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通惠河(下)

不老松

<p class="ql-block">从高碑店平津闸往东,穿过五环路,经双桥、杨闸村到八里庄进入通州区。八里庄是通惠河永通桥所在地,永通桥是通惠河一处保存完好的历史古桥。是明代拱卫京师的四大古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八里桥收费站</p> <p class="ql-block">永通桥(八里桥)</p> <p class="ql-block">永通桥又称八里桥,始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是“明代拱卫京师四大桥”之一。永通桥为石砌三孔拱券桥,南北走向。全长50米,宽16米,中间微拱。桥东有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御制通州石道碑”一座,记载自京师至通州修筑道路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2019年我曾两次来到过八里桥,参观过永通桥。那时“永通桥”还没有改建维修,西侧也没有建新八里桥。“永通桥”的两侧护栏石狮子,被铁栏杆保护着,两侧桥头也没修建。那时拍摄的照片展示如下:</p> <p class="ql-block">2019拍摄</p> <p class="ql-block">2019拍摄</p> <p class="ql-block">2019</p><p class="ql-block">拍摄</p> <p class="ql-block">2021年,永通桥修缮桥身,桥面清除沥青路面,恢复条石桥面等。</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6日,永通桥完成修缮。并在永通桥的西边新修一座永通新桥。</p> <p class="ql-block">维修后,两侧铁护栏被去除,两侧桥头加长并向两侧加宽,并增加石狮子和护栏。桥面中间老桥部分用原来条石铺就,两桥头加长部分增加了新雕刻的石狮子和新修桥面。除此以外又增加了永通桥介绍石碑,现在在新加长的桥的两侧护栏举办永通桥历史展览。</p> <p class="ql-block">永通桥由永通桥和御制通州石道碑两部分构成。</p> <p class="ql-block">石道碑:</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立,御制通州石道碑由艾叶青石制,高5米,宽1.6米,厚0.8米。碑周身雕群龙戏水,内纵刻碑文,左为汉字,右为满文。记载自京师至通州修筑道路的情况。原碑亭被八国联军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烧毁。现存碑亭是2005年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石道碑</p> <p class="ql-block">“永通桥”展览详细介绍了永通桥的历史,重要作用、修建重修过程,发生的重大事件…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值得以阅。</p> <p class="ql-block">这尊狮子是新增的。</p> <p class="ql-block">永通桥共3个桥洞,为联拱式。全桥以石料建成,桥面左右两侧有33对望柱,望柱顶端雕有石狮,大小相望相依,神态各不相同。有32副石栏板,板面刻有图案。桥头置以石雕戗兽,独角挺胸,昂首而视。中券高8.05米,阔6.7米。两侧洞孔对称,略小,高仅3.5米,阔5.5米。桥面以花岗岩铺就,每块桥石之间,以铁相互连嵌,使桥面浑然一体。桥身以灰土填实夯固,土外为砖墙。在桥中一个洞孔的东西两侧石泊岸上,有4只石雕蹲兽,为镇水兽,密鳞长尾,扭颈倾头,直视河水。</p> <p class="ql-block">这是桥两头新加长、加宽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永通新桥”供车辆行人通过。</p> <p class="ql-block">永通新桥碑</p> <p class="ql-block">从八里庄沿河东行八里,到通州北关通惠河和北运河交汇处,“五河交汇”。</p> <p class="ql-block">古有二水汇流今有五河交汇。</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北运河以潮白河为重要水源补给河道。明代,潮白河与温榆河在通州城北关附近汇聚,形成著名的通州八景之一“二水汇流”。道光年间,潮白河受地质构造影响不断</p><p class="ql-block">向东摆动,至公元1939年大水,潮白河弃北运河而东行,河水不再注入北运河。</p><p class="ql-block">经过历史的变迁,“二水汇流”的区域逐渐形成了由温榆河、小中河、通惠河、运潮减河、北运河汇集而成的“五河交汇”的广阔水域。此处的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起点。</p> <p class="ql-block">紧靠交汇处有石坝码头遗址。</p> <p class="ql-block">明朝吴仲重修通惠河,连建五闸。并在通惠河口附近修建石坝,使漕粮转运京城更加方便快捷。通州百姓为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建了生祠——通惠祠。吴仲被奉为通惠河河神。每年三月初三,通州百姓举行隆重的开漕节祭祀河神。吴仲编纂的《通惠河志》成为记述通惠河治理情况的一部重要志书。</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石坝码头,属于古通州旧城北门外,位于通惠河和北运河交汇处,即通惠河口以南的运河西岸,如今在这里建成“通州石坝遗址公园”。石坝码头是接收转运至京城内皇家粮仓和暂时存放漕粮的专用码头。因为码头全部用石材砌筑,故称石坝码头。</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漕运废止,石坝停泊。南来北往船只的繁忙景象成为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改造通州旧城,通惠河主航道被填塞,石坝码头也随之消失,1987年,在通惠河口新建卧虎桥,桥南端附近出土大量城砖和花岗岩条石,成为石坝码头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2013年,平津上闸和石坝码头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漕运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这里即属于石坝码头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通惠河进入北运河处,是一片宽阔水面,这里就是北运河的最北端,五河交汇。</p><p class="ql-block">这五河分别是通惠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近代修建的北运河分水枢纽工程-桥闸。这里也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