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序 言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泥河湾为什么被称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东方人类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对人类起源之谜的探索从未停息,目前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是东非的奥杜维峡谷,这里出土的猿人化石距今约233万年。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泥河湾独特的地层和美丽的神话传说,吸引了一批西方传教士和学者的关注。百年来,国内外很多科学家前来这里研究发掘,逐渐揭开泥河湾神秘的面纱,使之享誉海内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泥河湾遗址群迄今已发现命名遗址300多个,其中百万年以上遗址就有50处,其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而且其文化连绵不断,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和新石器时代,完整地记录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过程。这种绵延的文化,就是国际普遍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的奥杜维峡谷,也是无法比拟的。专家们认为,人类早在200万年前就已栖息在亚洲,这里可能就是除非洲以外另一个人类的老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考古研究人员把泥河湾称为“中国的奥杜维峡谷”“旧石器考古圣地”“天然地层博物馆”,舆论界把泥河湾称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很可能在泥河湾找到打开另一个通往人类起源之门的钥匙,人类不仅可能从东非的奥杜维峡谷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远古先民的聚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新石器时代</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华文明的发端离不开大江大河,流经张家口的洋河、桑干河孕育了这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时代,张家口是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的重要地域,张家口是中国新石器文化的汇聚之地,是辽西、中原与河套三个地区三种不同源流古文化交汇的"三岔口",也是北方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双向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新石器早期遗址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重大发现</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康保兴隆遗址、尚义四台遗址是张家口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其中四台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尚义县石井乡四台蒙古营村西南,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四台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年代至今约7650年,是坝上草原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遗址,出土遗物以石器为主,其次为陶器、骨角器和蚌器,此外还发现了蚌饰品。遗物多出自房址,地层内遗物较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康保兴隆新石器时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早期遗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康保兴隆遗址位于康保县照阳河镇兴隆村东南,地属长城以北的坝上高原,距今8500-5200年。遗址区域平均海拔1405米,年均气温1.2℃,地势高亢,长冬无夏。遗址堆积丰厚,出土遗物丰富,是区域内为数不多的常年性居住聚落,兼具大本营和冬季营地性质,初步构建起了坝上地区北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序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尚 义 四 台 遗 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台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石井乡四台蒙古营村西南,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四台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年代距今约7650年,是坝上草原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遗址。出土遗物以石器为主,其次为陶器、骨角器和蚌器,此外还有少量的牙饰和蚌饰品。遗物多出自房址,地层内遗物较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关子口新石器时代遗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关子口遗址位于宣化关子口村西约150米,为龙洋河北岸第一阶地,面积30000平方米,是宣化龙洋河流域一处内涵丰富的龙山时期遗址。由于河水的长年冲刷,东南两侧已受破坏。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石嘴子新石器时代遗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嘴子遗址位于崇礼县石嘴子村东南100米,海拔935米的山梁上,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址为黄土土质,有马车路一条,破坏严重,暴露遗物为石器、陶器、陶片,属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筛子绫罗新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筛子绫罗村遗址位于蔚县下宫村乡筛子绫罗村东200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嚣石器、陶窖和夹砂灰陶等物品,是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器重要遗址之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三关新石器时代遗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关遗址位于蔚县西合营东岗地上,西邻三关河,周围地势平坦,遗物暴露较丰富,遗址发现主要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存,有小口尖底瓶、圆底钵、葫芦瓶、纹口彩陶体、夹砂红陶瓮,琢制的斧、棒、磨制的凿、纺轮,还有蚌刀</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骨椎等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邓槽沟梁遗址﹣,河北史前第一城</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水沟遗址又名邓槽沟梁遗址,位于崇礼区高家营镇的大水沟村村北,2015年河北文物局对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采集到石斧、石刀、红陶、黑陶、灰陶等陶质残片,还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房址。推断,大水沟遗址至少包含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大水沟新石器时代遗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水沟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高家营镇沟村周边阶地上,西南距张家口市区约2公里址延有时间长,文化面貌丰富,从距今8000至4000年均有人类生活。特别是在距今4000年龙山文化时期,该遗址发展成为张家口地区史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遗址繁荣程度达到鼎盛,分布面积空前,遗址范围内营建有一古城址积约40万平方米。该古城址是河北省境内目前的年代最早,范围最大、规格最高的史前第一址,堪称河北第一城,意义重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张家口旧石器时代的时间、主要标志及持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间: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年不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要标志:使用磨制石器,出现制陶业、农业、家畜饲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特点:人们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陶器中夹蚌壳粉是张家口史前本土文化的传统和主要特征。此外,新石器时代晚期,张家口本土文化与红山文化之间曾有积极互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观赏,欢迎指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