保安团解除了武装,因为他名为起义,而实际上勾结土匪对我军骚扰。3月19日,我一八六师五五六团向康定进军,22日,进占泸定,并控制了泸定桥,俘敌一部。该团当日除留一个营守备泸定桥外,继续前进,24日,解放康定。我一八四师与云南兄弟部队配合参加西昌战役。该师于3月12日由温江出发,沿乐西公路疾进,20日进至峨眉山边之金口河与敌三三五师警戒部队接触,将敌击退,23日攻占富林镇,24日,在当地群众支援下,强渡大渡河。敌不敢应战,望风而逃,该师即跟踪追击。3月27日解放西昌。在西昌战役中,我一八四师共歼敌西南长官公署、六十九军、二十七军、三三五师、冕宁、雅安的联防部队等七千余人,缴获山炮一门,八二迫击炮十一门,火箭筒两具,重机枪二十八挺,长短枪二千四百一十一支。至此,西康全境宣告解放。我军工作中心转向清剿土匪,镇压叛乱,协同地方工作人员开展建设西康的光荣繁重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62军从文辉桥进入雅安城区</p> <p class="ql-block">62军骑兵团进入城区</p> <p class="ql-block">改造国民党二十四军起义部队</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二十四军的军长刘文辉,在我各路大军奋勇前进,并向成都逼近时,于1949年12月5日宣布起义。这时,我军粉碎蒋介石残匪流窜西康的企图,他起了些作用。国民党的二十四军,具有三十年的反动历史,是四川的军阀部队之一。军官全是刘文辉的亲友、师生、叔侄关系培植起来的,是当地的地主封建势力,其领导人物都是封建势力的头子。因而就带来了改造溶编该起义军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950年2月,我军大部入康奉命改造溶编二十四军,特将该起义部队由雅安地区调至川西的大邑一带进行改造溶编。我们军党委对于改造溶编二十四军的工作极为重视。为了执行政协的"共同纲领",彻底改造教育一切原国民党起义部队的任务,遵照"宜集不宜散,宜养不宜赶,彻底混编"的方针,我军抽调了三百名干部组成工作团。工作团到达该部队后,即公开宣布取消国民党的政工、特工组织以及其他党派、帮会的活动,建立我军的政治工作制度。而后从政治上、思想上、制度上、作风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彻底的改造。</p><p class="ql-block"> 现将1950年6月9日我在二十四军营以上干部会议上,关于整编二十四军的动员讲话的内容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同志们!今天我要讲的三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问题是见面话。有许多同志我们在雅安见过面,有的还没有见过面,还有的我们见过几次面了。但今天见面和2月1日在雅安见面不同了。在这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形势不同了,西南形势也不同了,二十四军也不同了,即进步了。海南岛、舟山群岛已经解放了;人民解放军在海上作战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全国物价也普遍稳定了,人民生活逐渐走上安定。</p><p class="ql-block"> 在西南也最后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势力,胡宗南匪部基本上被消灭,特务、土匪的捣乱受到了严重打击,截至4月底被我歼灭在十三万人以上,加上5月份的两万多,共歼匪十五万余人。对这些土匪的骚扰,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这些土匪是政治土匪,是蒋、胡匪帮有计划有组织的反动武装,他们是企图继续维持其反动的封建统治,挽救其死亡的命运。并不是像一些人说的土匪是"征粮、禁用银元"等造成的。我们提出"首恶必办",他们就提出"首恶不办";又提出"抗粮,使用银币"等口号,与土匪的口号是一致的,土匪的番号是统一的,如在雅安俘虏的李麟是"全民反共救国军总司令",各地土匪多是"反共救国军"的番号,并有其土匪游击根据地。在我剿匪缴获文件中,土匪有游击战术材料,王匪陵基早就作了"游击"准备,创办了五期"游干班"分布于各地,赵老女匪直接受台湾指挥。这些事实完全说明土匪是政治土匪,是反动封建势力有计划有组织制造的土匪,进行反人民的破坏与捣乱。经过四个月的清剿驻剿和发动群众,取得了很大胜利,基本上大股土匪已经消灭了。现在小股的、分散的、隐蔽的土匪还有不少,还在做垂死的挣扎,企图再起,我们还要继续清剿。我们知道:剿匪是反封建斗争,这是一件长期复杂的艰苦的斗争任务,必须认真地坚决彻底地把土匪歼灭干净。</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军在刘文辉先生领导起义后调转枪头打反动军队,这就对了。你们到川西的三个月,在刘代军长、杨参谋长、刘兼师长、伍师长及我军事代表团领导下,对全体官兵努力进行了民主教育,部队内打骂现象也少多了,参加了剿匪战斗,也有成绩,并惩办了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刘树茶(四○八团二连连长),批评了部队过去的不良行为,参加劳动,有的还帮助群众生产,这说明有成绩有进步。这就是开始转变过来了,由过去反人民的军队开始走向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听同志们说:部队学习情绪高,文化娱乐工作活跃,群众纪律也有进步,战士们要求戴"八一"帽花,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要求正式参加人民解放军等,这就是说,今天见面与过去见面不同了,是进步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进步是否够了呢?我说还不够,只是刚开始,亦可说不够得很,尤其是干部同志不够。听说你们背上了几个包袱,背得很重,阻碍着你们的进步。是些什么包袱呢?</p><p class="ql-block"> (一)起义反蒋的包袱,功臣自居盲目自满。我们认为起义是一件好事,对人民有利的事,但若以这点而满足成为思想包袱,就会影响进步,这就不对了。</p><p class="ql-block"> (二)军龄长资格老的包袱,留恋过去的历史、名誉地位。我们要从本质上认识这个问题,部队的历史是"老"的,但这"老"是为反动统治阶级,为四大家族、封建地主阶级,为私人服务的老历史,是反人民的工具,而今天起义了才变成了人民的军队。要这样的看法,才能解决你们背上的这个包袱,才能打消名誉地位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三)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矛盾的包袱,即存在着许多个人打算问题。有同志顾虑领导上相信不相信,能不能保持实权,年老能否转业,地主成分的干部不愿出公粮、买公债是否要斗争等问题。此外,还有家属、爱人、孩子等问题。因此,阻碍着学习、阻碍着进步。