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上戍房古墓葬的传说

罗东居土

<p class="ql-block">  一座古墓葬,一块岩石都有历史沧桑巨变的印记,何况我们上戌房祖墓经历了350多年在朝代更迭中,更是见证了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繁衍至今的家族故事。古墓葬比书籍和姓氏家谱保存时间更为久远。吾族始祖杨明宇公身世显赫,勤俭本分,好善布施。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颁布了史无前例“迁界令”海警的背景下,上戌房始祖和胞兄埙公作为沿海居民必须奉旨迁移,<span style="font-size:18px;">携老扶幼,连家带口</span>由永强沿海地方迁徙藤桥上戌内地,在不同区域,不同风土人情,生活可想而知是无比艰难。祖公在枫林岙开设私塾,耕读传家,与当地文人学士交往深情。</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藤桥镇枫林岙浦北大垅山清代杨氏古墓葬,系龙湾区永嘉场沙城八甲上戌房始祖明宇公考妣合葬古茔,至今已有353个春秋。杨明宇公(1615- 1671年)名庆箎,号金友,德配王氏(1623-1684年)。其祖上因闽省各镇争雄,风烟蜂起,杨斐公之六子,雁飞派分,其中长璋、次璘、三琼于五代后唐天福元年(940年),从福建省长溪赤岸潋村迁徙浙江平阳凤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宋嘉熙年间,凤巢三房派琼公仲玉</span>传至九世杨赞起公受朝廷恩荫恩赐冠带,南游永邑泉川茶山,见山林幽邃,如世外桃源,取名号“南山”蕴含山岳之韵,灵感源自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佳句:</p><p class="ql-block">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 class="ql-block">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p><p class="ql-block">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p><p class="ql-block">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p><p class="ql-block">此诗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深邃悠远的意境及真挚饱满的情感,细腻勾勒出一幅作为仕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画卷与丰富的精神世界。它不仅是田园宁静生活的赞歌,更是诗人人生信念与追求的深刻反映,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归隐情怀。尤为值得一提的此诗生动塑造了一位归隐山野,田园幽境。不为功名利禄所束缚,不为官场浮华所动摇的仕人形象。</p> <p class="ql-block">  凤巢琼公仲玉派十世京孙公,赞起公南山之子为光宗耀祖,举业功名,遂迁茅竹岭结庐,研读经典,寒门十年,于1253年,金榜题名,任靖安县知县,后绝意功名,号称“见山”,徙居横川,见山公世支九代孙佷公四房派分迁虹桥,至明正德间,见山公十世裔孙积远,号竹川。复迁世居永强八甲,为沙城望族。</p><p class="ql-block"> 明宇公系八甲竹川派信外房上戍房始祖,宋代平阳县进士 :杨迪(1119-1195年)登隆兴癸未(1163年)科进士;杨授(1140-1208年)字君锡,宋孝宗乾道丙戌(1166)科进士,任广州节度推官;杨奇卿(1155-1235年)登孝宗淳熙戊戌(1188年)科姚颖榜进士,任平海推官的后裔;永嘉(今温州)登宋宝祐癸丑(公元1253年)科进土杨京孙嫡孙。《温州府志》、《永嘉县志》以及各朝代《杨氏宗谱》等文献资料均有记载可查考证。</p> <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是上戌房后裔杨乡衡(1888-1951年)字燮衡,名俊英。大学毕业后,弃笔从戎,任孙中山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等职,参加过讨袁运动和抗日战争。他戎马一生,虽居异乡,却心系家乡,继续发扬祖德祖训,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托父亲杨寿康在八甲杨氏宗祠内创办八甲小学堂,解放后改为八甲小学,成为当地较早建立的村小,培养了不少人才。杨乡衡<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居就是龙湾区文物保护单位--八甲古民居。他</span>资助乡人读书识字,并兴建了上戌房杨氏小宗。如此热心肠的人,无私奉献精神,永远<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我们</span>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这些承前启后的优秀传承的事迹留给后人追溯这段历史,从哪里来,有哪些辉煌? 有哪些心酸? 所以本古墓葬的特殊性,值得研究这些海警和文化历史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对于今后研究历史,古代文化,家族迁徙生活更有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各方面发掘,源流溯本,试想有可能成为风景区的一个亮点,所以希望引起对本古墓葬的关注和重视。