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行之晋祠

潇潇清凝

到了太原的人一定要来晋祠,不仅因为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更因为它也是晋国宗祠、晋水源头,可以说三晋大地,晋祠为宗。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在位时励精图治,兴修农田水利,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为晋国统治打下良好基础,才有后来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人为纪念他,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太原市则因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取名“晋阳”。<div>  走进晋祠,大门外先看到这座四柱三楼的牌坊,琉璃瓦顶,仿木斗拱,先声夺人。下面介绍是明代芳林寺牌楼,芳林寺创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当时被称为作城南“第一胜景",但遭历代战乱、人为损毁,1984年将牌楼、大殿及石碑先后迁至晋祠保护。坊上 “晋祠胜境”则是搬迁后由李立功提写。<br></div> 最初的晋祠仅仅是唐叔虞祠,现在的规模得益于南北朝天保年间(550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扩建而成,“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读书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轩、均福堂、难老泉亭、善利泉亭等都始建于这个时期。之后历朝均有修整或扩建。<div> 这是如今晋祠公园的大门,一座五开间的仿古宫门建筑,单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据说上面悬挂的“晋祠”牌匾是李世民的手迹。</div> 一大早,参观晋祠的人已经排成长队,这萌萌的石狮仿佛笑看众生熙熙攘攘,来而复往。 晋祠其实是一个大公园,晋祠博物馆在公园内。晋祠公园大多是现代仿古园林建筑,但都基本遵循古建规制,且园林设计很有美感,处处可入画,与晋祠的古建非常和谐,实在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中亭台楼阁多处有傅山题字的牌匾或楹联,很值得一赏。我现在才发现自己顾着赏了,却忘记拍照了。 这是公园内的唐园中的建筑之一,叫凌云阁,又叫飞龙阁,太原是唐朝龙兴之地,而晋祠中的雨花寺与唐高祖李渊起事有紧密联系,故而在这里修建了唐园这组建筑。 高高的石头假山上,一亭翩然而立,名曰”伏龙“ 看这一桥三虹的景色,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奇思妙想。 红墙以内便是晋祠,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是唐风晋韵的绝妙融合。悬瓮山下,松柏苍苍,晋水汤汤。在古树名木的掩映下,古朴的建筑展示出它们各自的姿态,或端方、或幽雅、或古老、或新成、或玲珑别致、或浑然天成......且不论其考古价值,这风景就足以令人倾倒。 <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实际上是一座戏台,名“水镜台”,它由前台和后台两部分融合拼接而成,后台在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其屋顶尤其特别,前部是典型的重檐歇山顶,与后部戏台的卷棚歇山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上面的“三晋名泉”是康熙年间的一位武举人杨廷翰所写,影射了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被二郎神追,变成一座庙,就是取景这座。</p> 这是它后部的戏台的匾额,“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由清乾隆年的翰林、名书法家、太原县晋祠旁边的南堡村人杨二酉所题,书体清秀,笔力遒劲,被誉为“秀丽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细,这张图片可以窥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这个石狮子是明代的,上面有铸造年代。</p> 旁边园中一花树,花枝累累,查了一下好似名为蝟实,是中国的特有花种,这么美丽的花,想想居然在古诗词中没有提到过,是名字太丑了吗? 金人台,晋祠处于晋水源头,为防水患,需以金神镇之,最早时是宋代铸铁人立其上。现在台上有红绿黄三彩明代琉璃阁,台四周矗立着4尊铁人,各持武器,威风凛凛。时光流转,金人渐渐遗失了手中的兵器,其中一位金人还把自己也给弄丢了。所以现在的四尊金人,三尊是宋朝作品,一尊是民国二年重新铸造的。图中左边的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是中岳嵩山的名师所铸,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br><br> 关于铁人有许多传说,这尊据说是厌倦了枯燥和日晒雨淋,企图逃跑,结果渡河时被发现送回来,圣母惩罚它,在它脚上连砍三刀,现在尚有刀痕。 对越坊在金人台西面,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四柱三楼的单檐歇山顶牌坊,造型优美,斗拱严密,威威矗立。因地方有限,这张照片没有能完全展现它的美。相传,明代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顽症,百医无效,后在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着“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 “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对越”匾相传由太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山岳嵯峨,棱角俏丽,被誉为“雄奇之笔”,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对越坊之西,是给圣母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1955年,依原样翻修,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殿和亭结合的建筑,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十二根木柱之间以栅栏相连,四面开敞。梁思成先生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评价道:“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干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 梁上有金大定建造和1955翻建的记录题字。 献殿为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其出拱明显是金代建筑特征。 终于看到晋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了,不过先看看其前的鱼沼飞梁。鱼沼,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且水中多鱼,故名之,是晋水三泉之一。沼上的十字形桥梁为“飞梁”。古人云:“飞梁石磴,陵跨水道”,“架虚为桥,若飞也”,故名。《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可见,飞梁应是创建于北魏以前。我拍不到鱼沼飞梁‌的全貌,只能拍到其一侧的下斜坡桥,与地面相接,形如鸟之两翼。