希望同志们放下这些包袱,才能使自己更快的进步。刘文辉先生领导大家起义是本着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是拥护中央人民政府的法令、政策的先决条件下而起义的,这完全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与要求。而买公债、缴公粮又是全国人民的责任,我们更应模范地执行。地主出身的人参加革命,就不能站在地主的立场,而要放弃地主立场为劳动人民服务,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革命的利益。因此,一切个人打算都是不对的,阻碍自己进步的。只要全心全意真正为人民服务,坚决革命,努力求进步,这些事情均可得到解决的。革命有前途,个人一定有前途。</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问题是整编问题。这一问题首先要改造思想,不认识清楚就会阻碍我们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及西南军区首长贺司令员、邓政治委员,命令二十四军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是双重的光荣。起义的光荣,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光荣,是二十四军全体指战员的光荣。在这里还要说明下面两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是为什么要整编。这不单是二十四军的问题,而且是全国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减轻人民负担。由于多年来的战争,人民太穷苦了,而今天全国基本上解放了,整编军队是减少国家开支,达到收支平衡,金融走上稳定,减轻人民负担,加强生产建设的根本办法之一。所以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整编军队。 </p><p class="ql-block"> (二)整理国防部队。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取得全国胜利了,但必须认清帝国主义是仇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残余的国民党反动派是不甘心死亡的。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有帝国主义存在,战争的危险性是存在的。我们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要保卫祖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国防,解放台湾。但是这个战争危险比过去减少了,我们有八万万和平民主力量,是强大的,蒋介石企图反攻大陆是不可能了,帝国主义的袭击或者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在目前也更减小了,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降低了警惕性,我们必须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坚强国防军队。</p><p class="ql-block"> (三)在二十四军本身来看,也急需整编。二十四军的历史很长,但都是旧军队的历史,是反动统治者领导的反人民历史;起义是反对反动统治者的开始,也是走向革命阵营的开始,在今天说,二十四军的番号,一切军事制度与作风仍然是旧的。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二十四军正式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完全正确与必要的,并须在努力学习,继续进步的条件下,建成为国防军。这是真正的光荣,这就加重了二十四军每个同志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说:"过去二十四军整了多少次,这次又要整。"留恋过去,这是错误的说法,他不了解今天本质上变了,过去为少数人的私有军队,今天要变成人民的军队。有些战士们说得对:"不当私人兵,不当糊涂兵!"这是觉悟,这是进步。因此,为了二十四军本身前进,为了大家进步得更快,亦必须整编。</p><p class="ql-block"> 二是怎样整编的问题。上级决定二十四军与六十二军及军事代表团一起合并整编。西南军区首长决定下列人员组成整编委员会,该会为整编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整编委员会委员为二十四军刘代军长、杨参谋长、刘兼师长、伍师长、军事代表团黄团长、安副团长,六十二军刘军长、车主任、蒲师长、胡政委、王部长、陈师长、袁政委等十三人组成。以六十二军刘忠军长为整编委员会主任,二十四军刘元煊代军长为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两个军按各级单位合并,一三六师与独一师合并,一三七师与一八六师合并,二十四军军直及其所直辖之团营等部,分别与一三六师或一三七师及六十二军军直合并。</p><p class="ql-block"> 整编中干部问题。有人顾虑"是否有工作干",有的想退休是否能允许,有的想改行转业,这些都是从个人方面着想。我回答这个问题是"用"。但因为是两个部队合并,有正的副的,还有目前用不了的就要学习,先学后用,人民的事业,建设事业多得很。"用",一定是量才使用,各得其所,适当安置,但有一个基本要求,一定为人民服务到底,在个人进步的基础上使用,而不分彼此,一视同仁。</p><p class="ql-block"> 整编的动员问题,向大家说不说?一定要好好说,一定要说通,我相信一定说得通,说了以后要讨论。有怀疑,有不明白、有不同意见,都可提出来,怕的是有意见不提。希望到会干部要以身作则,只要你们通,下面一定通。</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问题是编后的问题。这就要大家进一步了解人民军队的本质、作风与传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锻炼成为人民服务的忠实战士。人民军队是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反帝反封建的军队。他具有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作风。要作为这样的人民军队的一个指战员,我们的基本要求是:</p><p class="ql-block"> (一)坚定意志,明确立场,学会新的斗争知识,认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谁是我们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二)爱人民、爱国家、爱学习、爱劳动。