不仅对后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还能起到激励与鞭策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祭拜祖墓的源起于吾房族后裔在永强八甲及各地有2600多人口,每年一度二月初二都要轮值上祖坟寻根谒祖的情结,追祖怀远精神依托。特别在清代至20世纪60年代,在那海陆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每年清明前二月二,那天3点起床,自带干粮,数十人紧密相依,挤坐在狭小的舴艋船上,自八甲五车河的河潭儿启程,在舴艋船里摆荡着前往藤桥镇上戍枫林岙祭祖扫墓的旅程。船只的动力源自两位辛勤的宗亲劳动力,一人奋力划桨,一人稳健撑舵,载着众人沿塘河缓缓前行,直至抵达距离十里的海滨镇蓝田陡门。在这里,他们借助陡门闸上的绞索机,小心翼翼地将船只从内河中缓缓绞起,穿越海堤,最终进入浩渺的瓯江之中。</p> <p class="ql-block">  舴艋船在瓯江的波涛中逆流而上,时而被浪峰托起,时而又跌入浪谷,如同在峰巅浪谷间起舞。船上的人们凭借着对先祖的深深敬意和孝道信念,面对着汹涌的波涛,毫不畏惧,勇往直前。那些亲身经历过这场旅程的人们,至今仍然能够生动地描述出那段惊心动魄的场景,每当回想起那段经历,心中依然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p><p class="ql-block"> 若是在天气恶劣或大风大浪的日子里出行,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然而,正是凭借着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家族的责任感,他们勇敢地踏上了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将孝道的精神传承至今。而且,众人在船里要颠簸100多里路程,才能到瓯江上游支流戍浦江的枫林岙。在扫墓仪式庄重而圆满之后,众人满怀敬意,马上当日便启程回航。这样的时刻,仿佛祖宗之灵在冥冥之中给予了我们子孙无尽的精神加持,赋予了我们无与伦比的力量与勇气,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历经沧桑变化,抗疫后的今年二月初二房族宗亲组织50多人到藤桥镇枫林岙拜祭祖宗、清扫坟墓。然而,通往山上的道路被茂密的杂草所覆盖,行走其间举步维艰;而先祖的古墓也因多年的风雨侵蚀,坟坛更是擁挤窄小。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提出了抢救性修缮古墓的举措。</p><p class="ql-block"> 这一倡议迅速得到了本房族老、中、青年宗亲们的热烈响应与坚定支持。大家纷纷自愿捐款集资,共同为修复古墓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与辛勤付出,古墓的修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部分上山道路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得后人能够更加便捷地前来祭拜先祖,缅怀历史。</p> <p class="ql-block">永嘉场杨氏上戌房始祖墓碑志</p><p class="ql-block"> 温州市永强沙城八甲弘农郡四知世第杨氏第四世庆箎,讳明宇,字金友。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年)十月十九日末时,德配王氏生于天启三年癸亥(1623年)正月初九日辰时。生子五:德瑞、德球、德祥、德云、德绳。秉承祖训,为人忠厚。据史料记载:清廷为孤立明朝郑成功活动,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下迁界令:『温州府永嘉县迁弃茅竹岭以东的一都至五都和膺符乡的七都。』「永嘉场居民内迁,致使『盐场弃之无存,盐民不能生产食盐,价昂数倍』,始祖在弃界之时年四十七岁,为了生计,被迫无奈举家迁徙内地上戌居住,<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勤克俭,开设私塾,耕读传家,广结士林</span>。</p><p class="ql-block"> 始祖公卒清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享年五十有七,始祖母卒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2年),享寿六十,合葬永嘉廿四都上戌大社桥枫林岙浦北大垄山,号双仙坟,本房派谱谍名称上戍房。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1年)十月,始解除海禁展界,诏沿海迁民回归故里。吾族复迁华盖乡永嘉场沙城八甲地方,世族繁衍,名流代出。至今历经三百伍十七个春秋年岁月变迁与历史沧桑,鲜为人知也,是为志。</p><p class="ql-block"> 铭曰:恰逢迁界之秋,背井离乡;携老擎幼迁徙,茹苦含辛。惟仁既寿,惟谷末究。溪流之长,松茂竹苞。回溯渊源,祖德流芳。</p><p class="ql-block"> 时维公元二0一八年岁次戊戌二月穀旦吉立 裔孙 杨剑英拜撰 杨剑雄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