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考古发现、保护与传承

陈小琴 琴心剑胆

<b>《谹谹讲堂》</b>总43期 2024年第八讲,《文物的考古发现、保护与传承》。<div><b>讲座时间:</b>2024年12月17日(周二)13:30~15:00。</div><div><b>讲座地点:</b>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经楼二层。<br><br></div> <b>主讲人:</b>周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史文博系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主要为岩土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标准化研究、文物修复教育研究。 <b>“谹谹讲堂”</b>是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特色文化讲座活动,“谹谹”取自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中对永乐大钟的描述:“(永乐大钟)声闻数十里,其声谹谹,时远时近,有异他钟”,以希望我们能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听到。 <b>讲座内容:</b><div>1、文物是如何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流程出土;</div><div>2,文物从埋入地下,到发掘出土,到博物馆收藏会有哪些潜在的破坏和风险?</div><div>3、我们该如何传承好这些文物修复技术?</div> 北京的大钟寺,原名觉生寺,觉生寺的大钟是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所以叫“永乐大钟”。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通体褚黄,高6.75米,直径3.7米,重46.5吨。钟唇厚18.5匣米,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撞击之,音色好,衰减慢、传播远。轻撞,声音清脆优扬,回荡不绝达一分钟。重撞,声音雄浑响亮,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方圆50公里皆闻其音。据冶金部门分析,该钟配方科学,钟体强度达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钟的悬挂方法符合力学原理,悬钟木架采用八根斜柱支撑,合力向心,受力均匀,大钟悬挂在主梁上,全靠一根长一米、高14厘米、宽6.5厘米的铜穿钉,穿钉虽承受几十多吨的剪应力而安然无恙。钟体内外皆铸有经文,外面为《诸佛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里面为《妙法莲花经》,钟唇为《金刚股若经》,蒲牢(钟纽)处刻《楞严咒》等,计有经咒17种,皆汉字楷书,字体工整,古朴道劲,匀称地分布在钟体各处,相传是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当初明成祖铸造这么多佛经於钟上,为的是弘扬佛法,使佛经传诸久远。二十三万多字的佛经铸在钟上,击钟一下,字字皆声,等于诵读一遍经文,自然是功德无量。15世纪初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营建京师有三大工程,即故宫、天坛、永乐大钟。明成祖铸造大钟,是为宣扬“壮举”。大钟铸好后,先挂在宫中,明万历年间移置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觉生寺。钟身内外铸满阳文楷书佛教经咒,是明初馆阁体书法艺术代表作。大钟所铸经文,几百年来误传是《华严厉经》,故有“华严钟”的叫法。近年查明钟上所铸乃以明永乐帝御制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和以《法华经》为主的八种经,并无《华严经》。大钟铸造精致,钟形弧度多变,周身无磨削加工痕迹,充分显示铸造工艺高超,奇妙独特。 2024年11月2日,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迎来成立40周年。四十载筚路蓝缕,四十载春华秋实,一代代“钟博人”秉持“收藏展览研究,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深耕钟铃文化传承发展,激扬时代之音。值此成立40周年之际,博物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赓续古钟历史文脉,谱写钟博时代华章”为主题,策划推出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集中展示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博物馆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化利用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公众性、参与性、互动性,回应广大观众对于中国古代钟铃文化、觉生寺历史文化等内容的新期待。