</p><p class="ql-block"> (三)统一编制、统一制度(政治委员制度、政治工作制度、军事管理制度),服从组织,听从指挥,自觉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互助、学习进步、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支人民的军队,才能完成他应负的历史任务。</p><p class="ql-block"> 最后说一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领导下,二十多年的长期艰苦斗争,经过大革命、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日战争和近四年的人民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了美帝援助下的国民党反动军队,推翻了反动统治,到今天基本上取得了全国的胜利。但我们一点不骄傲,我们不表功劳,并时刻切记毛主席告诉我们的话:"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忠诚地执行党给我们的任务:巩固胜利,巩固我们的国防,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永远是战斗队,永远为人民服务。我就讲这些,希望同志们认真讨论,有不妥之处请提出来更正。</p><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24日,起义部队国民党二十四军,正式合并给我六十二军。由于西南军区首长的明确指示,在军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了党的团结、教育、改造起义部队的政策,并吸收了改造溶编蒋匪四十四军等部队的经验,及时发动了群众,提高了起义部队的士兵和下级军官的觉悟,利用起义军官做了不少工作,因而使整个整编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胜利完成了改造溶编国民党二十四军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六十二军这支年轻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在和日本帝国主义与蒋、阎匪帮的斗争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游击队到正规军,而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我军在建党、建军、练兵、作战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成了党和上级给我们的各种任务,对党对人民解放事业是有所贡献的。在抗日战争中,坚持了太岳区的游击战争,给日寇以严重打击;解放战争参加攻克临汾,晋中战役后,成为华北野战军第十五纵队;太原战役中,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攻克太原后,参加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解放西康,克服了种种困难,草地入川,行程万里,歼灭蒋阎匪军七万余人,获得了辉煌战果。我军的历史是战斗的历史,是光荣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调出西康,任川西军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在整编国民党二十四军期间,1950年6月中旬,中央军委命令调我任川西军区司令员。整编完二十四军后,我于1950年7月上旬到职。川西军区机关驻成都北校场,李井泉同志为川西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张祖谅为副司令员,袁子钦为副政委。我调川西军区主要是参加抗美援朝需要。当我到职后,即进行紧张的练兵,待命率六十军去朝鲜参加与美帝国主义作战。十月中旬西南军区在重庆召开各军区司令员、政委会议时,我一到重庆,西南军区司令部给我一份电报,内容是:"令调刘忠为陆大校务部长,立即到职。"我看后,当时思想不通。就去找了贺老总要求去朝鲜参加作战。贺老总说:"你去问问邓政委看能否变动,不过中央军委的命令是不好讲价钱的。"我又到邓政委那里要求。邓政委说:"中央军委等办陆大是个大事情,刘伯承主席已到南京了,你赶快到职去。"我说,我当不了这个校务部长,再次提出要求去朝鲜参加作战。邓政委又说:"中央军委的命令我不能变动,你自己去讲吧。聂总长是你的老政委,干部部罗部长是你的老主任,看他们能否答复你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遵照贺龙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面示,我于1950年11月上旬,离开四川成都,直到北京。到京后,先见军训部长萧克同志。萧部长说:"你不要去找聂总长、罗部长了,要很快到南京去参加筹备陆大工作,刘伯承主席正在积极筹备,军委决定明年1月15日正式成立陆军大学和第一期开学典礼,苏联顾问已到,赶快去南京到职吧。"我遵照萧克部长的意见就没有去找聂总长、罗部长了。于1950年11月22日,到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学"报到。以后,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刘伯承主席直接领导下,积极参加筹建军事学院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刘忠(1906年—2002年8月7日),原名刘永灿,曾用名刘太平,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一军团担任侦查科长。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历次反“扫荡”和开辟中条山及豫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初期任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员,第18兵团第62军军长,率部参加了上党、闻夏、成都、西昌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川西军区司令员;1955年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毕业后任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院务部部长、院务部政治委员、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1955年,刘忠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