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见(見)与艮,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汉字,竟都与“目”有着不解之缘。前者代表正面直视,后者则寓意回首凝望。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两个汉字背后的奥秘。</p> 关于“见(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见(見)”的甲骨文</b></p> <p class="ql-block"> 在甲骨文中,“见”字下部描绘了一个跪坐的人,上方则是一只横置的、格外突出的眼睛(目)。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用心去观察的态度,仿佛是在认真地审视世界。</p> 关于“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艮”的甲骨文、金文、篆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艮”的图解</b></p> <p class="ql-block"> 艮,乃会意字。其甲骨文形态为一个人头顶着一只朝后看的眼睛,象征着回头瞪视的动作。由此动作延伸出停止、尽头、控制等多重含义,展现了古人对视觉与行为之间微妙联系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艮”的演变过程</b></p> <p class="ql-block"> 艮字属于会意字范畴。甲骨文构形为人形之上加一反向的眼睛,形象地传达了人扭头回望的情景。到了金文阶段,眼睛被移至人身后方,使得字义更为直观。随后,经过篆书规整化处理以及隶变,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楷书“艮”。</p><p class="ql-block"> 值得注意的是,《说文解字》中还收录了一个与“艮”形近的“㫐”字,意指远眺时视野模糊的状态,但由于两者在隶变过程中逐渐混淆,最终“艮”取代了“㫐”的地位,而后者则退出了历史舞台。</p> 带“艮”部首的汉字 <p class="ql-block"> 如今,“艮”作为独立使用的汉字已较为罕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除了少数方言词汇外,主要出现在与八卦相关的解释中。然而,通过分析含有“艮”部首的其他汉字,我们可以窥见其原始意义及其后续发展的脉络。</p> 眼 <p class="ql-block"> 目+艮=眼:“艮”的本义为瞪视,当这一含义被“眼”字继承后,“艮”便更多地用于表达引申义。在古代汉字体系中,“目”本身就代表着眼睛。因此,“眼”字的构成不仅体现了视觉的功能,还隐含了一种警醒的意味——提醒我们在使用眼睛的同时,也要经常回顾过去,反思自我。</p> 很与狠 <p class="ql-block"> “很”字最初指的是不顺从的态度,《说文·彳部》解释道:“很,不听从也。另一种说法认为它表示行走困难。”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的字,由表示道路的“彳”和表示停止的“艮”组成,暗示了抗拒前进的行为。随着时间推移,“很”逐渐演变为程度副词,用来形容事物的程度或强度。</p><p class="ql-block"> 相比之下,“狠”字则侧重于描述凶残、恶劣的性格特征。尽管古时“很”与“狠”通用,但现代汉语中已明确区分了二者的使用场合。“狠”的造字原理为两只犬相互争斗,其中“艮”既表意又表声,进一步强化了其凶悍的形象。</p> 恨 <p class="ql-block"> “恨”字意味着怨恨或仇恨,《说文·心部》将其定义为:“恨,怨也。从心,艮声。”《汉书序传注》则指出:“恨,限也。”张舜徽先生对此解释说:“心中梗塞的感觉称为恨,就像地形受到阻碍一样。”由此可见,“恨”不仅是一种情感状态,更是内心深处难以排解的障碍。</p> 恳 <p class="ql-block"> “懇”字现多写作“恳”,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诚恳、真诚,二是恳求、请求。唐代玄应在其著作《一切经音义》第四卷中引用《通俗文》的说法:“至诚称为恳。”而在《正字通·心部》中,则提到“恳”常被用于表达请求的意思。无论是表达诚意还是提出请求,通常都是处于困境中的人才会采取的行动,表明他们愿意放下身段,寻求帮助。</p> 限 <p class="ql-block"> 后来,为了更加生动地表现视线受阻的情形,在“艮”字旁边添加了“阜”(土山)作为偏旁,从而形成了“限”字。“艮”可视为“限”的早期形态,二者互为古今字。《说文》中记载:“限,阻也。”古代建筑中,门槛被称为“门限”,其作用在于防止门扇过度开启。现代汉语中,“限”字广泛应用于各种限制性词语,如限制、限购、限速等,均体现了阻止或限定的概念。此外,“限”还引申出了界限的意义,如期限、权限等,强调了界限的存在和重要性。</p> 垠 <p class="ql-block"> “垠”字以“艮”的“界限”之意为基础,特指边际或界限。《说文·土部》对其解释为:“垠,地垠也。另一种说法认为它是岸边。”成语“一望无垠”形容视野开阔,看不到尽头,常用来描绘平坦辽阔的景象。</p> 银 <p class="ql-block"> “银”字属于金属类,《说文·金部》描述道:“银,白金也。从金,艮声。”在这里,“艮”不仅作为声旁,还暗示了银的坚硬特性。尽管现在我们知道银质地较软且具有良好延展性,但在钢铁尚未普及的时代,银的硬度相对较高。后来,“银”字的含义扩展到了颜色领域,如“银滩”形容白色沙滩,“银耳”则是指白色的木耳。</p> 垦 <p class="ql-block"> “墾”字现今简化为“垦”,意为开发、耕种土地。《国语·周语上》中有言:“土不备垦,辟在有司。”韦昭注释道:“垦,开发也。”“垦荒”即是指将坚硬的生土翻松,使之适合种植作物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鹏程 撰文 2024.12.17)</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高鹏程,男,1966年出生于临沂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同时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散文学会、舒同书法临沂研究会等多个文化组织的重要职务。他毕业于临沂师范学校,现任罗庄区文史研究员,并在多个艺术团体中担任领导角色。高鹏程先生著有多部关于舒同体书法技法的专著,深受读者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