<div>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div> 这是网上下载的鱼沼飞梁图片,不过我看上去觉得是晋祠公园前端后期仿建的那座,好歹能显示鱼沼飞梁的整个模样。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兴国九年(984年),是奉祀唐叔虞的母亲邑姜的殿堂,是晋祠建筑群的主体,也是祠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它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桥,南北两侧“难老”“善利”二泉呼应,坐西朝东,冠于全祠。圣母殿在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其价值主要体现于大殿的建筑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堪称北宋建筑的典范。</p> 殿内无一根明柱,只是在殿身四周设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大殿四周26根柱子皆微微内倾,制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这样,既増加了建筑造型的稳固力,又使大殿翼角翘起,显示出曲线之美。这种做法打破了之前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术。<div>  圣母殿前檐廊柱上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雕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其中,六条雕龙制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两条为宋崇宁元年(1102年)増加,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div> 晋祠三绝之一就是圣母殿内的塑像。圣母殿的中央是“邑姜”像,左右两庑有40多位侍者。在圣母殿内尚存的43尊彩绘塑像中,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圣母端坐于大殿正中幔帐内,头戴凤冠,慈和端庄。 比较有意思的是周围的侍女像,姿态表情各个不同,却是极为传神。 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位于图片右侧)。周柏经历了三千年的风风雨雨,见证着三晋大地的沧桑变迁,所以它的枝干已经不胜重负,倒卧于一侧另一株柏树上,为防它力不从心,现在用支架帮他支撑着。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div>  而图片左侧这株柏树也有1500年历史,尽管也是垂垂老矣,枝干却扭曲向上,不屈不饶。</div>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 <p class="ql-block">  “难老”二字匾出自傅山,下面“晋阳第一泉”为刘汇所书,刘汇何人?吾不知也。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p> 与难老泉相对的是善利泉,又名北海眼。善利泉亭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1年~555年),明嘉靖年间重建。其斗拱昂嘴已改为明代手法,但间架结构是北齐的风格。“善利”典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有水自然就要有水神主之,这是水母楼,建于明嘉靖年的二层单檐歇山顶式小楼,其实一楼是窑洞形式,这好像是山西这边的特色。 这是一楼水母殿的牌匾,大约因为这里是晋水之源,所以这样题写吧。 晋祠其实是若干祠堂、庙宇、亭台楼阁的总和,比如这个公输祠,是祭奠鲁班的。这门楼建筑很有山西风格。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雨花寺,据说李渊起事之前犹豫不决,李世民到此寺祈祷,并得一大吉之签,李渊才下定决心。总之唐代时雨花寺是皇家寺庙,鼎盛一时,后来渐渐衰颓,这些建筑是后来复建的。十几年前我到太原曾到过此寺,与此寺结缘,印象深刻,当时香火颇旺。这次来寺庙在整修中,殿堂紧闭,杳无人声,很是遗憾。</p> 忘了这是什么祠了,但是门前这两颗古银杏,据说是一公一母,均根深叶茂,欣欣向荣,与古建筑相得益彰,蔚然成景。 晋祠里自然少不了唐叔虞祠,唐叔虞祠是一座独立的两进院落,大门高矗在一铺台阶之上,建筑并不起眼,进来是这座过殿。 殿内的元代乐妓像形象展示了元代的多种乐器,很有文物价值。不过从美学观点看,这些塑像体态丰腴,姿态甚是端正,自然少了点活灵活现的美。 这是大殿,为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虽经明、清屡次重修,但从结构和材料看,仍保留了元代风格,里面供奉唐叔虞的神像。 门头上龙凤呈祥的雕刻精雕细镂,相当漂亮。 其他的众多祠堂,我却不太能分辨了,觉得漂亮的都拍张照片。 记不清是哪座堂中的壁画,一幅幅连续的故事,这就是早期连环画了。 <p class="ql-block">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此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被列为晋祠“三大铭刻”之首。</p><p class="ql-block"> 旁边还有一块石碑,上面是李世民画像,可是时间太久,模糊不清,我试了几次都拍不清楚,放弃。</p> <p class="ql-block">  《晋祠之铭并序》,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也是李世民留世的唯一一通行书碑,代表了李世民晚年的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被誉为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李世民喜爱王羲之,尤其是《兰亭序》他爱不释手,故而有人认为《兰亭序》的真迹就在李世民墓中。这碑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颇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p> 晋祠南部还有一座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622)奉敕创建为寺,唐高祖李渊赐额“十方奉圣禅寺”。元初毁于战火,元代曾重建,后又湮灭于历史中。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市长岳维藩提议将几座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建筑迁建于奉圣寺原址,对此学者们多有微词。因此现存的奉圣寺感觉有点奇怪,因为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来、过殿由汾阳二郎庙迁来、山门原名景清门,是晋祠早期的山门。这些建筑都是元、明建筑精品,可放在一起就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所以我没有拍照,回来查资料才知原因。<div><br></div> 寺北面的浮屠院,内有一座舍利生生塔,倒是这寺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舍利生生塔,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八角七级的砖塔,每层绕以琉璃勾栏,整座塔端庄而不失秀丽,与周围青山绿树衬托下,很是漂亮。“宝塔披霞”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松花,我第一次见到,好可爱! 站在高处,一览晋祠公园的园林,碧水波荡,曲桥飞虹,楼阁亭院分布中间,好一派江南园林的气象,美不胜收。就此与晋祠道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